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头条
推动落实碳中和教育发展:中欧培训学校先行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新样板”(组图)
2022-06-13 09:47:40
来源:中欧碳中和培训
作者:中欧碳中和培训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摘要导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从国情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绿色低碳教育,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是职业教育特别是新能源行业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双碳”战略方面人才储备不足、问题认识不到位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2022年6月8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红色文化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学习大军平台副总编何延长,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卢凯民等一行莅临中欧培训学校调研考察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开展情况。天普集团董事长程翠英,天普集团高级工程师吴艳元,中欧培训学校碳中和分享者李龙等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并参加调研座谈会。

    会上,双方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天普集团董事长  程翠英

    天普集团董事长程翠英女士表示,面向国家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加强新时代碳中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推进碳中和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高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设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培训是大势所趋。

    “双碳型”人才体系如何构建?未来,社会对“双碳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之下,什么是符合国家需求的“双碳型”人才?程翠英指出,符合国家需求的“双碳型”人才,首先要对“双碳”有深入理解,“双碳”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有别于以往的技术革命,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发展,这需要打破以往的思路框限,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需求导向上,不能空泛地停留在碳中和这一宏大叙事上,而是要能够解决碳中和中遇到的问题,要在已有课程基础上优化升级,做经世致用的学问,解决实实在在的需求。要注重谋篇布局,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和各方面,结合教育教学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先行开展深化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交叉出新。在大项目、大平台、大工程建设中培养碳中和应用实践专业人才,推动师资交流、资源共享、建设产教联盟。在探索、总结经验基础上,引领带动全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智慧和力量。

研究所副所长、红研中心主任  何延长

    会中,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红色文化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学习大军平台副总编何延长表示,天普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深耕三十三年,有着强大而深厚的新能源应用实践经验与良好的社会公众口碑。成立于2016的中欧培训学校,从办学之初就立足高点、面向国际,发挥自身优势,依靠过硬的办学质量,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在为社会、行业培养输送新能源行业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

    双碳目标下,中欧培训学校立足国情、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同时,广泛开展绿色低碳教育和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着新能源行业龙头学校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聚焦前沿领域,将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点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低碳知识背景和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等层面给予高度评价及认可。中管科研院教标所支持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根据行业产业特色,加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组建一批区域性碳中和人才培训联盟,推动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切实扛起责任,推广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方案,形成规模合理、梯次配置的师资体系,瞄准碳达峰碳中和发展需求,分类打造能够引领未来低碳技术发展、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调研参观企业展厅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山东庄子觅鲁风(散文)
·下一篇:无
·山东庄子觅鲁风(散文)
·金寨县红色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组图)
·从江县:部门联动破解退役军人创业瓶颈助力乡村振兴(组图)
·贵州镇宁:聚焦乡村振兴做好“三农”队伍“档案文章”(组图)
·乡村振兴干什么?怎么干?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讲透了
·履职尽责达成目标 巩固成果做出实效——湖北省石首市乡村振兴工作驻村工作队管理探讨(
·开启乡村人才振兴新模式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与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成功签约(组图)
·培育“头雁”,为乡村振兴送来“金钥匙”
·大力弘扬老区精神 助推老区高质量发展
·让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云平台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乡村振兴云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乡村振兴云平台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乡村振兴云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