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抗战爆发后,杜重远更加积极地奔走于抗日的各个战场,为抗日军队筹募武器给养,鼓舞军民士气,并不时访问八路军驻太原和西安的办事处,曾先后会见周恩来、彭德怀、徐向前以及林伯渠等中央领导人,听取共产党人对时局的分析和评论。
杜重远根据亲身的实践,不相信蒋介石政权能够把抗战进行到底,因而拒绝在国民党政府做官。为了抗日,他不愿留在上海办实业。虽然他为振兴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工业和创办重庆的光华瓷厂耗费了许多心血,但为了国家社稷,他不安于重返瓷业。国外友人劝他去美国,也被他婉言谢绝。为了进一步发挥自己在抗日斗争中的作用,他分析当时的形势,看中了新疆。他想帮助他的留日同学、当时担任新疆省督办的盛世才,把新疆建设成抗日基地。这个时期盛世才高举抗日旗帜,伪装进步,提出联共联苏的口号,吸引了不少革命青年前去新疆。杜重远去新疆考察并于1938年在武汉征得周恩来的同意后,在1939年1月,毅然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条件,携带家属前往经济落后、生活艰苦、交通闭塞的新疆,接任新疆学院院长。他把学校当作培养人才、训练抗日干部的基地,组织学员到群众中去宣传抗日,学校办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却遭到盛世才的忌恨。在希特勒向苏联发动进攻之后,盛世才以为共产党大势已去,便露出反动的原形。为了投靠蒋介石,他捏造种种罪名,疯狂迫害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杜重远首当其冲。从1939年底被停职、软禁起,杜重远经历监禁拷打,严刑逼供,始终坚贞不屈,直至被秘密处死。到现在他具体牺牲的时间也没弄清楚,尸骨也未能找到。他的家属子女也遭到残酷迫害,一家人被关在结核传染病院里,从此罹下各种疾病,遭受终身痛苦。
杜重远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他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追求真理,在中国共产党最困难的时候认识共产党,并毅然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抗日的需要,他甘愿远赴边陲,从事艰苦的、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最后壮烈牺牲在这块土地上。杜重远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辉煌的。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我们时代的凯歌。他英勇奋斗的顽强精神,无私无畏的高尚品质,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