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胡山(整理):陈士榘:从井冈山到中南海 一生紧随毛泽东(上篇二)
2024-07-23 09:39:41
来源:美篇
作者:胡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三

    严军纪定战法 弱旅克强敌

    【12】荆竹山下,毛泽东集合部队讲话,强调上山后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并当即宣布了三项纪律,很快他又提出了六项注意。这就是我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

    在创建一支新型军队的构想中,毛泽东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红军建设的新内容。他最早提出的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就是他的建军思想的重要标志之一。

    金秋季节的井冈山茅坪,一支装备不精但生机勃勃的队伍,披着金色的阳光走来个个英姿飒爽,他们那严明的纪律,和谐的官兵关系以及对群众的亲热态度,跟当时还过着绿林生活的王佐部队的好汉们,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毛司令官”的部队,王佐队伍的官兵感到十分惊奇和不解,天下竟有这样的军队!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队沿湘边向南行动,途经大汾遭到敌人伏击,担任前卫的第三营被隔断,由伍中豪营长带领继续南下桂东。我们一营和团直属队重新集合起来在荆竹山下的一个小村子里宿营,准备上井冈山。

    第二天清晨,部队在村边一块平地上集合。

    这一天,天气晴朗,红日初升,霞光万道,层叠的山峦,茂密的南竹,披金点翠更显壮丽清秀;晨雾漫漫,盘山绕梁,如同一层白纱笼罩群山,又显几分神秘。就要进山了,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大家都禁不住围坐在一起交谈。这时候,毛委员来到队前部队顿时肃静下来。毛泽东首先介绍了一个头戴礼帽身着长衫的人,说他是山上一支队伍首领王佐派来的代表,是欢迎我们上山的。毛泽东用手指向北方,简要地介绍了并冈山的情况。接着说道:

    今天,我们就要上井冈山了,要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要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

    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于是,他当场郑重地宣布了三项纪律: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

    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

    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为什么要规定三项纪律,毛泽东作了些解释。因为当时部队中还存在旧军队思想的影响,最普遍的是随便拿群众的东西,违犯纪律,而且,上山后还有个对王佐、袁文才两支部队的关系和影响问题。毛委员指出,对人民群众来说,最讨厌旧军队抓民夫、派官差,拿东西不给钱,还动不动打人骂人。毛泽东说: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军民关系、官兵关系都要搞好。

    及时正确地制定军队纪律,是十分必要的。就在前几天,我们在行军休息时,还有人到老百姓的地里拣过一块红薯,当时大家还不以为然。此刻。我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原来这是违犯纪律的行为。

    1928 年初,我们从茶陵撤回井冈山,一个月后进军遂川县城。过了农历春节,我们发现部队中有人没收小商贩的货物,有的还拿了药店的戥称。毛泽东立即作了纠正指出:

    我们反对封建剥削,只能没收地主的财物,但要保护工商业利益。如果是地主兼商人,封建剥削部分要没收,商业部分连一个红枣都不能动。特别坏的土豪劣绅,必须没收他的商店的话,一定要出布告,宣布他的罪状。没收地主的剥削财产也要宣布他的罪状。同时,召开群众大会,将一些财物、粮食分发给群众,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他们敢于组织起来同封建剥削阶级作斗争。

    毛泽东深信,部队形象的完美,有待于纪律的严明和完善。他不知疲倦地深入部队,了解情况,不断地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和严明的纪律规定来教育大家。

    不几天,他在遂川城里又宣布了六项注意:

    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对此,毛泽东还作了通俗地解释。他说:

    损坏老百姓的东西,一定要赔偿。王大娘会补缸,我们虽不会补缸,但应该补赔。打破旧缸赔新缸,新缸没有旧缸光,但是赔了东西有用处,总比不赔强。

    这些规定简明扼要,非常及时。当我们认真把它贯彻到行动中去以后,一些有不满情绪的群众,终于向我们投来惊喜和赞佩的目光。过去部队一到,许多群众逃之天天,这时群众不但不跑,还主动给我们带路,帮助调查土豪劣绅和坏分子。从此建立了新的军民关系。

    【13】从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发展而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经著名作曲家谱上节奏明快、威武雄壮的曲子后,成为展示我国威、军威,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往直前的英雄凯歌。

    像一个思想严谨、技艺高超的雕塑家,毛泽东以其特有的敏锐和创造精神,精雕细刻地塑造着一代红军的高大形象。

    1929 年初,工农红军第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在开辟新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一再提醒:

    情况有变,环境有变,军队的纪律也要变化。

    他根据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将“六项注意”改为“八项注意”,新添两条是: 洗澡避女人,大便挖厕所。以后又改为: 缸满院净,挖卫生茅(厕所)。纪律一定,全军行动,很快就把群众意见最大的两个问题纠正过来。群众百姓拍手称颂:

    红军是真心为民众,诚心打天下的人民军队。

    从 1929年以后,战斗更加频繁,胜利一个接着一个,俘虏大量增加,毛泽东将“八项注意”中又增加了两项新内容,即优待俘虏和进出要做宣传工作。最后改定的“八项注意”,其内容更为丰富与概括。例如,“打土豪要归公”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精练具体,且具高度的严明精神。

    从“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发展成为现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倾注了毛泽东的心血与智慧。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是我军建军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圆满地塑造新型人民军队的高大形象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作为三大任务的保证,我军行动的准则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经著名音乐家郑律成把它谱上节奏明快、威武雄壮、优美上口的曲子后,成为我人民解放军的军歌。它同作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一起,成为展示我国威、军威,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往直前的英雄凯歌。

    【14】敌强我弱,仗怎么打?毛泽东说: 不能硬拼,要来个战术思想的转变,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敌人来了先领他转圈子,把敌人转晕了转疲了,就要很打他们,打得要有收获,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

    井冈山茅坪,夜色朦胧,群山环抱,一片墨色,尤显寂静。房内的茶油灯下,一串串人影像一幅幅紧贴在墙面上的壁画。大家一动不动,静静地听着毛委员讲战术,简直入了迷。

    当时红军中的军事指挥员,多数都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学生。他们学习了一套旧军队的指挥和管理办法,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怎样打仗,怎样有效地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发展自己,这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对此许多指挥官在实践中往往一筹莫展。

    1927年 12 月,第三次打茶陵失败后,大家更加关心仗如何打这个问题。这时候毛泽东来到我们中间,同大家谈心,一起总结经验教训。我们一些青年情不自禁地问道: 我们怎样才能打胜仗?毛委员讲讲吧!

    毛泽东立即表示: 提得好,这个问题是要好好讲讲哩。说着,他又习惯地用右手食指扳着左手食指,不紧不忙地说道:

    打仗像做买卖一样赚钱就来,蚀本不干。现在敌强我弱,不能用过去那套战法,不能硬拼。要根据敌我情况确定战略战术,来个战术思想的转变。在战略上,我们要以少胜多;在战术上,我们是以多胜少。

    毛泽东讲了中国古代作战中以弱胜强的有关战例,还特别提到并冈山的一件事。过去山上有个“山大王”朱聋子,同官军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总结出一条经验,叫做: 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毛泽东笑道:

    打圈是个好经验,不过他打圈是消极的,不是为了消灭敌人,扩大根据地,我们改它一下: 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打圈是为了避实,打仗就要击虚。强敌来了,先领他转几个圈子,把他转晕转疲了,就集中优势兵力狠狠打,打得干净利落,打得要有收获,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口一口地就把敌人吃掉了。最后,毛泽东饶有风趣地概括道: 我们的阵地是不固定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

    毛泽东讲战术十分幽默和形象,他常说:莫看敌人比我们强大,凭这十六个字(即十六字诀)就叫他吃睡不安,坐卧不宁。搞得敌人疲惫不堪,睁不开眼睛的时候,我们再去收拾他。

    根据敌我力量的情况对比,制定相应的战术进行作战,是毛泽东指导革命战争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敌我力量详尽而辩证的分析,他对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独特的创造,解决了以弱小的红军战胜强大敌人的最困难的课题。

    他反对分兵冒进,提出分兵发动群众,集中对付敌人;游击战争应采取波浪式推进的政策;红军战略要分别统治阶级内部暂时破裂时期和相对稳定时期而有所不同。同时,他又反对被动保守,提出主动影响时局,主动调动敌人,在不利情况下避免与强敌作战,但又要积极制造和抓住敌人的弱点,予以歼灭性的打击,从而创造了保存和发展我军力量,歼灭敌军有牛力量,不断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的歼灭战思想。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这些符合客观实际的战略战术思想,是一般军事家所无法企及的。一般军事家只能就军事论军事,看不到军事以外的东西,而毛泽东一开始便把军事问题首先作为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作为人民革命的问题,给以具体的理论考察这就能深入本质,进行新的创造。

    新型的人民军队红军,虽具有巨大的潜在力量,但在初期它又是弱小的,好比一棵健康茁壮的幼苗。由于毛泽东为之制定了一套游击战战略战术,便犹如给这支队伍插上了双翅,使之在强大敌人的四面包围中,游刃有余,表现了出人意料的现实战斗力。

    【15】毛泽东端坐棋山,宁冈城里欢歌笑语,惊喜的群众不理解,手握步枪、长矛的红军,怎么会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把敌军一个正规营、一个县公署和整个换户团收拾得干干净净。

    1928 年2月中旬的一个晌午,艳阳高照。毛泽东端坐棋山,笑对蓝天,宁冈新城大街上欢歌笑语,人声鼎沸。一队队红军战士被当地群众簇拥着,在讲述着新城战斗的精彩场面。人民群众似乎难以置信,这些手握步枪、长矛的红军战士,怎么会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将敌军一个正规营、一个县公署和挨户团收拾得干干净净,就像当今排球赛中“短平快”的打法那样快速、漂亮、痛快。这次战斗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它是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来一次较大的歼灭战,在军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这一天,天刚破晓,晨星还眨着微笑的眼睛,欢送我们这支从茅坪奔袭而来的队伍。一团团长张子清、参谋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带领一营营长员一民、党代表宛希先,三营营长伍中豪、党代表李运启,教导队队长吕赤,以及袁文才、王佐团的一部分队伍,行动迅速,如神兵天降般地包围了宁冈新城。

    此时,毛委员带着四人登上新城对面的棋山,坐镇指挥。

    一营攻南门,三营攻东门,四连攻北门。营长员一民指挥一营一连避开正在操练的敌人,率先攻入城南门,三连乘虚而入,同守城的挨户团交手激战,歼敌一部。其余敌人退回房内据守顽抗。三营在营长伍中豪带领下,攻占城东门,伍中豪在登上城墙时屁股上被敌人子弹打穿了一个洞。他大笑一声,继续指挥战斗。紧接着,四连也攻进北门。敌人三面挨打,东奔西逃,死伤大批,最后从西门逃跑。当逃到西门外时,遭到埋伏在此的教导队迎头痛击,敌军一个营全部被歼。

    战斗打得干净利落,不到晌午,赣敌杨如轩二十七师七十九团的一个正规营全部报销,营长王国桢被击毙,活捉伪县长张开杨,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队伍浩浩荡荡班师回营,许多人扛着双枪,还不时回望身后押着的一列长长的俘虏,脸上泛起自豪的笑容对比打茶陵失利的情形,大家深有感触地说:这才叫打仗哩!不打便罢,一打就来一个干净彻底,又抓俘虏又缴枪。

    这一仗下来,红军战士个个扬眉吐气;新城战斗何以打得如此快速、漂亮?

    原来是毛委员早已运筹帷幄,作了精心安排。当敌人正规军占领宁冈县城时,他就指示宁冈县赤卫队昼夜袭扰,搞得敌军一日数惊,坐卧不字。后来敌军发现都是地方武装赤卫队,则不以为然,便骄傲松懈起来。这时,毛委员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他诙谐地说道:

    现在恰是我们做一笔好买卖的时候。接着便作了周密部署,部署之妙首见于围城。看来形似三面包围,实为四面包围,即自南、北、东三面进攻,留下西门一个缺口,我军在门外设下埋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口袋,毛委员决定留出西门,也是经过缜密考虑的,因为出西门不远就是七岌岭。敌军突围至此,我军凭借险山密林的自然屏障保护,敌人也就无法拼了。就这样,毛委员的部署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真假难辨,使敌人插翅难逃,造成了对敌军突然打击。实践完全证明了毛委员的英明和妙算。我军开始攻城时,敌人还以为是赤卫队在袭扰,满不在乎,及至我军三面攻击,打入城内时,敌人才惊慌失措,狼奔猪突,乱作一团。最后敌人在慌乱中发现西门这个缺口,自以为找到一条生路,他们哪里知道,又恰恰进入我军伏击圈内,被稳稳地装进了口袋终于全军溃败。

    每当我回忆起新城战斗时,心里总是激动不已。战争本来是残酷无情的,然而战争的指挥又是一种科学和艺术,能够参加在毛泽东指挥之下的正义之战,简直是一种享受,《孙子·计篇》载: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强而避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实际上运用了孙子“攻诈术”之精髓,特别是他在这时提出的“伤其一臂,不如断其一指”的歼灭战思想,更是为古老的战法注入了崭新的内容并由此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军事思想,这正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希望之光,它终于使中国革命的星火点燃起了熊熊烈焰。

    【16】井国山的群众称毛泽东为“毛司令”,这是指他统帅井同山的意思。这里还有一个毛司令“浑身长毛”的故事。

    井冈山周围方圆几百里,群众知道王佐、袁文才是井冈山上的绿林首领。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团结、改造了袁文才、王佐的两支武装,把他们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工农革命军的第一团和第二团,统归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王佐、袁文才都很佩服毛泽东的渊博知识和才能,曾对部下多次说:

    我们听毛委员的。

    毛泽东组织、指挥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二团以及各县赤卫队、暴动队攻打宁冈新城,取得全歼敌军一个营,打死敌营长,活捉伪县长,缴枪 400 多支,俘虏 400 多名的大胜利。战斗结束,毛泽东的名字在各县的赤卫队、暴动队中传开了,人们开始称呼毛泽东为“毛司令”了。

    有一次,毛泽东带警卫和特务连 10 多人短途行军。途中遇小雨,他用右手盖着头还是边走边看书,一个战士看他没有戴斗笠,就跑到他身边说:

    报告毛司令,天下雨了,为什么不戴斗笠?

    他脱口而出:

    请你替我到群众家买一个!

    这位战士说: 毛司令,你背上不是有个斗笠吗?
   
    他呵了一声说: 我忘记了。

    山雨来去匆匆,不一会儿,天晴了。又走了一段路,大家觉得有些累了,就在路边的大石上坐下来休息。有个战士提议,请毛委员给我们讲个故事。

    好吧!毛泽东就讲起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来:

    姜太公当年在陕西渭水上钓鱼,他用的是无饵的直钩钓鱼,还唱着鱼儿,鱼儿,愿者上钩……后来嘛,他还是辅佐周武王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周朝……

    讲故事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看到一个区赤卫队员,不戴斗笠,穿着草鞋,走得满身是汗,快步走到工农革命军前面突然停住了。

    毛泽东问他: 你要找哪一个?

    他急切地说: 要找毛司令。

    毛泽东站起来,两手叉着腰,头稍倾斜地问:

    你有没有见过毛司令?

    他站着一动也不动,老实地回答:

    没有见过,只听区队长讲过。

    毛泽东乘机开起玩笑来:

    毛司令,毛司令,全身都长毛,从头到脚都是毛,而且长了一身长毛啊!

    嗯,嗯。他半信半疑地听着。

    毛泽东又进一言: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们天天在一起。

    他擦了一把汗,说:

    我们区队长见过毛司令,没有讲毛司令全身长毛,只说毛司令象摇什么扇的孔明。

    毛泽东插话补充说:

    是不是说摇羽毛扇的?

    是。他接着说: 孔明会用计谋,毛司令会神机妙算,会组织军民攻占新城,活捉县太爷,打死敌营长。

    是区队长教你这么说的?毛泽东问他。

    他回答: 也不全是,还有听别人说的。

    毛泽东又问他: 还有什么事吗?

    他摇摇头,表示没有什么事了,并随手把信件递给毛泽东,说:

    你每天都能见着毛司令,就请你将这封信转交给他。

    毛泽东接过信说:

    你回去告诉区赤卫队长,叫他尽管放心,我一定把信亲手交给毛司令。

    赤卫队员站得笔直,认认真真地鞠了一躬,转过身就走了。

    这一下,弄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毛泽东还一本正经地说,你们是在笑我吗?

    3 月上旬,正是井冈山革命形势蓬勃发展,革命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的时候,湘南特委派来一位“钦差大臣”,名叫周鲁。他一到宁冈,就批评毛泽东等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于是撤销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改组为只管军人的师委(何挺颖为书记)。

    他还错上加错地传达中共中央对毛泽东的处分,把开除毛泽东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误传为开除毛泽东的党籍。这样一来,毛泽东就成为井冈山知名的“民主人十”了,党内职务不能担任,只能担任军队的行政职务,只能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了。

    毛泽东当师长统率在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和第二团,贴布告、下命令,都署“师长毛泽长”的名字。这真可称“毛可令”了。“毛司令”的称呼不仅限于宁冈县的群众,而且越出了县界,几乎成了湘赣边界革命根据地各县群众的美称了。

    现在永新县三湾村群众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三湾降了北斗星,
    漫山遍野通通明!
    一九二七那一年,
    三湾来了毛司令。
    三湾来了毛司令,
    带来工农子弟兵!
    红旗飘飘进三湾,
    九陇山沟闹革命!

    【17】毛泽东洞察民情,透视国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原则和内容;并正确地解决了依靠农村长期坚持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根据地愈加巩固发展,仗越打越好。

    朱毛会师在井冈,
    工农割据力量强!
    红军不费三分力,
    打垮江西两只羊(杨)。   

    歌谣唱的是当年井冈山军民巧攻智取,大战龙源口的事迹。它至今还流传在井冈山老区青堂瓦舍中。

    江西两只羊,是指朱培德部下两个姓杨的师长,杨池生和杨如轩。1928年6月,二杨率领5个正规团的兵力,分两路“会剿”井冈山根据地,企图一举全歼红军,铲除这块根据地。

    毛泽东和朱德指挥根据地军民,巧妙运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于龙源口歼敌一个正规团,击溃两个团,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彻底粉碎了所谓“两省会剿”。从此,湘赣边界根据地进入鼎盛时期。

    湘赣边秋收起义,向农村进军,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首先解决了中国革命中两个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即走什么道路,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的问题。如果说,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的开始,那么,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提出,以及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形成,这些在井冈山时期就已经提出来的建军原则,则是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在向赣南、闽西的进军过程中,毛泽东审视着沿途的险山秀水和美丽风光,不时发出阵阵感叹。他对朱德说:

    我算好一笔帐,我们的革命必须解决依靠农村、长期坚持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他又扳起手指一一数略道:

    就是要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三者密切结合起来。在武装斗争的保护下,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广泛发动农民群众;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进行武装斗争,才能保证武装斗争的胜利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建立根据地相结合,既能巩固土地革命的成果,又使武装斗争立于不败之地。

    朱德赞同地点头说:

    这笔帐算得好,这样搞下去,根据地就能够不断地扩大开来,一块块,一片片,将来不得了……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设根据地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由于有了游击战战术原则这把利剑,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革命的战略思想体系,使得处于敌人四面包围的根据地,坚如磐石,巍然屹立,以其闪光的星星之火,点燃着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

    进军赣南、闽西,是当时的中央所不允许的。为此,中央巡视大员给毛泽东和朱德的来信不止一件,毛泽东思量着要承担此次违令进军的责任,不由得狠狠地吸了几口带有强烈刺激味的自卷旱烟。他像是得到了一种力量,抬起头凝视着远方,坚定地说:

    搞中国革命,必须弄清中国的情况,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好,才有发言权,就有好办法,否则,只能是胡来,瞎指挥!

    毛泽东始终以他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勇气和智慧,处处洞察民情,了解下情透视国情的求实作风,以及善于借鉴他人经验,集中群众智慧的民主创造精神,率领我们这支队伍执著地前进。在他领导开创的革命道路和主持制定的路线政策中,无不展示着鲜明的中国特色,闪耀着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精萃融为一体的绚丽光彩。

    四

    山莽结“绿林” 得而又复失

    【18】井冈山上确有两个山大王,一个叫袁文才,一个叫王佐,两人各领一支人马。一支在山腰下,一支在山顶上,遥相呼应,靠着井因山的有利地势,占山为王。毛泽东提出要和他们搞统一战线,结盟山大王。

    袁文才(1898—1930),江西宁冈人,红军高级将领,革命烈士

    井冈山上的两个山大王,指的是农民自卫军的两个首领,一个叫袁文才,一个叫王佐。

    袁文才,出身于江西省宁冈县茅坪的一个贫苦家庭,为求发展,曾就读于永新县禾川中学。王佐,出身于江西省遂川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本人是裁缝。因不满地主豪绅的欺压,袁、王早年便各自参加了绿林组织,并成为结拜兄弟。他们打起“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旗帜,出没于茅坪与茨坪等地的高山密林中,采取“兔子不吃窝边草”的策略,只打击外乡士豪劣绅,得到当地农民拥护。

    1926年在大革命的影响下,袁文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率部在宁冈暴动,任宁冈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王佐虽未入党,也将所部改为遂川县农民自卫军。1927年7月,袁、王率领县农民自卫军会同宁冈、安福、莲花、遂川、永新等县的暴动农军,攻克永新县城,组成西农民自卫军,二人均任副总指挥。大革命失败后,袁文才带上一支队伍驻守宁冈茅坪,王佐也带一支人马,驻扎在茨坪大小五井一带,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相互配合,据守井冈山。

    王佐(1898—1930),又名王云辉,绰号南斗。江西遂川人,红军高级将领,革命烈士

    1927年10月3日,在宁冈古城,前委扩大会议正在进行,议题之一是如何对待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

    会上,毛泽东开始就讲道:

    袁、王两支队伍在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了打倒豪绅地主阶级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又曾举行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永新暴动,并保存了实力。在井冈山一带长期活动,他们十分熟悉那里的山形地势,是创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必须联合的一支重要力量。

    问题刚一提出,部分当地党的负责人便摊了牌:

    解除武装,解决他们!

    又有人接上去说:

    他们那几十条枪,没什么可怕的,一包围缴械就完了

    这些当地的领导人,气语逼人,会议一开始便意见相左。

    与会的工农革命军代表一齐把目光转向毛泽东。

    毛泽东沉稳的脸庞上挂上了几分严肃,他摔掉手里的纸烟,用力地踩在脚下,决然地说道:

    谈何容易!你们气量太小,太狭隘了,他们三山五岳的朋友多着呢,你能消灭得了吗?倘若联合起来就是一支大队伍。不能只看到他们只有几百个人,几十条枪,这是个政治问题。

    毛泽东巡视着会场,口气缓和了下来:

    我们是改造旧世界的共产党人,这不只是一个口号,不能只知道用武,也要会用文,积极地团结他们,把他们变成跟我们一道走的革命队伍,就能既壮大了革命力量,又有好的政治影响,这岂不是件好事吗!

    毛泽东这样一讲,主张搞掉这两支武装的地方领导人无话可说了,他们看到参加会议的多数人都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也就最终点头赞同。联合改造袁、王农民自卫军的主张获得了通过。会议决定,首先取得联系,与他们建立军事统一战线。

    鉴于袁、王部队都是由绿林武装改编为农民自卫军的,部队没有建立党的组织和政治工作制度,流寇思想和绿林习气很重,主要靠江湖义气和封建帮会关系巩固内部,前委确定了团结、改造并帮助其发展的正确方针。

    在三湾改编的时候,毛泽东就派人送信给袁文才,袁文才也派他的秘书陈慕平,会同宁冈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等,作为代表到过三湾。毛泽东向他们讲了要团结合作的问题,并了解到他们缺枪,拼命要买枪的事。毛泽东的原信大意如下:

    袁文才总指挥拜鉴:

    久闻大名,难得幸会。今我工农军路过贵地,为工农革命,打土豪惩劣绅,奉上标语数条,为我军主张宗旨。择日拜访,愿同贵军结为友好,联合一致,共对反动军阀。

    中国工农革命军毛泽东

    伍中豪(1903—1930),湖南衡阳市耒阳人),黄埔四期生。秋收起义重要领导人,红军高级将领,革命烈士

    袁文才看着毛泽东给他的手笔,思虑再三。他虽然有着中学文化,但见来信笔锋豪迈、具有狂奔如飞的气势,他断定毛泽东绝非等闲之辈。袁文才虽是共产党员,但毕竟是孤军奋战,消息闭塞,又是第一次听说工农革命军,因而害怕上当。处于性命攸关之际,他格外警觉。他在同其心腹刁飞林、王佐等好一番商议后,决定回信等待,以探听虚实。为了摸清底细,他专门派人到三湾附近的小江山一带进行侦探。

    在三湾村“协盛和杂货店"里,三营副营长伍中豪正在向毛泽东报告:

    抓到一个撕标语的人,经审问,是袁文才派出的侦探,当被我们发现时,他带上标语就跑,我们就上去把他抓住了。

    毛泽东听罢,说了声:

    好!并关切地问道: 标语给他没有?

    伍中豪回答:

    他说是袁总指挥要看,还没有收缴。

    毛泽东随着口中吐出的一股长长的浓烟,马上说道:

    标语让他带上,查一查标语全不全,若是不全,给他补上,热情相待,马上放人!

    伍中豪将标语备齐,交给侦探,并特别嘱咐他路上小心,一定要把标语亲手交给袁总指挥。

    那侦探万万没想到,人没扣下,标语也没收回,并且把他来不及揭的部分还给补上客客气气地送他出来。联系到他以前侦察的情况,这支队伍刚到三湾时,临街店铺和百姓家家大门紧闭,街巷无人,部队买不到米吃,但却纪律严明,无一人私闯民宅。于是他断定,若不是共产党的军队,也不是一般的队伍。这意外的发现,使他顿感情况重要象肩负重大使命的使者,他急急忙忙返回大营,向袁文才作了详细的报告。

    袁文才颇有兴趣地听着汇报,他的一个下属却不满意地呵斥侦探道:

    把毛泽东的队伍说得象菩萨一样,我看你是在给自己脸上抹黑,灭自己的威风!

    袁文才摆手阻止道:

    让他说嘛,真的是共产党的队伍,有什么不好?

    随即他对着摆在面前的一幅幅标语,面观察,一面说道:

    你们看,“打土豪,分田地”,“拥护共产党",“打倒反动派,工农做主人”……落款都是“工农革命军”。看标语,倒是共产党的主张。

    不过,袁文才眼珠一转,又改换口气说:

    工农革命军到底怎么样,毛泽东究竟是何人,谁也说不准,还是要多加防备。

    说罢,便决定在同毛泽东预定会见的地点一一大仓村林家祠堂,埋伏了20多个贴身枪手,以防万一。

    布置停当,他便同陈慕平、李筱甫等人跨上石桥,登高远望,直到他们看清只有七人抵进石桥,个个大大方方,并无一人带枪时,才放下心来。袁文才拭目细看:

    为首的一个人翻身下马,捋捋长发,身披大衣,更显魁伟高大,铺满风尘的脸上虽显消瘦,但却是和蔼而英俊,一双漂亮的大眼特别有神。袁文才心想,难道这就是毛泽东,毛司令?倒象一个教书的秀才!袁只见对方赶步上前,主动说道:

    你就是袁文才总指挥?我是毛泽东,让你们久等了。

    袁文才躬身相答:

    敝人袁文才,专候毛司令。

    说罢袁文才主动引路先行,毛泽东一行人随他来到预先安排好的林家大院。

    毛泽东示意随行人员,打开箱子,取出了几包很有分量的东西……

    近百条枪摆在面前,使袁文才着实一惊。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希望这不是梦幻。只见毛泽东的大手向他伸来,并诚恳地说道:

    送给你这批武器,只为略表工农革命军的一份心意,真诚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发展壮大起来。

    袁文才部枪不过 60支,一下凭添了一百支好枪,他做梦也没想到,若非真诚相助哪有这般好事。遂之由惊转喜,感谢再三,当即表示要为毛司令两肋插刀,全力相助。当他了解到革命军缺少粮饷时,便极力筹措了一千多块大洋送给工农革命军作军饷,并答应做好王佐的工作。袁文才明确表示,欢迎工农革命军明天就进驻茨坪,设立留守处和后方医院。这样,工农革命军就驻进了井冈山的茨坪。

    【19】毛泽东对王佐说: 干绿林的人,其结果并不很好,不是被国民党吃掉,就是被国民党骗去“招安”,也有的自相残杀。王佐说,“毛委员是最有学问的人,跟他谈一次话,真是胜读十年书。”

    听了袁文才的介绍和毛泽东送枪的事,王佐对毛泽东肃然起敬。他把毛泽东看作是帮助他们发展的朋友。王佐很想会见毛委员,很乐意听取他的意见,并立即派人去迎接毛委员上山。

    袁、王对毛泽东的真诚和帮助,终于采取了合作的态度,使我们的部队在茨坪顺利安家,在井冈山有了立脚点,并为改造其部队创造了条件。

    袁文才在大革命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接受了中共宁冈支部的领导,参加了夺取宁冈县政权的武装暴动,他的部队政治素质比王佐部好一些。针对两支部队的不同情况,毛泽东确定了改造工作的不同重点: 对袁部主要是帮助进行军事训练,提高其军事素质,派出了徐彦刚、游雪程、陈伯钧等帮助练兵。对王佐部,则侧重于加强政治工作和组织整顿,这个任务比搞军训要困难得多,由谁领衔呢?

    井冈红军何长工

    1928年初,在遂川城里,毛泽东对何长工说: 派你上山去做王佐的工作,怎么样?

    何长工问: 去多少人?

    毛泽东笑道: 又不是去打仗,要许多人干什么,你先去做“长工”,你的工作就是要他请我们的人上山,请得越多越好。

    何长工犹豫了。王佐虽然也是打着农民自卫军的旗号,有劫富济贫反抗旧势力的进步性,但同时又是疑心重,讲义气,动辄杀人的绿林莽汉,一个人单枪匹马,能行吗?当下,毛泽东面授机宜,跟何长工进行了畅谈,并语重心长地说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谈话后,何长工耳旁一直回响着毛泽东的声音:

    把他们争取过来,改造好了,不仅“北门的拳头越打越多”,巩固了我们的后方,同时也为改造旧军队摸索一些经验。还有,边界各县土客籍之间的矛盾很深,我们通过对袁、王的联合可以团结更多的群众。

    毛泽东十分重视改造的策略问题,曾反复指出:

    这些人重义气,要面子,自尊心强,疑心很重,同他们打交道,一方面要策略灵活,一方面要坦诚相待,改造工作既不能缓,又不能急。

    何长工边回忆,边思考,仿佛已经置身于绿林好汉中,脸上不禁浮现出一种自负的笑意。营长张子清也为此感到高兴,临行前又给他鼓励:

    毛委员是想迅速改造这支部队,不然他们在山上,我们在山下,山上有问题,麻烦就大了。只要照毛委员的指示去做,一定能成功。

    于是何长工告别战友,昂首阔步,挺身而去。

    王佐,身材不高,30岁上下,一张白胖圆脸,两道浓眉似箭,穿一身黑色直贡级短衣,腰挎一支新式驳壳枪,走起路来身轻如燕,脚下生风。据说他有一身好武艺,在一次敌人的围困中,他只拿一条板凳便打出重围,抓过一根竹竿,嗖地一下跳上房顶他的枪法传得更神,说是飞马打野鸡,举枪射飞雁,连官军都没办法对付的井冈山老十匪朱聋子,都被他搞掉了。

    何长工交过毛泽东的亲笔信,王佐竟上下看个仔细。他是裁缝出身,识字不多,却喜欢看书信,改文章。他的师爷写的东西,他能一字字进行推敲,并提出修改意见。也许是毛泽东第一次写给他的亲笔信,他看得更加郑重和仔细。

    看罢,王佐将信轻轻叠起,珍藏在身。接着,便豪爽地一挥手,连声说:

    好,好欢迎,欢迎!

    一寒喧过后,王佐即命人摆酒设宴,并特意交待:

    我们要为毛委员派来的人接风。

    席间,飞禽走兽尽有,山珍海味俱全,十分丰盛。但他们却是大碗饮酒,大块吃肉俨然一派绿林气派。王佐亲自把盏,带领众亲信,不断地给何长工敬酒加菜。盛情难却,何长工只得豪饮一番。交谈中,王佐详细询问了何长工的身世和家庭,何长工一一作答。他对何党代表的坦率颇为满意,并将自己的出身经历介绍一番,有意亲近地说:

    我也是穷苦出身,当过裁缝,种过田,只因不堪地主豪绅的欺压,才起来闹革命的。

    第二天,王佐集合队伍,在队前郑重其事地宣布:

    毛委员给我们派来了党代表,今后弟兄们要尊重党代表,大家一心一德,团结一致,发展我们的事业……

    王佐讲话,言词流利,颇有感情,极富鼓动性。他手下有一个营,两个连,200多人,60 多支枪。士兵们头蓄长发,衣着杂乱,但个个强悍彪壮,他们对毛委员派来的人流露出既觉新鲜又表示欢迎的神色,并无敌意。这使何长工暗暗高兴。看来,接近士兵群众,开展工作并不困难。

    但是,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王佐向何长工客客气气地发出警告:

    你初来山上人生地不熟,千万不要随便行动,以免发生意外。

    王佐虽然敬佩毛泽东,但对派人来他的部队仍然不放心,他怕拆他的台。因此,他把何长工安置在离司令部一里之外的一处小屋里,并特意加一番嘱咐,故意不让他与士兵接近。

    有几个身影经常伴随着何长工: 一会儿,高个“勤务兵”问寒问暖;一会儿,嗲声嗲气的妖艳女人敬茶敬酒。何长工心里暗笑,好一个王佐,给我搞起美人计来了!但见何长工不急不躁,有礼有节,落落大方,有时还主动同他们聊天,从侧面进一步了解到王佐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渐渐地“勤务兵"和他亲热起来,陪酒女人也不象开始那样妖声媚态了。

    不久,何长工大大方方地走进王佐的家里,看望王的母亲,受到热诚的欢迎。原来王佐是个孝子,他把毛委员派来的代表看作是真讲交情的好朋友,并引以为自豪。从此何长工便成为王家的常客,他从王的母亲、妻子及其亲信刁飞林、李克昌等入手,对王佐做了大量的工作。

    王佐的绿林生活,使他养成了一些坏作风,特别是轻易杀人,不得人心。有一次他捉到团匪尹道一的几名部下,嘴里一边不断地骂着土豪劣绅的狗腿子,一边掏出家伙就要杀,别人的劝解他根本听不进去。有鉴于此,何长工便坦诚相告:

    对这些人要作分析,他们大多数出身贫苦,应待查清以后,再作处置。

    王佐的母亲信仰“同善社",认为杀人不好,也帮何长工做工作。从此以后,王佐杀人就少了。他捉到人后,首先关起来再进行审查,或者让他拿些钱物来交换,或者通过这些人搞些情报来。这些都变成了王佐的土政策。

    为了进一步帮助王佐,何长工使出一个绝招。他对王佐说:

    以后杀人,要经过毛委员批准。如果随便杀人,搞坏了群众关系,毛委员要开除我的党籍的!

    王佐一惊,忙问道: 为什么?

    何长工说:

    杀错了人,就破坏了我们的政策,政策出了问题,就要失掉群众。毛委员说,没有群众支持,革命就要失败。

    王佐直瞪着一双眼睛,沉吟半天终于说道: 还是毛委员有远见,有学问……那好,我听你的,以后,咱就按毛委员的政策办!

    明白了道理,王佐还是很痛快的。

    一天深夜,在王佐的司令部突然摆出一颗人头,王佐急忙挑灯细看,当他认准那首级的面目时,犹如喜从天降,情不自禁地高声喊道:

    我有天人相助,这贼牯子终有今日!

    这人头便是反动民团头子尹道一。尹匪依仗当地土豪劣绅的支持,经常把王佐搞得折兵损将,坐立不安。尤其是王佐的妹妹被尹匪杀掉后,他发誓: 谁能拿来尹道一的人头来甘愿让出头领的宝座。

    何长工仅以红军最常用的伏击战术,便击毙尹匪,并消灭其大部,这使王佐及其家人的梦想成为现实,于是便备酒设宴,大肆庆贺。此外,工农革命军又送给王佐 70 支枪。这些都使王佐彻底消除了对红军的顾虑,从而为何长工改造其部队创造了良好条件。

    经过一个多月的耐心工作,袁、王及其部队发生了重大变化,两人无不心服口服地竖起大拇指,称赞“毛泽东是中央人才,毛泽东派的人有办法。

    有一次,毛泽东上山跟王佐长谈至深夜,指出干绿林的人,其结果是不太好的;要靠共产党的领导,要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为老百姓打天下。王佐深受教育,兴冲冲地逢人便讲:

    毛委员是最有学问的人,跟他谈一次话,真是胜读十年书!

    1928年2月上旬的一天,宁冈大陇红旗猎猎,歌声鼎沸,鼓锣喧天,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升编大会隆重召开。

    张子清代表前委,宣布两部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下辖两个营,以袁部为基础组成第一营,以王部为基础编为第二营。袁文才为团长兼第一营营长,王佐为副团长兼第二营营长,何长工为党代表。第二团的建立,使井冈山根据地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工农革命军的力量迅速发展。

    【20】毛泽东对何长工说: 你这个“长工”当得不错嘛,还要继续当下去,抓紧对袁文才、王佐的工作,尤其是做好王佐的工作,把他们改造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1928年4月,王佐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毛泽东时刻关注着对两支农民自卫军的工作,每有进展,便鼓励何长工: 你这个“长工”当得不错嘛,还要继续当下去,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要抓紧工作,尤其是要做好王佐的工作,把他们改造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升编前后,应王佐的要求,从一团派去20多名军政干部开展工作,在王佐的部队建立了政治课、文化课。尤其是新旧对比教育和形势教育,象阵阵春风吹进了这个封闭的“绿林”营垒,部队里有了歌声和笑声。在军政教官们的指导下,该营提出了向一团学习的口号,决心建设成象一团那样的工农革命队伍。一次,组织下级军官和士兵去一团参观的时候,一团这支由毛泽东率领经过三湾改编的部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革命秩序,平等和谐的官兵关系、军民关系,以及所建立的经济公开、政治民主等制度,使他们留连忘返,羡慕不已,甚至有的士兵公开提出要留在一团。

    王佐虽然没有去参观(他从不轻易下山),但他听到了部下对一团的一片赞扬声,特别是看到士兵们剃去胡须和长发,换上新军装,唱歌,演戏,部队呈现出一派崭新的生活景象时,他不无感慨地说:

    共产党真会领兵,又深得群众拥护,照这样下去部队怎能不打胜仗!

    他对下属们说:

    咱们向一团学习,他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不久,营连便建立了士兵委员会,一批批骨干分子涌现出来,部队在新生的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1928 年 3月,为了支援湘南起义,迎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余部会师井冈山,二团也踏上了征途。这是它走向大规模作战的开始。部队所到之处,热情的群众夹道相迎,端茶送水,十分亲切。王佐和他的部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王佐兴奋极了,他没想到工农革命军在百姓中有如此高的威望,因之不时地对何长工说:

    党代表党代表,群众对我们太好了,太好了!

    王佐从来不敢轻易下山,更不敢出门远征,这次一跨出山门,就象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一切都感到新鲜。部队宿营后,他非要去逛街。满街林立的店铺商行,熙来攘往的男男女女,把他的眼睛都看花了。对着一盏电灯,他目不转睛地上下打量,看了好一阵还是不详其故。于是,便自言自语地说道:

    嘿,这东西好古怪,不用点火就亮灯!

    返回驻地后,王佐思绪翻腾,兴奋异常,他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群众的热烈欢迎,感慨万端,念念不忘地说:

    哎吧,30年来住在山里,真不知道外边还有这么好的世界。将来我们把山上也搞成这个局面,该有多好啊!

    打开了眼界的王佐,真想把心中的冥想变成追求的目标,他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何长工便趁机对他说:

    我们共产党人革命就是为了人民群众,而不是为自己,群众的心才向着我们,将来要推翻整个封建剥削阶级,解放所有受苦的百姓,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

    王佐听着不住地点头说道:

    那才好哩,那才好哩,共产党的心胸就是不一般。

    在升编后刚下山时,王佐心存顾虑,担心部队受到消耗甚至被打垮,不想资兴县滁口一仗,打垮了敌人两个团,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王佐终于认识到:

    共产党不仅会领兵,也会打仗,自己的部队升编为工农革命军后,打仗的名堂也多了,人民群众对自己也高看一眼……

    睡梦中,他的脸上也浮起甜甜的笑意。他不断地重复一句话:

    我这一步走对了走对了……

    回到井冈山后,王佐的心仍然是不平静的。长期封闭的思想显得空前活跃。一天在吃饭的时候,他突然对何长工说:

    党代表,我也要走共产党的路,你说,象我这样的人有资格入党吗?

    听了这话,何长工高兴地点点头说:

    只要是诚心诚意跟着党走,把心交给党,为百姓打天下,当然是可以入党的。

    何长工进一步向他解释了作为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和应具备的条件。王佐满有信心地说:

    我一定能够做到。

    毛泽东对王佐的工作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方面他通过袁文才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又派何长工等直接帮助,事态的发展正按照他的预想进行的,王佐的进步使他由衷地高兴。在一次交谈中,提到王佐在山上的一千多亩水田,毛泽东对他说:

    凡事都要看得远一些,保持土地菩萨是不行的,不要相信有什么土地菩萨,土地是农民开发出来的,不让农民得到耕地,农民是不会拥护我们的,我们也站不住脚。

    王佐听了钦佩地说道:

    呀,毛委员的眼力真是高人五尺,过人三丈!

    他欣然把土地分给了农民。此事很快在山上传开,都说王佐交了好朋友,王佐听了总是乐滋滋的。

    王佐的进步,直接影响着部队的改造工作,部队的进步,又促进了王佐的进步,上下相促,内外相通,诸多因素,终于促使这支绿林队伍走向了新生。

    1928年4月中旬的一天,王佐的愿望实现了。他庄严地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宣誓。

    他成了一名共产党员,也成为红军的一个将领。

    【21】袁文才是共产党员,不能杀,王佐经过改造入了党,也不能杀。他们为建立并冈山根据地作出了贡献,毛泽东谆淳告诚当地军政领导人。但是,当毛泽东离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

    对袁、王两支农民武装的成功改造,是井冈山斗争史上的一篇杰作,不仅使我们在当地站稳了脚跟,而且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人心归向,军民空前团结,造成了很好的政治影响。由这两支队伍升编的第2团和以后改编的第 32团,在创建和坚持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改造旧军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此以后,我们对大批国民党军队及其俘虏所进行的改造工作,便成为我军发展壮大的途径之一,这显示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巨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然而,后来这支升编队伍的军事领袖袁文才和王佐,都在毛泽东、朱德离开井冈山地区后,惨遭杀害。这其中虽有复杂的历史原因,但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尤其是那深刻的教训是不能忘记的。

    前已提到早在1927年10月的古城会议上,就有人视袁、王为土匪武装,主张武力吞并。当时毛泽东以军事家和政治家的伟大气魄,据理说服了他们,并对袁、王采取了团结改造的正确政策。但是,表示异议者并未真心接受这一主张。

    1928年6、7月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的决议中,在《关于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里,对于土匪武装的问题,作出了这样的规定:

    与土匪武装类似的团体联盟(指与其结成统一战线的联盟)在武装起义以前可以利用,武装起义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镇压他们;

    他们的首领应当作反革命首领,即令他们帮助武装起义亦应如此,这类首领均应完全歼除。

    这个决议案对土匪武装不加区别,一律采取“严厉镇压”,和对其首领“完全歼除”的政策,显然是不符合有些地方实际情况的。

    1929年年初,在红四军前委讨论六大决议案的扩大会议上,永新县委的王怀和宁冈县委的龙超清等人,杀气腾腾地站了起来,他们说道:

    现在看来,杀掉袁文才、王佐完全符合中央的政策。

    这些人明明知道毛泽东对袁、王的一贯政策和态度,此时显然是在借用中央的精神要压毛泽东。

    毛泽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一面指示关于六大决议案的这一规定暂不让袁、王知道;同时,再一次耐心地做当地领导人的工作。毛泽东用力地摆动夹着纸烟的大手坚毅而镇静地说道:

    我请几位坐下来,静下来,要杀人吗,很简单,你手里有刀,有枪砍掉脑壳或者用一颗子弹就解决了。

    毛泽东问道:

    你们以为杀掉人就能了事吗?没那么简单!后果和责任,我们必须想到。六大决议案是中央的,你说的没错,你们的问题在于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六大决议案对土匪首领一概加以歼除的政策。

    王怀等人睁大眼睛,一时讲不出什么话来。

    为了统一认识,毛泽东在小范围内召开的由朱德、陈毅、彭德怀、谭震林、陈正人和永新、宁冈县委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反复强调:

    凡事都要作具体分析,对袁、王也要做具体分析。袁文才本来就是党员,不能杀。王佐原来不是党员,但过去跟豪绅对立,现在经过改造,入了党,并且拥护和支持了我们,帮助我们安了家,红军医院、修械处等不都设在茨坪王佐这里吗?因此,王佐也不能杀。总之,他们都是共产党员,都是红军领导人,都不能杀!

    经过毛泽东多次做工作,会议决定,不杀袁、王,同时将他们人调开。袁文才改任红四军参谋长随军出发赣南,王佐仍留在32团与红5军坚守井冈山,以缓和袁、王与永新、宁冈等地方党的负责人的矛盾。

    1929年1月中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挺进赣南。王佐和他领导的 32团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由于他谙熟井冈山的地理民情,多次陪同彭德怀到红5军阵地视察。对工事构筑、兵力部署以及物资筹备等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做了大量工作,受到红5军指战员的好评。

    在红5军撤离井冈山后,王佐不埋怨,不怯懦,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打游击,顽强地同“会剿”的敌人进行了两个月的斗争。1929年5月,红5军返回井冈山,当彭德怀了解到王佐的表现时,连声称好,并由他提议经边界特委和红5军军委决定,将王佐的部队编入红5军第5纵队,王佐任纵队副司令员。不久,在红5军挺进粤北开展游击活动时,王佐主动提出随同前往,在多次战斗中都表现得十分勇敢。

    在王佐率部出生入死与敌人英勇作战的时候,永新、宁冈县委与边界特委负责人杨克敏等,已经埋下杀机,并且在积极策划中。

    1929年2月,杨克敏(即杨开明)在给尚在上海的党中央所作的书面报告中称:

    袁王二人非常狡猾,且颇具能力。

    提出: 加速谋划解决土匪首领,应是边界刻不容缓的工作。

    1929年边界特委在《湘赣边工作报告》中,对土匪(即袁、王)问题已定三策: 调开为上策;敷衍图安为中策;照六中全会解决为下策。报告提出执行下策。

    是年5月间,袁文才私自离队跑回边界,边界特委在一边界情况的报告中急呼:

    现在土匪问题更加严重。王在袁的影响下,与我们的关系也日趋恶化。这时边界土籍的某些领导人已经看好,这是斩决袁、王的好时机。

    在边界特委的再三呼报中,1929 年下半年,中央派员彭清泉(即潘星源)赴湘赣边界巡视。中央大员态度鲜明,表示:

    按六大决议精神处理袁、王。

    这便火借风势火更高。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1930年1月于遂川田圩召开的红5军军委和西、湘边特委的联席会议上,正式作出以武力解决袁文才、王佐的决定。

    袁文才似乎已经嗅出一些气味来。一天,他在宁冈东南特区大陇龙王陂,跟特区陈次谋、朱斯安等人下棋时,情绪低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

    我跟你们难下几天棋了。现在已经下令调我们到吉安去。

    陈次谋马上说:

    袁猴,(袁文才的浑号),你去打吉安和红5军一起容易打败敌人。干脆把你们的好枪给我们留下,县政府的破枪你们带走好了。你们不愁搞不到好枪。

    袁文才并不理睬,心事重重地继续说道:

    我是去也可,不去也可。但是,不去又不行,人家会说我受编不受调,已经有人告了我的状,今年年成不好呀!

    说着,袁文才从内衣口袋里拿出一本书来,打开书页,指着其中一行说:

    这书里有句话,叫作“半天飞一石,打破水中鱼”,说不定这一关难过了。

    1930年2月下旬,袁文才、王佐准备去吉安时,奉命带领部队来到永新县城,参加边界特委会议。会上,中央巡视员彭清泉根据龙超清等人的揭发和诬告,未作任何调查核实,便罗列出袁文才的五条罪状,当众予以公布。袁文才依据事实,一一进行驳斥,搞得巡视员哑口无言。彭巡视恼羞成怒,将勃郎宁手枪“叭”地一声拍在桌子,质问道:

    你到底有没有错误?

    袁文才答回说:

    我是有错误,但是,决不是你们说的那个样子!

    这时性情豪爽、粗狂的王佐气愤不过,也把他的驳壳枪摔在桌子上,与彭清泉公开对峙起来。顿时,箭拔驾张,会议气氛十分紧张。

    会议间隙,王佐私下拉着袁文才说:

    我看这次怕是凶多吉少,还是把部队拉走,到九龙山去吧。

    袁文才虽然也看出事态严重,但他仍然笃信中央的毛委员,于是说道:

    毛泽东要是起这种心肠,天也会黑半边哩!

    并指责王佐是牛眼看人,把人看得禾桶般大,吓破了胆子。王佐反驳袁文才是鹅眼看人,把人看得太小,刀架在脖子上还不知道是在受死!

    袁文才哪里知道,此事,边界特委负责人完全避开了毛泽东,调他俩来永新,本是设下的圈套。正如王佐所说,刀已经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了。

    2月24日深夜,天气阴冷,月黑风急。在恐的夜幕中,红5军第4纵队会同永新、莲花、茶陵等县的赤卫队一部,暗藏杀机,迅速将在永新城内等候改编为红6军第3 纵队的袁、王部队包围缴械。熟睡中的袁文才来不及动作,便被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偕举枪射杀。王佐闻讯逃出东门,在渡河时,水而死…

    袁、王被杀后,袁文才的部属谢角铭和王佐之兄王云龙等率领残部投靠了国民党反动派。这支当年与反动政府对抗、不曾反对过我们的部队,公开打起白旗,与我拼死相战,井冈山根据地从此丧失。多年来,国民党反动统治当局一直梦想而不能做到的事一夜之间,便由我们自己队伍中一些人帮助他们实现了。导致这场重大损失的悲剧: 其责任究竟应该由谁承担?

    1949年上半年,我在南京市任卫戊司令时,派军舰送陈正人、陈奇涵二人去江西赴任,在谈到袁、王被杀的问题时,陈正人沉痛地说道:

    毛主席始终认为,这两个人被错杀了!

    此后,我曾对许多人讲过:

    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左"倾思想杂以个人恩怨和狭隘的私利,对自己人刀戈相见,严重损害党的事业的悲剧,已经够多的了,我们应该牢牢记取这些血的教训。

    庄严而美丽的井冈山,以她雄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怀收留了中国红军,并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红军队伍,使它发展壮大,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迹和宝贵的经验,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和沉痛的教训。

    五

    思良将历波折 有忧更有乐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均遭挫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处于低潮之中。“国难思良将”,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后,念念不忘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中央领导和南昌起义的部队。上山不久,他即派何长工去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联系,以探明他们的下落,并相机联络附近地区的革命力量。何长工两次下山,历尽艰险;而毛泽东昼夜思良将,望眼欲穿。

    何长工、熊寿祺、欧阳建人、郑重、胡炳田、刘炎、沈联雄和我同是芦德铭警卫团的战士,我与何长工是同班战友,他是我的班长。参加秋收起义后我和何长工一起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由于他曾多次被派出做联络工作,享有“外交官”的美称。

    【22】上山不久,毛泽东就派何长工去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联系,以打听南昌起义部队的下落。何长工两次下山,三见朱德和陈毅,历经艰险;毛泽东思良将,喜忧参半。

    1927年 10月上旬,何长工这次从井冈山出发,刚到酃县沔都,便被贾威的民团捉住,当敌人就要杀他的时候,何长工急中生智,当即说道:

    杀了我,你们一个也跑不掉。毛泽东率领革命军已经把你们包围,放掉我,还有你们的生路。

    这样他不仅保住了性命还骗得通行路条。后来经过长沙湖南省委,他又绕道粤北,于12月中旬到达广州。

    当时恰逢湘赣两省敌军集兵广东镇压广州起义,枪声四起,烽火狼烟,何长工不敢停留遂从敌人夹缝中急返韶关。由于长期奔波,又脏又累,住进旅馆后他就去洗澡,蒙蒙水雾中,只听见几个敌军军官在议论:

    王楷的队伍到犁铺头去了,听说他原名叫朱德,是范军长的老同学……

    原来,他们是云南军阀范石生第 16军的人。这意外的消息,使疲惫不堪的何长工立刻兴奋起来,趁着星夜急驰犁铺头,果然见到了朱德、陈毅和蔡协民、王尔琢等。朱德大喜,紧紧握住何长工的手,打趣地说道:

    你真有本事,能从敌人的子弹缝里走出来,好极了,我们从敌人的报纸上看到井冈山的消息,正要找毛泽东同志呢!

    朱德也是望贤若渴,已派毛泽覃(毛泽东的胞弟)去井冈山联系。

    1928年1月上旬,何长工兴高彩烈地返回井冈山,毛泽东得此消息,喜出望外连声说道: 好,好,好好!并决定亲自下山去迎接朱德、陈毅。

    3月上旬,井冈山的队伍分兵两路前往,一路由何长工带领二团(即改编的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向资兴、彭公庙前进;一路由毛泽东率领一团为左翼,入桂东、汝城之间,两路人马,浩浩荡荡,毛泽东格外高兴,但一想到不久前发生的事情,便笑意顿失。

    原来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的代表周鲁等人的指责,又在他耳边响起:

    你们边界行动太右,烧杀太少,要以红色恐怖对白色恐怖,把湘粤大道两侧 10 里以内的村庄房屋全部烧掉,不能让敌军在湘粤大道停脚来占湘南。

    毛泽东据理以陈,指出用这种办法是挡不住敌人的。但两委代表明确表示: 这是中央的精神。这使他十分为难。一次在对部队讲话时,毛泽东气愤而又无可奈何地说道:

    我们犯了个大错误,没有执行烧杀政策。

    后来从遂川撤回井冈山向湘南的进发中,沿途写的大标语都是“杀、杀、杀,杀尽一切土豪劣绅!” “烧、烧、烧,烧尽一切土豪劣绅的房子!”

    一片恐怖气氛,令人毛骨悚然。我们心里都在嘀咕,这样烧杀下去,中国革命能成功吗?这不象是毛泽东的主张啊。但谁也不敢吐露真言,否则就有被梭标刺死的可能(当时子弹奇缺,平时杀人多用梭标执行)。但受“左”倾盲动主义影响的同志却不以为然在经过酃县、中村到桂东的路上,他们连烧了几把大火,望着在火光中一片片倒塌的民房,毛泽东紧紧地锁起了双眉。

    到了桂东,毛泽东专程看了八面山,他上井冈山后经常提到这个地方。此时,毛泽东悠然地吸着纸烟,显得颇有兴致。八面山地处罗霄山脉南端,连接湘粤,地势险峻,从林密布,距广东东江较近,与海外联系亦为方便。而东江地区又有革命基础,八面山也是个适于军事割据、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人讲狡免三窟,毛泽东显然是有这一打算的。

    得知朱德率领湘南起义的部队离开桂东后,毛泽东便决定原路返回,这样也可以为朱德的部队断后掩护。但当部队回到中村时,竟然找不到住房,那正是我们去桂东时自已烧掉了。面对一派断壁残垣的惨状,毛泽东对大家说:

    你们看,我们比兔子还蠢,免子还不吃窝边草哩,我们却把自己的窝烧掉了……

    毛泽东声音颤抖,心情沉重。一些有“左”倾盲动思想的同志纷纷低下头来。这时我才明白,毛泽东在部队出发讲话时那样气愤,原来是对“左”倾盲动主义的严厉批判,我心里感到踏实多了。

    在毛泽东的正确指引下,江西根据地逐步走向正轨,无论是土地政策,还是对房产业、工商业的保护和发展,都比湖南好得多,这也是江西人民的幸运。

    【23】何长工带来好消息,朱毛会师井同山。毛泽东第一次挎上匣子枪,高兴地说道: 挎上匣子枪,师长见军长。但从此以后,再也没见毛泽东带过枪。

    一个消息使毛泽东高兴起来,何长工到达资兴以北的彭公庙,巧遇陈毅率领的湘南暴动的农军。毛泽东指示何长工立即率部返回井冈山。他重重地吸了一口自卷纸烟,然后咂咂嘴,有滋有味地笑道:嗬,今天的烟也香唻!何长工看得眼馋,眼珠不动。毛泽东有点不好意思地一把推开何长工:

    嘿,莫看啰,你快走,我带一团在后继续掩护朱德。

    另一个消息又使毛泽东双眉紧皱,英俊的脸上犹如笼罩乌云。湘南特委负责人宁与敌人拼到底,决不上井冈山,致使特委机关大部工作人员惨遭杀害。在极其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尽管有些人经不起考验,擅自逃跑,甚至投敌叛变,毛泽东也经受得住,他总是面带微笑,充满信心。只有在革命领导层里的“左”倾冒险者搞得人人自危,造成严重损失或充满窒息般的恐怖气氛时,他的心情才如此沉痛和灰暗。何长工和陈毅率部直奔井冈山,途经酃县沔都时,再次见到朱德。朱德急切地向何长工询问毛泽东的情况。何一一报告后,便匆匆吃了些饭,首先赶回宁冈砻市,为两军会师作准备。

    从郴州到井冈山的大道上,有一支军民混杂的队伍正在艰难地跋涉。这就是湘南工农革命军第七师。由师长邓允庭带领全师大部,紧随其后的,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队伍里,既有襁袍中的婴儿,也有手拄拐杖的白发老人;既有新婚夫妻,又有对对情人。有挑着的,有背着的,梭标上挂着童衣、尿布,枪尖上挑着包袱、行李、提篮,步履艰难,队伍越拉越长,越走越慢,特别是到了晚上,道路两旁,树林沟,灯光闪处,叫声喊声,呼儿唤女,此起彼伏,乱作一团。原来他们是郴县苏维埃政府所属党政干部的家属,听说大部队要离乡远行,害怕留在家里被敌人杀害,于是便抛家弃舍,扶老携幼拼命地跟着部队跑。几天以后,这支队伍便越走越少。因为难以忍受长途行军之苦,大部分人只得返回家乡。

    大约4月20 日,七师艰苦转战至酃县县城。此时,并冈山已经依稀可见。师部决定休息一天。部队刚吃过晚饭,一个身材高大,风度潇洒的男士步入师部驻地一个祠堂里,师党代表蔡协民一步上前,紧紧握手,惊喜地向曾志介绍说:

    这就是毛委员,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微笑着将他的另一只大手伸向曾志,亲切地说道:

    我来欢迎你们来了,你们拉家带口,一路艰难,实在不容易啊!

    蔡协民在广东农讲所时就认识毛泽东,久别重逢,格外高兴。由于师长邓允庭不在,他便与毛泽东携手畅谈起来。

    当时,毛泽东正率领我们一团从桂东返回,向井冈山进发,途经县,听说湘南第七师的部队也在酃县县城休息,便专程赶来看望。蔡协民握住毛泽东的手,激动地说道:

    何曾想到,今日相见。路上,我们天天念叨你,一说毛委员下山接我们来了,大家的情绪就立即高涨起来,拼命地向着井冈山进发。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陈士榘:从井冈山到中南海 一生紧随毛泽东(一)
·下一篇:无
·陈士榘:从井冈山到中南海 一生紧随毛泽东(一)
·谢良明:学党纪 谈体会 促发展——建行研修中心井冈山党性教育研修院致力打造遵
·姜鑫炎:扎根革命老区井冈山,把思政作业写在祖国大地上——井冈山大学“寻路井
·特稿:扎根革命老区井冈山,把思政作业写在祖国大地上——井冈山大学“寻路井冈
·同济大学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签署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图)
·杨佳灿、朱哲燕:红医青年寻红迹,学思践悟守初心——井冈山大学中医药学院开展
·特稿:红医青年寻红迹,学思践悟守初心——井冈山大学中医药学院开展暑期大思政
·蔡进源、郑菲扬:青马征途,星火相传——机电工程学院“青马征途”实践团开展“
·特稿:青马征途,星火相传——机电工程学院“青马征途”实践团开展“传承井冈山
·常魁星、张波:中交三公局三公司在井冈山举办第十期党群干部培训班(组图)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