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一、视察宝安,部署反偷渡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中红网) |
作者:《习仲勋主政广东》编委会 |
浏览次数: |
|
|
|
|
贸易。
习仲勋对方苞和沙头角镇的领导干部说,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旧的框框多,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许多本来是正确的事情也不敢搞、不让搞。比如在香港那边几千亩属于宝安管的耕地的过境耕作问题;让香港资本家进设备采沙石出口,收入两家分成问题;吸收外资搞加工业问题;恢复边境小额贸易问题等等。他支持和鼓励宝安的干部:“说办就办,不要等”,“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的,就干,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义。他们是资本主义,但有些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习。” 9在当时,林彪、“四人帮”流毒还没有肃清的情况下,习仲勋讲出这一番话,是很有胆识的。他鼓励地处祖国南大门的干部群众,要为祖国争口气,使外边的人一进来,就感到充满新气象。
从沙头角回县城深圳的时候,习仲勋在路上看到边防军抓了两个外逃的人,把他们铐在路边。他问方苞:“这些人抓了放在哪里?”方苞回答说:“莲塘那里有个临时收容站,每天抓到的偷渡的人就先安置在那里,第二天再派人送他们走。”回县城时天已经很黑了,习仲勋还是坚持要去收容站看看。在收容站里,他问一个外逃的人:“社会主义那么好,我们自己当家做主人。你们为什么要跑到香港那边给人当奴仆,受人剥削?”那个偷渡的人说:“我们穷,分配很低。到香港容易找工作。”方苞告诉习仲勋,有很多偷渡到香港的人,找到工作后很快就可以寄钱回家,家里人一两年以后就可以盖新房。习仲勋作为老革命家,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十分坚定,他给这个偷渡的人讲了许多社会主义好的道理,希望能纠正他的思想。直到天色已晚,他才回到招待所。
第二天,习仲勋一行从县城出发,驱车往西前往皇岗。他们来到边防部队设立在一个小山坡上的瞭望哨,在那里用望远镜看到九龙新界、麻坑的情况。接着,又到了水围大队一带,走访了“渔农村”以及民兵英雄郭胜全。第三天,习仲勋前往蛇口的渔业一大队视察。这个大队有五对渔船,最大的150吨,共有200多个劳力出海,生产搞得不错,渔民收入也较高。习仲勋看了很高兴。但该大队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渔船维修没有150吨的船台,零件买不到,口粮供应不足,水产资源受破坏等。
在宝安,习仲勋还先后参观了两家来料加工厂,应该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一家是沙头角的塑料花厂,另一家是皇岗的假发厂。习仲勋认为开展来料加工,赚取加工费,既可以增加集体和个人的收入,也可以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大有可为。
习仲勋这次宝安之行,深入边境农村和边防哨所,与十多位农村党支部书记座谈,耳闻目睹了内地和香港的差距。在听取方苞汇报后,习仲勋就发展出口商品生产,建立外贸基地问题发表谈话,他说:“外贸基地规划好了就要干,讲求实效。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宝安,总的印象是香港九龙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就冷冷清清,很荒凉。一定要下决心改变这个面貌,要在全党统一认识,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逐步缩小和香港的差距。你们反映在英界那边有7000多亩的土地,但是大部分都丢荒了。这些土地还是要很好的经营。因为这是我们边境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我们边境地区逐渐繁荣起来的可以利用的一个重要资源。”方苞提出几种利用这些耕地的方法:第一是过境耕作。第二是可以在那边挖鱼塘或者养鸡,养大后就地拿到香港去卖,不用来回运输那么辛苦。这里要配额,还要考虑出口运输的问题。第三是部分荒地可以开发为仓库出租给香港人用。这样这些荒地就有好几种收益的方法,还可以收地租。另外香港很多废品还可以捡回来。方苞问习仲勋:“这些废品我们捡回来算不算走私?”习仲勋说:“可以捡回来,废物利用嘛。”他又接着说:“沙头角怎么搞上去,你们要优先考虑。一条街两个世界,他们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