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思念 |
2009-09-08 17:27:11 |
|
作者:罗亚滨 |
浏览次数: |
|
|
|
|
父亲在回忆那段难忘的经历时说:“新四军部队在敌后发展,国民党第三战区不仅克扣我们装备和军饷,而且还限制我们的抗日活动?蒋介石妄想消灭抗日新四军的阴谋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们想借助日本侵略者来消灭我们的目的,也被新四军部队打破,就亲自发动了这场使亲者痛仇者快的‘皖南事变’。七千名英勇的健儿,没有倒在抗日的战场上,却惨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我在战斗中负伤后被俘,在被押解去上饶集中营的路上逃跑,历尽艰辛重返部队,继续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殊死的战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你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永远不要忘记那些牺牲的革命先烈!”
“皖南事变”后,父亲回到新四军七师不久,又被派往敌后的铜陵地区加强领导武装力量。在铜陵县顺安镇的“范家湾战斗”中,父亲为保卫县委机关的安全转移,他率领部队与众多日本鬼子和伪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那次的战斗中,县委机关安全地转移了,可是部队却牺牲了包括大队长、副大队长在内的几十人……
父亲也被日本的特等射手打断了左腿的腓骨,因他对地形熟悉而躲过了日本鬼子的搜捕。是新四军七师领导,在艰苦的环境下,派多人到上海去搞药,千方百计地保住了父亲的伤腿没有被锯掉……父亲在说到此事,是那样的平静,并知足地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还活着,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的生命!”
父亲在这次的战斗中,身体受到了重创,生活不能自理。尽管组织上能够尽全力保住一个人的生命,却照顾不了个人的生活。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年轻的母亲经组织上的介绍,毅然担负起照顾革命伤残军人父亲的义务。他们在战火中结成了革命的伴侣,为此新四军七师领导特意送来毛毯和皮包给他们表示祝贺。
在长期陪伴父亲生活,特别是跟随他重回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收集整理了父亲的一些战斗经历,并把这些资料送给当地的党史部门收藏。对于精心照顾老人之举,潮州市委老干部局特发给证书,表彰我多年来照顾护理父亲的精神可嘉。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陪同父亲回老家过年。2002年我是最后一次陪同父亲回广东潮州老家,让老人家融入到乡情的氛围中。当地电视台还专门拍摄了《老红军回乡》的专题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在父亲去福建省三平市时,那是当年红军部队活动的地方,电视台又现场拍摄了《老红军罗爱民在三平》的专题片……
到后来,因我的工作繁忙,时间已经不属于自己,几年的年休假都休不了,也就不能再陪同父亲外出了。每当我在执行外埠产品押运任务时,除了按照工作程序向处领导汇报产品的安全情况外,就是给父亲打问候情况的电话?并聆听着父亲不耐其烦地嘱咐我“注意安全”的话语,那是老人家对孩子的牵挂之情。
在2006年,国家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举办大型展览。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老人的单位外专局老干部办公室给予了大力的配合,我陪同父亲来到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父亲看到了自己部队的展板,看到了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和陈毅代军长的照片,他又回忆起当年在红军部队战斗的事情。在参观结束后,父亲用颤抖的带有伤残的手写下了“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万岁!”的留言。
父亲的晚年生活,受到了单位国家外国专家局、海淀区海淀街道、广东省潮州市委与老干部局、广东省汕头市委、福建省漳州市委,以及家乡意溪镇锡美村等地领导的关心,同时家乡政府还寄来《潮州日报》,让老人家及时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广东、福建、安徽等地的党史部门寄资料来,父亲都能够认真地阅读;在各地的亲友们,包括在海外的亲属也经常写信或是打电话来问候老人家,让父亲很高兴。
对于父亲有病,加上他的身体在明显地消瘦的情况下,父亲是多么想再次踏上家乡土地的想法,也因为我考虑到老人家的身体状况而没有成行……也许这是我对父亲最大的遗憾事?听话的我第一次没有按照他老人家的心愿来办事。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