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罗援:面对强敌,必须长攻善守!(组图)
2022-06-09 09:29:32
来源:华山穹剑
作者:罗援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我军有一支英雄团:长攻善守团。

    该团的荣誉称号来之不易,它是鲜血和生命的代名词!

    “长攻善守团”,是一支敢于亮剑、所向披靡的英雄团队,有着敢打硬仗的传统。

    今天,中国正面临着美国及其盟友的各种包围、打压、遏制和台独的挑衅,特别需要“长攻善守”的智慧与经验,更需要“长攻善守”的力量与胆略。

    如同足球场,现在人家天天围着我们的球门进攻、袭扰,如若我们围着自家门口消极防守,得到的永远是威胁和压力,早晚百密一疏,球门失分。

    现在,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内外线结合作战的问题。

    以攻为守,攻其必救,攻其命门,把压力给对方,围着对方的阵地游击进攻。这样,对方才会用更大的注意力忧虑自己的得失,聚焦守门。

    如此对方在我们的进攻姿态面前就会瞻前顾后,我们自己门的压力就很可能会大大缓解。

    你进攻我,我也进攻你。我不是单纯防守,而是适时去威慑你,敌进我缠,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犯我歼,游击战中显神威,让敌人不得片刻安宁,完全丧失行动的自由权。

    面对美国政府今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的对华打压,这种以攻为守的妙用,可能真是化解美对华打压的良策。

    其本质就是毛主席提倡的攻势防御,外线防御,积极防御,主动防御。

    这种攻势防御,是要让美国转移其进攻我的注意力,聚焦自身和盟友的安全关注,从而由我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动权。

    诚如足球场,只有互相进攻的赛场,才不会出现我方完全被压着打的局面。如果只有防守,我们将收获90分钟的一边倒的被动局面。别人在90分钟内,每一分钟都有可能进球;我们必须在90分钟内,每一分钟都确保一球不失,谁的难度更大?扭转被动局面的唯一策略就是,跨过中场,以攻为守,反守为攻,这可能是化解我方球门压力的最好办法。

    球场竞技是如此,战场博弈也是如此。

    我军的成功战例就给我们提供了能攻善守的经典范例。

    长攻善守——第一野战军2兵团4军10师30团,在解放战争中就是这么一支逢敌亮剑、所向披靡的英雄团队。

照金红军创始人、共产党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李妙斋

    这支部队的前身,是来自陕北铜川照金的红军游击队。她的创始人是被毛泽东主席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和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民族英雄,虽死犹生”的谢子长,还有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的习仲勋以及李妙斋等优秀指挥员。

    在他们的领导下,红军游击队越战越勇、越战越强。从7支壮大到18支,根据地从照金镇扩大到2500多平方公里。

    这支部队在刘志丹、谢子长的耳濡目染下,形成了爱人民、讲民主、倡廉洁、抓纪律,尊重政府权威的好作风,根植了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

    这支部队最深重的底色就是对党绝对忠诚。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三座大山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英雄的陕北人民不甘压迫,在刘志丹、谢子长的率领下揭竿而起。于1932年初,在照金拉起了一支红军游击队,建立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从此这支队伍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人民的利益而战,党指向哪里,他们就坚定地打向哪里。

    这支部队最大的亮点就是指挥员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哪里有危险,主要领导就出现在哪里;哪里任务最艰巨,主要领导就在哪里冲锋陷阵。

    1933年9月20日照金游击队首任总指挥李妙斋在战斗中牺牲。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在战斗中牺牲,1936年4月14日刘志丹在战斗中牺牲。他们的热血染红了陕北这块热土,他们的事迹带动起了一批“不怕死”的陕北硬汉。

    这支部队最硬的作风就是敢打硬仗。陕北红色根据地创始人相继牺牲后,习仲勋自觉担当起了传承照金红军精神的重任。

    1934年2月,国民党调集正规军和各地方民团,对陕甘边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敌强我弱,在巨大的军事压力下,习仲勋挺身而出,率领根据地军民进行反“围剿”斗争。至5月底,经过大小30多次战斗,歼敌30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岁月悠悠,战火熊熊。从照金走出来的这支红军游击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生生不息,开枝散叶,在解放战争初期已经成为陕甘宁野战军的一个王牌部队,并在当年7月底编入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张宗逊任副司令员、习仲勋任副政委的西北野战军。

彭德怀、习仲勋在前线

    1949年2月,该团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4军10师30团。建制变了,番号变了,但照金红军游击队的光荣传统没有变。

    1949年7月10日至14日,彭德怀司令员指挥第一野战军33万大军,按照毛泽东主席确定的“钳马打胡,先胡后马”作战方针,与胡宗南部队进行了扶风、眉县战役,简称扶眉战役,取得了酣畅淋漓的胜利,歼敌4.4万人,收复陕西宝鸡等9座县城,彻底粉碎了敌人卷土重来的梦想。

    在这场决定西部地区解放进程的战役中,30团担负了阻敌逃跑的艰巨任务,在罗局镇扎紧我军口袋阵的底部,将胡宗南的人马变成瓮中之鳖。

    30团政委李锡贵在阵地上做动员:“我们团要打得坚决,守得顽强,绝不能放过一个敌人。”李锡贵是照金游击队老班底的一员猛将,他在30团的每一句话就是一根钉。

    这场鏖战打得异常惨烈,三天三夜,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连前来阵地指挥的第10师师长刘懋功都端起机枪向敌扫射,头部被弹片击中,身上多处负伤。我军指战员打红了眼,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杀。在白刃格斗中, 3营营长马成林、副营长王天才、2营教导员周凤翔相继牺牲,3营教导员侯有福也身负重伤。7连打得只剩下10来个人。

    敌人一度距离团指挥所不到200米。政委李锡贵厉声喊道:“共产党员们要顶住!”然后便操起一挺轻机枪,向敌人猛射。

    千钧一发之际,团长武志升把团预备队2营4连压了上来。4连副连长丁兴发像一头发了疯的猛虎,光着膀子率部扑向敌人。敌人终于被我军指战员的气势压垮了,狼狈逃窜。

    这一仗以我军完胜告终。英雄的30团,誓死扼住了敌退路的咽喉,血战13小时,连续打垮敌人11次反扑,打出了照金人的血性,扎紧了口袋嘴儿,为战役最后胜利立了大功。

    彭德怀司令员专门来到30团看望指战员,赞扬30团攻得勇猛,守得顽强,不愧为“一把尖刀”。

    1949年7月,第2兵团授予4军10师30团“能攻能守”团荣誉称号。30团没有给照金红军游击队丢脸!

1949年8月25日,30团攻占沈家岭,将红旗插上制高点

    1949年8月25日5时55分,兰州战役总攻打响。4军11师与马家军主力196师鏖战沈家岭,11师31团在前,10师30团接力,在沈家岭上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英雄赞歌。

    31团经激战,与敌人打成胶着状态。4军军长张达志在关键时刻,急令担任军预备队的30团增援31团,合力攻打沈家岭。

    30团临危受命,政委李锡贵和副团长李有益亲率3营打头阵,团长武志升带1、2营继后,向沈家岭之敌发起冲击。

    激战中,团政委李锡贵英勇牺牲。政委的牺牲,再次点燃了这支从照金走出来的英雄团的满腔怒火,他们嘶吼着向敌发起了猛攻。

    7连班长刘文礼,借着硝烟将炸药包塞进了敌军地堡,炸死了30多个敌人,自己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血性要由愤怒来激发,血性要由鲜血来助燃。30团的勇士们彻底被激怒了,热血喷发。他们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赴后继,一鼓作气,与31团一道将鲜红的旗帜插上了沈家岭主峰,为最后取得兰州战役的胜利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战后,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授予4军30团“长攻善守”团光荣称号。李锡贵烈士被4军授予“人民英雄”荣誉称号。

    李锡贵政委倒下了,刘文礼班长倒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照金儿女倒下了﹍﹍在泪眼婆娑中,我们仿佛看到在他们的前面站立着的正是照金游击队首任总指挥李妙斋,站立着的正是陕甘宁边区的领导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在他们的前面高高飘扬着的正是照金红军游击队的旗帜。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我为烈士来寻亲(54)请为四川泸州籍开城烈士陵园寻找烈士亲人(组图)
·下一篇:无
·罗援:向我看齐,跟我冲!——“势如破竹19团”精神特质(组图)
·罗援清明时节荐文:追忆往事缅怀前辈
·罗援将军:梨花颂
·罗援将军:谁敢再造“九一八”,中国军民以命相搏(组图)
·罗援将军:铁甲逞威立功勋——《百面战旗红》之“功勋坦克”(组图)
·日本风情街引发争议,罗援以史为鉴,再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组图)
·罗援将军:董必武同志鲜为人知的侧影——在《董必武手迹展》开幕式上的发言(组图)
·罗援将军:钢铁雄鹰霸海天——《百面战旗红》之“海空雄鹰团”
·罗援将军:8.15日本“拜鬼”,我们准备“打鬼”
·罗援将军:挺进西藏,穿越昆仑铸忠魂——《百面战旗红》之 “进藏先遣英雄连”(组图)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