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周红兵>>正文
“八子参军”走向巅峰之路
2012-11-09 16:37:53
作者:周红兵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据中央媒体报道,2011年1月16日至30日,由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29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最后一集:瑞金沙洲坝一位老人8个儿子都参加了红军,自己临终前想见儿子一面,可儿子们却全部阵亡了。于是毛泽东带着儿子毛毛去给老人送终,说自己是老人的“儿子”,要毛毛叫老人“爷爷”……

    这一情节将全剧推向了高潮。这部展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中央苏区、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一段历史的大剧,感动了亿万观众。随着大剧落幕,许多观众追问,瑞金“八子参军”是否确有其事?毛泽东的“瑞金父亲”是否确有其人?

    八子参军原型

    瑞金是闻名中外的共和国摇篮、红色故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反对国民党蒋介石恐怖统治的内战时期,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八子参军”就是当年中央苏区扩红参军的真实典型。杨荣显夫妇当年是江西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农民,在五次反“围剿”期间,将8个儿子全部送上了前线,后来都牺牲在反“围剿”战场。当时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道了这一事迹。

    《八弟兄一齐报名当红军》,为1934年5月30日《红色中华》第三版《勇敢坚决当红军》的第二篇消息稿。原文为:“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有一家农民,他们共有弟兄八人,在这次动员中,他们八弟兄中,有一个很勇敢的报了名当红军。但是后来他们和邻人谈话的时候,却听见邻人说:‘你们八弟兄只去了一个当红军,这倒也没有什么希奇’,所以他们便一怒而全体报名加入红军,日前他们已集中到补充师去了。”

    2005年,瑞金市歌舞剧团把这一真实故事编成歌舞《八子参军》,搬上舞台。《八子参军》在各地演出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观众都为“八子参军”所感动,为老父亲杨荣显所感动。

    《红色摇篮》最后一集讲述的故事,就是这“八子参军”上前线的感人事迹。

    故事开始,时生活在中央苏区已分得土地的杨显荣家过着虽然辛苦却平安幸福的日子,亲情、爱情和手足情都在男耕女织的氛围中得到了最大的张扬。可是,所有的安乐都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戛然而止,为了国家,为了保卫土地,为了革命的胜利,杨显荣把8个儿子送上了前线。于是,父母送儿子、妻子送郎君的依依惜别的场面轮番上演,这并不是亲情、爱情、手足情为爱国之情让路,而只是感情暂时的割舍,因为爱国之情源于这些感情,而这些感情的升华状态便是爱国之情,两者无所谓谁为谁让路之说。爱的光芒便以这几个农民为圆心、以无穷大的空间为半径向周围辐射,而此时,他们的爱正以时间为轴,让人们回到那个刻骨铭心的战火纷飞年代感悟爱的同时,也在警醒人们爱的传承。透过他们,人们可以看到人性最初的爱的姿态。

    故事说到了8个男儿在惨烈的硝烟弥漫战场上毫不畏惧,最后英勇牺牲,舍生取义。号手、旗手、投弹手、狙击手,每个男儿都在用尽全力扮演自己“匹夫有责”的角色。在保卫苏区即“大家”的同时,他们心里无时不刻不在想着自己的家乡,想着年迈的父母,想着温柔贤惠的妻子和素未谋面的孩子。只不过,他们知道自己肩上挑着的担子,也只有把担子真正放下之后,才会有纯粹的天伦之乐。然而,他们不曾想到的是,家里的父母在他们走后身体每况愈下,如今,奄奄一息的父亲正企盼着能够见上儿子最后一面,至少一个也罢。可是,这已经是不可能了。

    2008年3月,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的时年80岁高龄的迟浩田将军来到瑞金,看完瑞金市歌舞剧团演出的《八子参军》后,泪流满面,拉着演员的手,振臂高呼:“瑞金人民万岁!”

    血火岁月典型

    “哥哥出门当红军,笠婆挂在他背中心,流血流汗打胜仗,打掉土豪有田分……”《红色摇篮》片头主题曲《哥哥出门当红军》正是改编于音乐报告剧《八子参军》主题曲。歌曲真实地再现了当年中央苏区红都瑞金儿女踊跃扩红支红、参军参战的动人情景。

    据史料统计,在中央苏区时期,瑞金24万人,有11.3万人参加革命,青壮年参军参战,年幼的参加儿童团,妇女参加洗衣队;有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长征途中,瑞金留下姓名的烈士达17166名。不独瑞金,当时赣南苏区为主力红军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前赴后继的兵源。赣南人民为中央红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中央苏区时期,赣南苏区总人口约241万人,33.1万人参加红军,60万人支援前线。参加中央红军主力长征8.6万人中,就有赣南子弟5万多人且绝大多数牺牲了。赣南留下姓名烈士达10.82万名。漫漫长征路,寸寸红土地,遍洒赣南英烈血。

    “八子参军”只是当年苏区扩红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这样的感人场面在赣南苏区的乡乡村村都能见到。瑞金象湖镇老红军刘彬就是与父亲一起当红军的,父亲在湘江之战负了重伤,刘彬跟随中央红军一路血战,到达陕北,最后终于迎来了新中国。在《江西革命烈士英名录》里,有一行并排着的5个朱姓名字——朱伯璜、朱泗隆、朱王氏、朱汉杰、朱澍隆,这是南康朱伯璜全家5烈士的英名。兴国邱会培及其妻子共产党员钟银凰、女儿邱春莺、儿子邱先镇,亦全家牺牲谓满门忠烈。有“共和国第一军嫂”之誉的陈发姑,是瑞金儿女扩红支红的又一位代表。1933年,她动员丈夫朱吉熏参加红军。翌年10月,丈夫朱吉熏随部队参加长征,从此杳无音讯。74年,陈发姑苦苦等待着丈夫归来。2008年,陈发姑老人带着对红军丈夫的无限思念走完了自己执著期盼的一生。

    伟人瑞金情缘

    瑞金,可谓朱毛红军的“福地”。1929年1月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下井冈山,进军赣南,未料出师不顺五战五败,次月10日瑞金大柏地一战大捷,扭转战局,“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暗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陈毅语),为红四军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揭幕奠基。1933年夏天,毛泽东重过大柏地时,豪情满怀,挥笔写就《菩萨蛮•大柏地》这一光辉篇章。之后,他多次对身边将士说,“瑞金是个好地方!”

    “毛主席”的称呼也是从瑞金叫响的。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胜利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毛主席”这一称呼自此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毛毛(毛岸红)是毛泽东与贺子珍所生的6个孩子中,唯一在两人身边生活成长的。1934年10月,毛泽东和贺子珍同红军主力从瑞金云石山撤退,进行长征,情况紧急,将毛毛秘密安置在当地群众家中,后来失散民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急切盼望找回毛毛的身边工作人员说:“别找了,就让他留在人民中间当人民的儿子吧。”于是,正如《红色摇篮》中表现的,没有找到的毛毛成了苏区人民的“孙子”。笔者曾听到许多瑞金人说亲自认识的毛毛,被养父母改成邹姓,其身高、体魄、长相及言行举止皆神似毛泽东。笔者20世纪80年代初亲眼见瑞金人们所说的“毛毛”时,其已由平民凭自力成为了领导干部,且子女皆已是研究生、博士生,还海外深造。

    1949年8月23日瑞金解放。远在北京的毛泽东闻讯非常高兴。接到报告时是晚上10点多钟,他对侍卫说要吃红烧肉,侍卫有些不解。毛泽东诙谐地说:“瑞金解放了,我这个主席才算货真价实。”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编导演创花絮

    2010年年末,年过花甲的早已退休的温何根,正在深圳当“保母”,每天手推车推着外孙女在院子里转悠,偶尔与其他老太太老爷爷搭讪几句。这一天,他忽然接到赣南歌舞剧院院长蓝文的电话,说中共赣州市委决定在2011年11月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之际献演一台以八子参军为题材的大型戏剧,请他回家担任《八子参军》的编剧。时间紧迫,只给4个月的剧本创作时间。温何根二话没说,立马打道回府,拎着简单行李于2011年1月8日躲到了生他养他的老家闭关创作。这天正是他出生的时间,好象宿命安排,他又回到生命的起点。

    9月24日,记者采访了《八子参军》编剧温何根。“听到《八子参军》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消息,我的心情很激动,我感到很幸福。”温何根如是说:“《八子参军》由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成,苏区人民对革命的奉献,是苏区文艺创作的重大题材。我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

    温何根是扎根红土地的优秀剧作家,他走遍了赣南的山山水水,非常熟悉那段红色历史,曾创作过10多部苏区题材的戏剧作品。他说,他能触摸到那段历史,因为其父亲就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扩红参军的。

    温何根说:“我做了大半辈子的苏区题材戏剧创作,对这一段历史非常熟悉。我有意将《八子参军》打造成有说、有歌、有舞,有贯穿人物、有贯穿矛盾、有贯穿事件的时尚歌舞剧,打造成瑞金乃至整个赣南苏区的一张文化名片。”据了解,温何根应邀担任《八子参军》编剧时,正好有一部广东东莞的戏剧也邀请他担任编剧,但他坚持先为家乡写剧本。

    受领任务后,温何根即“躲”在故乡石城县高田镇僻静的山村湖坑村里开始“闭关”创作。他说,在创作《八子参军》剧本的过程中,他度过了一段晨昏颠倒的生活。有一次,他在凌晨3时突然有了灵感,便马上起来写作,生怕忘记。

    蓝文向采访记者介绍了《八子参军》创作之路:“我的心情很激动。这次入选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戏曲类作品只有11个,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八子参军》能获得这一奖项,非常不容易。”“《八子参军》无论是素材来源还是剧本创作,其本身就具备了高度的艺术性、思想性和文学性,而且我们集合了全国一流的主创班底,从导演、编剧、舞美、灯光等到演员的精湛表演,全方位地将《八子参军》作为一个艺术综合体来打造;第三,我们在创排、公演、巡演等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付出了很多辛劳,逐一化解困难,让《八子参军》以最好的艺术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曾是赣州土生土长采茶戏演员的著名导演张曼君执导《八子参军》。她说,《八子参军》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历史题材角度,选取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更具人情的主题,更加彰显人类的朴实情感,更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当戏剧结尾唱到‘子子孙孙传万代’时,我更多的是为我们台上的演员感动,正是他们无私无畏地付出那么多,才使这部戏走到今天。”张曼君动情地说。在训练的过程中,演员们非常辛苦,很多跌爬滚打的动作,演员们不畏艰辛,受伤、带病排练,一遍一遍重复毫无怨言。“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苏区后代们朴实、勤劳、勇敢、奉献的精神,他们不但是在创作一部艺术作品,更是在重塑自己的灵魂。假如这部戏交给其他的院团来演绎,肯定无法表现出如此朴实、真挚的情感,正是红土地上孕育出来的院团和演员,才能将它演绎得如此原汁原味。因为,他们的文化血液里面涌动着苏区情怀。”

    《八子参军》的舞蹈编导谭晓洪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赣州市推出这样一台文化大戏,是一个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推广赣南采茶戏的很好平台。舞蹈就是用肢体语言展示内心情感,在《八子参军》中,舞蹈尽可能地展示红军为革命献身的“刚性”与亲情、爱情的“柔性”。希望通过打造这样一部意义深远、故事感人、赏心悦目的戏,让赣南采茶戏能走出江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杨大妈”的扮演者李莉深有感受:“剧中的‘杨大妈’是一位善良、慈祥、任劳任怨、具备客家传统美德的农村妇女。”“杨大妈”辛苦带大8个儿子,红军给老百姓分了田地,她就想着“舍命来报恩”。“我儿子现在读大四,和这8个儿子差不多大,所以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自己的儿子一样,特别容易入戏。”一直投入演出至一脸疲惫的李莉说,即使在排练的时候,她都是演一场哭一场,“特别是当得知7个儿子都牺牲了的时候,那种晴天霹雳、山崩地裂的感受,没有当过母亲的人是无法体会的。而当最后一个儿子也牺牲了,面对8个儿子的肚兜,思子之情、丧子之痛都彻底迸发出来。”“能够将那段可歌可泣的苏区历史和苏区人民的伟大精神呈现在舞台上,再辛苦也值得。”

    “满崽”的扮演者是瑞金人杨俊。“通过参演这部戏,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在杨俊看来,“满崽”是苏区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的化身和代表,他们在忠孝之间犹豫挣扎,最终决定舍小家顾大家。“当兵就要当红军,杀尽敌人才太平。放下锄头拿起枪,救国救民救自身。”杨俊动情地说,在排练《八子参军》的过程中,他一次次被剧情和剧中的人物感动,“杨大妈”亲手将8个儿子送去参军,杨家八兄弟抛头颅洒热血战死沙场,“兰花”义无反顾送丈夫参军、为杨家留种……“这些人物不仅仅是剧中的角色,他们都曾经真实地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赣南工人运动
·下一篇:博古——辉煌与悲壮的革命家(组图)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恢宏实践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周红兵: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恢宏实践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
·四星望月——伟人毛泽东命名的名菜(组图)
·周红兵:四星望月——伟人毛泽东命名的名菜(组图)
·瞿秋白——中国革命文学事业及红色文化重要奠基者(组图)
·周红兵:瞿秋白——中国革命文学事业及红色文化重要奠基者(组图)
·袁玉冰——“江西革命三杰”之一(组图)
·周红兵:袁玉冰——“江西革命三杰”之一(组图)
·博古——辉煌与悲壮的革命家(组图)
·周红兵:博古——辉煌与悲壮的革命家(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