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式辉】江西安义人。1911年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时值辛亥革命发生,他倾慕革命立志推翻满清,即参加革命军,同时加入同盟会。
1915年毕业保定军校第二期,任李烈钧部滇军方声涛第四师第38团团附。
1921年被保送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
1924年毕业返粤,任广州滇军干部学校教育长。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任独立第一师赖世璜部党代表。该师旋扩编为第14军,仍任军党代表,并兼第一师师长;1927年冬,部队改编为第13军,任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并兼江西省政府委员。
1928年4月,国民革命军编组为四个集团军,发动北伐奉张之战,熊式辉将淞沪防务交钱大钧第32军接管后,即率师北上。北伐结束后,全国编遣军队,熊式辉奉调为第五师师长。1928年9月2日任淞沪警备司令。
1930年任江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
1931年出任南昌行营参谋长,同年十二月,任江西省政府主席。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国防委员会委员。1941年奉调重庆,任中央设计局秘书长。1942年3月出任驻华盛顿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次年回国,任中央设计局局长兼中央银行监事长。
1945年6月,根据《雅尔塔协定》,作为中方军事代表之一,随宋子文赴莫斯科参加中苏会谈,并与苏联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年8月日本投降后,九月,任东北行辕主任及行营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东北接收及对苏谈判,杜聿明任东北保安司令协助熊式辉接收东北。
1946年7月,为先南后北夺取全东北,熊式辉与杜聿明策划在冀热辽和南满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在占领安东、通化等地后,1946年12月起集结重兵,四次进攻临江通化地区,但是遇到民主联军的强力抗御。
1947年8月,免东北行辕主任职,改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1949年国民党大陆兵败时,新华社发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的名单,熊式辉排名第18位。熊式辉寓居香港、主持《海角钟声》诗社,并在泰国曼谷经营纺织厂。
1954年张群授蒋介石的意思由台湾写信来,要熊式辉去台湾,到台湾后居住在台中,安享晚年,不再过问政治。
1974年6月21日病逝于台中,终年81岁。
1945年8 月31日,蒋介石任命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总揽重庆政府在关外的事务。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位封疆大吏仍然在重庆。
当10月12日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带着他属下的九省二市省主席和市长们飞抵长春时,才发觉这里的“情况”不对头。熊式辉派外交部驻东北特派员蒋经国前往苏军驻东北总部接洽,结果无功而返。不久,接收大员们连长春都不敢呆了。原来,在大员们驻地担负警卫和治安的警察,竟是万毅率领的“东北挺进纵队”的八路军。
1945年10月18日,重庆国民党政府宣布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列入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战斗序列的部队有13军、30军、32军、52军、92军和94军。但是,这些部队还远在中国东南地区和越南的河内、海防。
10月22日,蒋介石在官邸召见了杜聿明。
10月下旬,杜聿明衔命飞往上海,会见驻上海的美国第七舰队司令金开德上将。金开德承诺运输兵员任务后,杜聿明又直飞东北。拜会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双方经过协商,马林诺夫斯基同意国民党军在营口登陆,并将一张标好的营口苏军位置图交给杜聿明,上面还标明了营口苏军掩护国民党军登陆地点。
然而杜聿明11月3 日在秦皇岛与美海军第七舰队代理司令巴贝中将乘“脱罗尔号”前往营口时,发现苏军已撤离,中共武装占领了码头。
杜聿明返回重庆向蒋介石汇报经过,并提出武力“接收”东北三点计划:
第一,请蒋迅速抽调10个军,以美国舰队掩护,在营口或葫芦岛强行登陆;先肃清东北,再回师关内作战。
第二,请批准建立东北地方武装,按九省二市收编伪满11个保安队,准备整训后接替国民党军防务。
第三,委派九省二市11个军事特派员,深入各省市,开展“敌”后活动。
蒋介石表示,第二、第三点计划,交熊式辉和军令部核办:将天津以东划归东北行营作战区,命杜指挥第13军、第52军及第94军先占领山海关。
东北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八.一五”之后,捷足先登的共产党武装对迟来的国民党军队,自山海关始,展开了一场节节抵抗的防御战。
1945年9 、10月间,国共两党都将目光投向辽西走廊。
辽西走廊,位于辽宁省西部的锦州市与河北省东部的山海关之间,西南一东北走向,长约185 公里,宽8至15公里。由东北至西南,锦州、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座落其间,成为扼守这一走廊的军事要地。走廊的西南端紧连着华北重要港口秦皇岛。
辽西走廊背山面海,丘陵起伏,形势险要,是沟通华北至东北的重要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中共中央军委分别向东北、华北、山东频繁发电,调兵遣将,把主力部署于山海关、锦州、营口、沈阳一线,准备阻止国民党军的海上登陆与陆上进攻。
成立后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在沿辽东半岛经辽西走廊至长城古北口的绵长战线上,组建了五个前线司令部,组织对国民党军队的正面防御。其中,李运昌指挥的第三前线司令部,负责封闭辽西走廊和扼守山海关的任务。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为长城东部起点,踞辽西走廊西端,北宁铁路和公路横贯东西,为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冲。它西距北平350 公里,东距沈阳400 公里,被古人誉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此关北依燕山,南濒渤海,雄视四野。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在此筑城设卫,因其背山面海,故称为山海关。
1949年10月中旬,隶属冀热辽军区第19旅的46、47团和第22旅64团,3700人,在第19旅旅长张鹤鸣的率领下,进驻山海关。
对于负有守卫山海关任务的张鹤鸣来说,这散布在50余华里的十个雄关险隘,处处需守,然而兵员及装备都将处于劣势。
根据旅的统一部署,第46、47、64团分别将部队配置在南起山海关城,北至九门口,西达石门寨的三角地域内,凭借互为犄角之势阻止国民党军进入东北。
这场保卫山海关的战斗首先在龙水文率领的46团防御阵地打响。
10月25日,先期抵达秦皇岛的国民党军队,在美军的配合下,以一个团的兵力向山海关扑来。
走在前面的,是一辆美式吉普车,上面坐着两个美国军人和三个国民党官兵。吉普军开至46团防御前沿50余米处停下,车上的国民党军官向我方阵地喊话,声称奉命进城同八路军谈判,联系接收山海关事宜。
负责前沿指挥的八路军营长宋春垠向对方说:驻防此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已经被人民自治军解放,我们负责守卫山海关,请你方迅速撤离……宋春垠的话还未说完,国民党军便发起进攻。国共在关外的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当日,国民党军在飞机和炮火掩护下,向46团防御的首山、角山至二郎庙阵地发动了轮番攻击。26日双方又激战了5 个多小时,结果,国民党军伤亡300 多人,退回秦皇岛。
从10月25日到11月3 日,是山海关保卫战的第一阶段。此时国民党军主力部队还未到达,但我方已付出了沉重代价,牺牲营长以下官兵400 多人。
11月2 日晚,山东军区第7师师长杨国夫率部抵达山海关。第7师下辖第19、20、21三个团,共7000余人。
10 月中旬。第7师收到火速增援山海关的电报。于是,部队星夜兼程,由承德绕道九门口,迂回抵达山海关。几天后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任命杨国夫任山海关守军总指挥,张鹤鸣任副总指挥。
10月30日至11月1 日,国民党第13军由九龙抵达秦皇岛,接踵而来的是从越南运抵的第52军。第13军是国民党装备最好的部队,52军也算半美械装备。11月6 日这两支部队已推进到山海关以西的沙河,同东北人民自治军呈对峙态势。
11月8 日杜聿明在他的专列上召开作战会议。会上,13军军长石觉谎称共军火力强大,建议重新考虑是否攻打山海关。杜聿明亲上前线了解情况,遂令石觉部立即发起攻击。
国民党第13军第89师在飞机和大炮掩护下一度占领二郎庙和角山,但伤亡惨重。杜聿明见正面进攻屡屡受挫,又命:13军正面主攻,加强攻击力度,同时52军之25师从山海关北部山地经义院口、城子峪出长城,占领山海关东面的前所,切断山海关防御部队的退路。
11月15日张鹤鸣得知国民党军已偷越城子峪关口到达大毛山,正向山海关侧后迂回。防守九门口的7师第20团也打来电话说:九门口关隘的东北侧发现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在活动。
守卫山海关的第7师(张鹤鸣部已编入7师)召开了紧急会议。师长杨国夫知道,此时再坚持下去怕就走不了了。于是命令:由于敌人已经迂回到我后方,坚守山海关已经失去了意义。部队应逐次撤退,脱离山海关战场。以后上级追查擅自撤退的责任,由我负责。
16日天亮时,国民党军再次发动猛烈进攻。这时第7师的各路人马正逐次向山海关以东的绥中方向退去。
山海关保卫战,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东北大门口的首次交锋。
冀热辽军区19旅和山东军区第7师的部队,在力量悬殊、时间仓促、建制及指挥混乱的情况下,坚守山海关达20余天,迟滞了国民党军向关外进军的速度,掩护了中共进军东北的战略行动和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战略展开。
山海关防御战失利后,杨国夫与张鹤鸣率领着疲惫的部队,沿绥中、兴城方向撤退。
杜聿明则传下命令,荡平东北“匪”患,直指沈阳。石觉亦壮起胆色,紧紧咬住我军,衔尾追击。
东北人民自治军此时处于混乱之中。
林彪是10月中旬到沈阳的,身边既无部队,也无全套的指挥机构。
彭真是10月18日到的沈阳,但大量政务使他不可能分心军事工作。
罗荣桓11月13日才辗转抵达沈阳。
罗荣桓带来了山东军区的指挥机构和精干机关人员,像作战处长李作鹏、情报处长苏静和管理处长何敬之等,但统帅战局的军事机构仍难以运作:建制混乱,指挥程序不顺,指挥员分散各处,加之通讯落后,仗自然很难打。
11月下旬,黄克诚率新四军3师到达锦州地区,准备在辽西阻击国民党军队的长驱直进。黄克诚接到中央要求其与东北局联系的电报后,便主动与东北局和东北人民自治军联络,发出了一封封电报,却始终得不到回音,弄得黄克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数天后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林彪接上了关系,他这才知道中共中央已命令林彪组织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而林彪的司令部就驻在离黄克诚部不到30华里的地方。
第7师撤出山海关的消息中央、东北局都十分关注,纷纷询问情况。林彪答得很干脆:杨国夫师与我无密本联络,情况不明。
林彪面临着困境,与自己指挥的部队联系不上,手中也没有军队,他无法执行中央关于要东北人民自治军在辽西与国民党军决战的指示。
林彪为执行中央的命令于11月19日从沈阳赶到锦州。
林彪到达锦州的当天,杜聿明的第13军便占领了绥中,向兴城推进。
而此时林彪准备在辽西三角地带与杜聿明决战的主力部队在哪里呢?
梁兴初率领的山东军区1师,正由冷口出关,11月21日到达锦西。
黄克诚的新四军3师,因山海关被敌占领,正由承德绕道关外,11月26日到达锦州以西。
杨国夫的7师撤出山海关后,就让敌人粘住了甩都甩不掉。
7师的第20团,担任殿后任务。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他们避开公路,沿山里的大道走。然而每当部队进驻一个村镇,不久敌人便会光临,还常常利用拂晓或黄昏进行偷袭,搞得部队不得安宁。后来才知道辽西的一些大村镇,都有电话通往铁路沿线车站或城市,凡有军队过往或发生任何情况,当地的伪政府人员就向上面报告。
11月22日,国民党军进占兴城、锦西。
同日,中央军委电示东北局:国民党第13、52军向锦州急进,希望东北人民自治军集中营口、沈阳主力到锦州方面,协同黄克诚、梁兴初部全力歼敌。
处境十分艰难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无法调营口、沈阳的部队,就连走得快一点的梁兴初部也没有赶上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的长驱直入。
11月22日是林彪进入东北以来最难熬的一天。
一份份失利的电报——兴城失守,锦西失守,锦州告急,他经过长时间的踌躇和缜密思考,终于定下决心,唤来机要秘书,字斟句酌地口授了致中央军委及东北局彭真、罗荣桓的电报:
连日我在兴城锦州一带所见所闻,我部队已参加作战者疲惫涣散,战斗力甚弱。新兵甚多,缺乏训练。梁兴初师刚到,黄克诚师尚未到,远落敌后。各部皆疲劳,武器弹药不足而未得补充,衣鞋缺乏,吃不惯高粱,缺少用费。此外,自总部起各级缺乏地图,对地理形势常不了解;通讯联络至今混乱,未能畅通;地方群众则未发动,上匪甚多。故迂回(指敌人)包围时,无从知道。敌人利用我以上弱点,向我推进,并采取包围迂回。
依据以上情况,我有一个根本意见,即:目前我军应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应避免仓促应战,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
因此在沈阳、营口各地之我军,不必赶来增援,应就地进行装备与训练,养精蓄锐,特别加强炮兵的建设,以待日后之作战。目前黄梁两师皆我亲自指挥,如能求得有利作战时,即进行极力寻求战机。侧面的歼灭战,此可能性仍很大,但亦不拟轻易投入战斗……“
发出这份与中央方针背道而驰的电报是需要勇气的。
后来的形势发展也证明,避免锦州决战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决策。
1947年5 月,陈云曾指出:避免锦州决战和成功地指挥四平撤退,是中国共产党武装进入东北前七个月中的两件大事。如果在这两件事情的决策上发生错误,那么,东北就难有以后的好形势。
1945年11月23日,中央军委复电林彪、罗荣桓、彭真:同意林彪22日电报的基本意见,但黄(克诚)、梁(兴初)两部应力求在敌侧后消灭敌之一两个师,迟滞敌之前进,以便争取时间进行各种准备,寻找机会消灭敌人。
林彪当日决定在锦西、高桥以西地区进行一次歼灭战。他命令梁兴初的第1师、黄克诚的第3师火速赶到江家屯集结;沙克部第27旅在高桥、锦西附近正面抗击;杨国夫的第7师以一个团为诱饵,逼近与吸引敌人;主力则隐蔽集结于杨家仗子、毛家屯一带,准备对进入这一地区的国民党军进行一次歼灭性打击。
然而,当担任诱敌任务的杨部将敌诱到预定地点后,主力部队尚未到达。
唯一按时到达的梁兴初部已是疲惫不堪。这场由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策划的歼灭战,就这样不战而罢。
11月24日杜聿明下达了攻打锦州的命令。担任迂回任务的国民党第52军兵分两路,渡过小凌河,向锦州侧后进击。担任正面攻击的国民党13军,倚仗优势兵力和强大炮火于26日发起攻击。东北人民自治军于锦州、锦县、二郎山等地同国民党军展开激战。
当天,我军即撤出锦县,放弃锦州。
锦州失守,辽西走廊东门洞开。东北人民自治军失去了遏止国民党军进入东北的最后一道屏障;中共控制全东北的条件亦不复存在。
杜聿明部从突破山海关到攻占辽西重镇锦州仅仅用了十天。蒋介石发来电报,嘉奖杜聿明部全体官兵,并严令杜聿明,没有他的手谕不准继续向东北腹地前进。
撤出锦州后,林彪将黄克诚部、梁兴初部、杨国夫部和山东军区第2师罗华生部,集结于锦州以西、以南、以北的外围地带,伺机歼敌一部。28 日,集结于锦州西南大小虹螺山地区的梁兴初和黄克诚部,向行进于高桥附近之国民党军后续部队进行侧击,但未达到预期战果。11 月底至12月初,在北宁铁路锦西至锦州段俟机歼敌,又没能奏效。
1945年11月中下旬,东北人民自治军被迫放弃辽西走廊,退向东北腹地。
国民党“接收”东北,是有关协定与条约确定的,苏联红军完成《雅尔塔协定》所规定的义务后,必须将东北行政权交还国民党政府。
蒋介石一面令杜聿明部停止推进,一面与美国磋商,希望利用美国军舰继续运兵北上,同时还利用外交手段疏通苏联,要求苏暂缓撤军,以便更多的国民党军开赴东北。
利用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蒋介石将新6军、新1军,第71军源源不断地运至关外。蒋介石的意图是,待后续部队到达后,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与共产党争夺中长路及其沿线的大城市。
面临着国民党军队即将开始的大规模进攻,作为处在第一线的东北局领导人,深感形势严峻。锦州失守后,“独占东北”的战略目标已无法实现。
下一步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针?
林彪是最先发言的。11 月22日,他在那个“我有一个根本意见”的电报中,已向中央建议: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应就地进行准备与充分训练,养精蓄锐,特别加强炮兵的建设,以待以后之作战。
林彪在电报中至少表达了两层意思:
其一,放弃辽西决战的企图,撤往辽宁腹地;
其二,部队必须进行准备与训练,才能“待以后之作战”。
三天后,也就是东北人民自治军撤出锦州的前一天,东北局的重要领导成员陈云、高岗、张闻天经过认真研究,最后由陈云主持起草了致东北局和中共中央的《对满洲工作几点意见》。指出:
我们必须承认,首先独占三大城市及长春铁路干线以独占满洲,这种可能性现在是没有的。因此,当前在满洲工作的基本方针,应该不是把我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这三大城市,而是集中必要的武装力量,在锦州、沈阳前线给国民党部队以可能的打击,争取时间。
同时,将其他武装力量及干部,有计划地主动地和迅速地分散到北满、东满、西满,包括广大乡村、中小城市及铁路支线的战略地区,以扫荡反动武装和土匪,肃清汉奸力量,放手发动群众,扩大部队,改造政权,以建立三大城市外围及长春铁路干线两旁的广大的巩固根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