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家谱最正宗、最原始、最权威地记载了世界伟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和领导者)及其家族自清光绪七年至民国三十年间的变迁。他的发现将使后人知晓毛泽东出生和成长的家族人脉、地域环境、文化氛围、风土人情和婚姻配偶、墓葬规制等真实情况,将为研究毛泽东生平事迹、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以及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家谱学等提供重要的依据,将从根本上廊清和纠正所有关于毛泽东及其家族的不实之报道,具有珍罕的文献史料和国宝文物价值。
韶山,位于湖南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群山环抱,峰峦耸峙,气势磅礴,翠竹苍松,田园秀美,山川相趣。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又传“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有凤鸟衔天书到,女皆仙去”,韶山故此得名。乾隆年间举人戴炯为«韶山毛氏族谱»作序,云:“湘之西有韶山,山峻以复,泉洁以长,茂林修竹,云气往来,中可烟火百家,田畴沃壤。循流而下,至铁陂,两山相峙若门……夫山水秀绝,必生奇才。韶山虽不在中州往来之地,赋客骚人所不到,必将有秉山川之秀,追踪古先生其人者,为国之华,为邦之望,使人与地俱传。”这一神来之笔,仿佛天才预言,1893年12月26日世界伟人毛泽东在这儿诞生,“为国之华,为邦之望”,韶山也“使人与地俱传”,而«韶山毛氏族谱»也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传世家谱中的突峰巨峦,顶尖之作。
该家谱的第一部分“文录”共七册,内有序、源流记、派系诗、韶山风景、祠堂和名庵记、碑文格言、铭训、题词、人物传赞、诰命、律令、家规、家训、家劝、家戒、冠礼、婚礼、丧礼、祭文、服制以及韶山、祠堂、名庵等内容,墓地图画185幅。第二部分“齿录”共15册,收录自元朝至正年间至1941年毛氏族裔10231人的名讳、排行、生卒年月日、葬地、配偶、子女概略,以及部分族人的官职、追赠、学历和评语等。全书共计4300多页,约90余万字。该家谱内容浩瀚纷繁,珍藏曲折艰险,详释不易。现将其主要特点概释如下:
一是不攀附圣贤。该家谱篡修时间在清光绪、宣统和民国期间,这一时期的湖湘地区,民间修谱最为盛行。修谱的目的是“尊祖、敬宗、收族”,注重家族世系的记录。笔者看过各种家谱数百部,大都为炫宗耀祖,显赫门第,而妄自攀附先人,托宗造祖,编造世系,把本姓历代帝王将相、名儒圣贤全部纳入先祖范围,既诬先代,又诳后人。能坚持“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修谱原则的家谱乃凤毛麟角,该家谱堪为代表。“二修”的“凡例”开宗明义,奉太华公为始祖,太华公以上“直削不录,存实信也,”“老谱载自太华公以下至八代诸族,有仅书名、仅书字者,诸族妣姓氏、茔域多无所载着,不敢妄增。”主修毛尔达、毛彝生是太华公十二代嗣孙,往上追溯到曾祖,这几代是靠家族内部口头传承的世系记忆,可信程度高。韶山毛氏家族,从明到清至民国,几乎与官场绝缘,大都务农为生。篡修者能循实记载,置诸阙疑,确实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