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思念 |
2009-09-08 17:27:11 |
|
作者:罗亚滨 |
浏览次数: |
|
|
|
|
在父亲病重期间,他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在得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后,父亲多次捐款,他的行为又带动我三次为地震灾区捐款,缴纳“特殊党费”一千元。用父亲的话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地震如同是战场,不仅要死人,还有财产的损失。每个人尽自己的一份爱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体现着国家的优势。”
在父亲住院期间,不仅看到了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盛况,圆了中华民族百年的奥运梦想。他还亲眼看到了我国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目睹了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实况直播节目。父亲会很高兴地对我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到今天很了不起!这里面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在父亲去年10月25日因病重而住进重症监护室期间,每天下午半个小时的探视,在那种“看着病人痛苦,家属备受精神煎熬”的日子里,我还因为在外出执行任务而不能按时看望生命垂危的父亲……直到父亲进入弥留之际,我仍是在押运着产品奔跑在路上。父亲的最后时刻,我没有陪伴在他的身边,让我留下了遗憾……
父亲的去世,对于国家来说,失去了一位老红军战士;对于家庭来说,老人的去世,给我的打击很大。在办理父亲的后事时,我的单位来了百余人,帮我送别革命的老人,让我感谢不已。我没有休丧假,强忍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又开始奔波在产品的押运路上。现在再也听不到父亲叮嘱的话语了,让我多了一份失落感……
人世间,最令人牵挂的就是亲情。父亲,您走了就再也没有回头,思念从分别的时候开始,人生往复就是如此,思念却永远记在心头。父亲所留给我的优良而朴素的高尚品质,激励着我在今后的日子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清明节的扫墓祭祀,是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之际,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梳理一下对亲人不曾遗忘的亲情,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我将全力以赴地为航天科研生产任务而保驾护航,不辱使命,来告慰在九泉之下的父母。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