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中红网-朱成山:历史丰碑与美誉陈列——淮海战役纪念馆游记(原创)
作者:朱成山
浏览次数:
2024-09-13 13:53:3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该篇散文系作者于2024年8月31日赴江苏省徐州市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后所撰写。]

    秋季开学前夕,从南昌开会的途中转道赶赴徐州,参加常州大学 2024年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未进校门、先进馆门”社会实践研学活动。来自贵州、山西、陕西、广东、安徽、江苏6省13座城市一批新入学的研究生们,背着行李从家乡出发,他们没有到已经被录取的常州大学报到,而是逆行先到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在这里开始了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并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会上,这个班被命名为“淮海雄风班”。

图为20204年8月31日,淮海战役纪念馆馆长贾萍向常州大学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班颁发“淮海雄风班”班旗。

    共建揭牌仪式后,淮海战役纪念馆馆长贾萍带领我们来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下。远远看去,在绿树环抱中,这座烈士纪念塔显得十分高大雄伟,像碑更像塔。不禁问贾馆长,一般而言,国内大多数烈士纪念设施称为纪念碑的居多,为什么这里称为烈士纪念塔,而不是烈士纪念碑呢?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外景展区内矗立的“五大前委”雕像,邓小平(左二)、刘伯承(中)、陈毅(右二)、粟裕(左一)、谭震林(右一)

    贾萍馆长从走上工作岗位起,就一直在这座纪念馆,从讲解员干起,经过多个岗位历练,直到成长为一馆之长,也是这座纪念馆新展览的策展人。她对这座纪念塔、这座纪念馆的情况了如指掌。她说:

    1949年1月26日,淮海战役结束后仅半个月,中共中央就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这个动议在时隔10年后的1959年,国务院再次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建纪念塔的报告,重启建设项目。当时,全国50余家院校建筑设计单位参与设计了70多个方案,最终遴选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杨廷宝和童隽教授2个方案,同时授权南京工业学院、江苏省城建厅勘察设计院和徐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室负责以杨、童2个教授的方案为基础,遵循庄严、雄伟、坚实、朴素的原则,重新设计建塔综合性方案。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2024年举办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展”展板之一

    规划设计初步方案出来后,向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四省,以及内务部、总政治部等中央部门多次征求意见,并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济南、青岛、郑州、合肥、徐州等8市召开23次座谈会,举行3次内部展览,共征求473条修改意见。由此可见,此塔虽然建在江苏徐州,实际上它是苏、皖、豫、鲁4省所共建,代表4省所共祭。此后,又有针对性地对设计方案进行了5次大幅度修改完善。1959年8月,内务部在北京召开专家座谈会,对申报方案提出4点修改意见,其中包括广场中心可增设群雕等具体意见。

    关于这座纪念塔的设计高度为38.15米,比人民英雄纪念碑略高出。开始时,确定该纪念塔高度明确要低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但实际设计的方案却高出了0.21米。内务部考虑到这两个建筑物均属于重点工程,其造型、地势条件不一样,最终批示这个高度无须再变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审阅并同意了设计方案,并转陈毅、刘伯承、李先念商讨后,于1960年3月1日,内务部正式批复这座纪念塔的设计方案。经过5年多时间的建设,1965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正式建成开放。该纪念园区占地79万平方米,纪念塔背依青山、面向朝阳,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塔名——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这是全国极少的由苏鲁豫皖四个省和南京、济南两大军区共同建设的纪念设施,一经建成即成为中华大地上一座耀眼的丰碑,成为展示人民胜利的历史丰碑,成为承载我们党伟大斗争的精神丰碑,彰显民心向背的情感丰碑,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与此同时,为了传承红色基因、捍卫红色江山、汇聚奋斗力量,兴建了淮海战役纪念馆。该馆为琉璃瓦盝顶建筑,古朴典雅,陈毅元帅亲笔题写了馆名。2007年,原纪念馆展厅改为徐州双拥展览馆,在园区南部新建了一座2万平方米的淮海战役纪念馆。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2024年举办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展”展板之一

    通过贾馆长的讲述,知晓该纪念塔建设周期长、论证详实周全、综合多方智慧才建成的,是“磨”出来的精品项目。时隔近60年,依然显示出一座丰碑的魅力。

图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瞻仰了纪念塔后,我跟随着这一批新入学的同学们,在该馆优秀讲解员殷小涵的引领下,走进了淮海战役纪念馆。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入口处

    迎面看见序厅内的“人民的胜利”基本陈列主题。汪小涵说,这是毛泽东主席的手书,飘逸、大气、具有灵动感。放眼国内许多展览馆,前言普遍写得不好,不是文字太冗长,就是杂乱无序,言不达意。这个展览前言用简短地两句话对淮海战役作了定性定论,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便于观众把握:”淮海战役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紧接着,对这场战役的时间和胜利成果及其战略意义作了简明扼要地介绍:“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及部分地方武装共60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地区,与80万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在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统率下,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在华东、中原、华北广大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援下,经过66天作战,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基本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面前,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心看了这一前言,有助于观众对淮海战役的历史的基本了解,为深入观展作了铺垫和引导。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览序厅展出的基本陈列主题——人民的胜利

    这座纪念馆的陈列,据说是北京天图设计工程公司设计制作的,其艺术水准应该是国内一流的,美誉度很高,用“高、大、上”三个字来形容并不为过。其中,水平之高自不待言。最大的特色一是“大”,大空间、大场域、大格局、大气场、大制作、大特写、大写意、大图表、大数据、大雕塑、大景观、大展台、大展柜等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是展陈的形式与表现手段,所体现出的新风尚、新材料、新技术、新特色、新亮点纷呈突出,把历史类展览做得鲜活生动有吸引力。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作为策展人和展陈评论人,这个展陈最引起我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塑造的气场之大。有人说,所谓的陈列艺术,说到底就是空间艺术。该展陈充分利用展厅的大空间,通过大制作,特意塑造出一流的大场域、大格局、大气场来,使得军事题材的展览气势磅礴,犹如千军万马在奔腾,仿佛战鼓咚咚在擂响,让人身临其中饱受环境的感染,引人入胜,无法不接续往下看。其中,展厅内的“设置口袋阵、合围黄维兵团”的场景,采用顶部空中半垂的军事地图,配合前景摆放的文物和立体大字点题,后景是图板和文字介绍说明,构成了一座立体的空间造景。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设置口袋阵、合围黄维兵团”场景

    ”鏖战双堆集”场景则运用“L”造型,将场景的视角立体化,在观众观展正向流线空中悬吊“1948年11月25日——12月  日,鏖战双堆集”字样作为提示牌,观展路线的左侧是布展的核心区域,放置了军事地图、六〇炮、火药桶(复制)、沙包(复制)和历史照片等物,特别是在虚构的方形立体展台侧面,一面有“战壕战术”4个大字,一面是白色的战时宣传标语口号:“只要工事做得好,不怕飞机和大炮”。这个场景构想就打破了一般展陈格局,塑造了两个方向感的空间并且和谐地统一为一个展陈内容服务,因而显得很有创新性。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鏖战双堆集”场景

    “血战大王庄”布置的场景就更为大胆,更加现代,更有意蕴。它采用悬吊在空中的一面面旗帜;后景用光带和爆炸性红色色块,衬托展板、文物和数字;前景塑造了两个椭圆形展台。观众穿行场景之中,人与物之间、展品与观众之间浑然一体,动与静、情与感、人与景统一在一个空间内,凸显了现代陈列艺术的魅力。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血战大王庄”场景

    二是注重“文物”的活化利用。我认为,判断一座博物馆、纪念馆展陈质量的优劣,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文物的质量、数量和被陈列的水平。该馆陈列的文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级别文物),还是陈列的手段,都是国内一流的。大量的纸质文物被陈列在各式各样的展柜中,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揭示了军事指挥的奥秘,讲述了淮海战役期间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下而出现的种种奇迹。

图为展示的1948年9月25日,中央军委批准实施淮海战役的电报

图为展示的1948年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

    这个展览的文物展示,还别出心裁地形成量的矩阵陈列。如为了突出展示“543万支前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历史作用,用了一面有名有姓有家乡地址的支前民工照片墙,形成数量上“多”的视角感应效果。同时,还特意将支前民工用过的手推车、独轮车、小船、担架、扁担等在一个空间内集中展示,用数字和历史照片作了量的说明,形成了矩阵效应。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陈列的部分支前民工照片墙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陈列的支前民工用手推车、独轮车、小船、担架、扁担等革命文物。

    这个展览由于文物非常多、展品数量足,采用了仓储式陈列手段。即在一个展柜中,展示了多层级的大大小小革命文物,好比把纪念馆的仓库搬到了展馆中来,发挥了文物独有的历史价值高、可信度强和吸引力优等特点和作用。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仓储式”陈列文物柜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旗阵+纪念章式”陈列文物柜

    三是重视“数字”的显性表达。在这个展览中,用数字和表格表达,力图用最容易最直观地的方法,把复杂的历史问题说清楚的手法之一。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展板上,把《淮海战役国民党军战斗序列表》和《淮海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表》作比较性展出,展出敌我双方战斗部队的编制数,从中可以看出80万人对60万人的组成单位,并且作了国共双方兵力和装备上的对比后给出数字。同时,展出了《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包括543万名民工、9.6亿斤粮食(实用数为4.3亿斤)、20.6万副担架、30.5万副挑子、88.1万辆大小车、76.7万头牲畜、8539只船只、257辆汽车等详实数字。还有《淮海战役战绩统计表》,把消灭国民党军的兵力和缴获的各种武器数量,一一展示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展出的《淮海战役国民党军战斗序列表》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展出的《淮海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表》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展出的《淮海战役国共双方兵力装备对比列表》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展出的《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展出的《淮海战役战绩统计表》

    四是发掘“精神”的构造图腾。对于革命类展陈来说,一般都要建构一条精神线,以提升其展陈的政治站位和精神特质。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展陈中,设立了许多精神构造柱,反映出一个个明确的精神主题。如展厅中有一个独立构造柱的上部有部小推车雕塑,下部的小厨窗内展示一份“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工委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这份《中国土地法大纲》使解放区民众成为土地的主人。他们要为保卫自己新获得的土地而支持共产党,支持解放军。],中间运用毛泽东的那句脍炙人口的语录:“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是对民众为何以巨大热情和牺牲精神的精心解读,即从农民群众保卫新获得土地心态的角度,演变成支持我军打赢淮海战役以捍卫胜利果实的答题。这种立体构图式的精神展示,易于吸引观众去凝视,去思考,去赞同。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精神构造柱之一

    在另一个红底色的精神构造柱上有2个大字:“胜利” ,主要展示的是敌我双方在淮海战役中伤亡和损失的数量及其比例。即国民党军伤亡17万人,我人民解放军伤亡13万人,敌我双方伤亡比为1.3:1;国民党军损失55.5万人,我人民解放军损失14.2万人,敌我双方损失比为3.9:1。这两组对比的数字,简单明了,冲击力极强,让观众记忆深刻。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精神构造柱之一

    在展厅中,还有一个精神展览空间,是由一排大字、一面旗帜、一尊雕像组合而成。其上部的“人民的母亲”5个立体大字醒人眼目,中间的一面战时部队官兵赠送的小红旗上绣着“人民的母亲”5个大字,最下面是一位颤巍巍的“人民的母亲”圆雕塑像。在这里,三次重复出现“人民的母亲”是刻意强调,是反复歌颂,是弘扬一种伟大的精神。

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厅内精神构造柱之一

    一个好的展览是耐读耐看的,令人不知劳累,舍不得离场,并且久久回味的。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在这个展厅里转了两个多小时,仍然意犹未尽。难怪有人评论说,这是我国最好的军事题材的展览,也应该是最好的近现代历史类的展览。(配图为淮海战役纪念馆提供)

    (作者简介:朱成山,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研究馆员)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在红色教育基地里的新兵欢送仪式(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在红色教育基地里的新兵欢送仪式(组图)
·特稿:红色货币放光辉,见证红军长征史(组图)
·特稿:红色教育润童心,薪火相传铸红魂(组图)
·特稿:保定人民深情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8周年(组图)
·特稿:老区延寿县团结西社区:爱心月饼暖人心,传播宣传“寿”文化(组图)
·红色头条-金冲及:从三大战役看毛泽东军事统帅的指挥能力(组图)
·红色头条:习近平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红色头条:红色精神,永放光芒——专访中红网总编江山(图)
·侯立虹:《纪念白求恩》不朽的育人丰碑(组图)
·中红网-朱成山:楷模为镜 育人高地——新时代以来弘扬光大孔繁森精神刍论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朱成山:历史丰碑与美誉陈列——淮海战役纪
中红网-朱成山:历史丰碑与美誉陈列——淮海
吕玉兰纪念馆2024年中秋节假期开馆时间公告
省延研会、红研会(筹)领导座谈传承弘扬红
黄婷婷:在红色教育基地里的新兵欢送仪式(
特稿:在红色教育基地里的新兵欢送仪式(组
华军:红色货币放光辉,见证红军长征史(组
特稿:红色货币放光辉,见证红军长征史(组
邝钰淋:红色教育润童心,薪火相传铸红魂(
特稿:红色教育润童心,薪火相传铸红魂(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