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宛平县卢沟桥发动了“七.七”事变,标志着蓄谋己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任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新四军和八路军都是在国共领导下的抗日劲旅,八路军由参加长征的红军主力部队改编而成,主要在华北抗击日军;新四军则由在南方8省(鄂、豫、皖、闽、浙、赣、湘、粤)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健儿组建起来的,主要在华中坚持抗战。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战斗在大江南北,江淮河湖港汉之间,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建立了卓越功勋,成为华中抗日中流砥柱,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新四军和八路军一样,培育造就了一大批治党、治军、治国、的优秀人才和党政军民各级领导骨干,不仅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也为新中国建设准备了各方面德才兼备的干部.同时,新四军在错综复杂、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实践中,还铸就了宝贵的铁军精神。
我常想,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个在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如何学习、弘扬铁军精神,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结合初步认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弘扬铁军精神和延安精神。
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生航道的指路明灯。一个人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必然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坚信。江泽民同志曾经把理想和信念概括为三个层次,一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当前,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实现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抗战时期,条件异常艰苦,新四军和抗日群众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最终夺取了抗战的伟大胜利。抗战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新四军组建之前,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很长时间远离党中央,在身处险境、面对强敌,屡遭“围剿”的残酷斗争中,他们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一直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艰苦卓绝的生死博斗,对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军队有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但当我们党与国民党合作抗日后,他们不计前嫌表示服从党中央的决定,高举团结抗日大旗,毫不迟疑地接受统一改编。并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充分动员、发动和组织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皖南事变”后,突围出来和深入敌后的广大新四军官兵,在重建新四军军部领导下,不畏强暴,继续与日伪军和顽固派浴血奋战。叶挺军长,为顾全大局下山谈判被扣,在五年多囚禁中,他一再断然拒绝蒋介石高官厚禄的引诱,愤怒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并写下了《囚歌》以明志,宁愿牢底坐穿也不苟且偷生,这些都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浩然正气和坚定的政治理想和信念。大批海内外青年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不远千里奔赴参加新四军,这又说明什么,说明新四军是实现他们救国救民远大理想的队伍。建国初期,我们国家很困难,一批海外学子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义无反顾地回来报效祖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干部队伍里又涌现出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郭秀明、王书田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心里仍想着党和人民的事业。所有这些,靠的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