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
2008-06-16 16:46:21 |
|
作者:戴菊 |
浏览次数: |
|
|
|
|
较个人得失,主动舍弃自己或小团体的利益,服从人民利益的大局。
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保持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新四军初期的后勤保障,比较困难。叶挺军长在1939年纪念抗战两周年大会上讲到,新四军的胜利是在“饷款不济、军食不足、军装不备、粮源不充,枪械不补”的状况下取得的,为此,新四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自办起织布厂、蜡烛厂和印刷厂,还筹建了修械所,修复枪枝,造刺刀和手榴弹、地雷等。新四军第二师军械厂车间主任吴运铎同志带领工人,创造了当时很有名的马尾子手榴弹、枪榴弹等。当时就有顺口溜“手榴弹、顶呱呱、它的威力实在大,大仗小仗使用它,近战夜战鬼子都怕它”。可见手榴弹在抗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爱国归侨陈子谷是泰国大富商的孙子,在新四军从事敌工工作,1939年祖父去世,赴泰国接受遗产20万元的同时还为新四军募捐6万元,回国后全部捐献给新四军。叶挺称赞“他是一位富贵于我如浮云的爱国赤子”。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讲话中尖锐地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十分重视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强调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富裕了,艰苦创业的精神也不能丢。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但勤俭节约的作风不能丢,我们要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各项工作做好。同时,要保持清正廉洁,经得起任何艰难困苦和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面对诱惑,一定要用党性来严格要求自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考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要遵守纪律永葆本色。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一个政党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不会有统一的行动,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严格遵守纪律,坚决执行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是新四军发展壮大,夺取胜利的保证。新四军从组建到挺进大江南北,从坚持和巩固敌后抗战到实施战略全民反攻,全军上下始终步调一致。他们特别尊重民众利益,严守群众纪律即使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们宁可自己多吃苦,也决不侵占一点群众利益。如:1939年2月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河南永城地区时,正值春荒,为减轻老百姓负担,又要保证战士的最低生活需要,彭雪枫将军忍痛卖掉十匹战马,包括他心爱的大红马。以解决部队的燃眉之急,当地群众得知后,称他们为“天下文明第一军”。他们除了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还专门作出了《关于拥政爱民运动的指示》,颁布拥政爱民公约,在部队上下广泛进行拥政爱民教育,开展拥政爱民月活动。新四军处处体贴民众,关心民众,帮助民众,所以得了民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彝族地区的时候,贺子珍的弟弟为部队筹粮,路过一个无人的寺庙,从寺庙布施里取走了几块大洋,为部队购买粮食,后来被发现,以违反宗教纪律的罪名被枪毙。毛泽东知道后,虽然非常痛惜,但是坚决支持依法论处。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我们始终牢记三条纪律。一是政治纪律,就是对党忠诚,时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二是组织纪律。就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同时,还要做到到位不越位、服从不盲从,循规不守旧、谋事不添乱、务实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