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力争5年培育5000 名产业“头雁”。(5月25日 四川农村日报)
当前,人才短缺、人口空心化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难题。破解这个难题,就要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选好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努力开创“头雁带动,雁阵齐飞”的新局面,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无疑为乡村振兴送来了“金钥匙”。
不拘一格“聚人才”。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推动乡村振兴,我们既需要培养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也需要挖掘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既需要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也需要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不拘一格“聚人才”,一方面,强化本土人才培育,培育大批乡村基层干部,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另一方面,强化人才引进,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技术力量服务农业发展,让有专业技能的科技人才、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人才向乡村基层一线流动。达到培养引领力、支撑力、带动力强的乡村产业振兴骨干力量,打造一支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能引领一方、带动一方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创新模式“育人才”。随着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也更为多元。育才模式也应创新形式,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指出,要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提高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助力他们成长成才;政策扶持是关键,要将带头人的素质能力培育与政策配套支持统筹起来,扶上马、送一程,切实解决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示范带动是目标,要发挥带头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联农带农、兴农富农的良好氛围。
人尽其才“用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不同人才各有所长,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就要“对号入座”,把每一位人才的“好钢”都用在“刀刃上”,摒弃“定岗定人”传统做法,坚持人岗相适、以事任人的人才导向,坚持“通才”和“专才”有机结合;着力提高专业匹配度,把最好的人才选拔到最合适的地方、最关键的岗位,确保人岗相适、人人可尽其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要打破人才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的传统模式,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评价人才,着力改变“一评定音”“评过就过”的现状,真正实现“以实绩论英雄,以贡献论人才”。要完善与人才创造的效益相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报酬,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这把“金钥匙”。只有抓住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痛点施策发力,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才能让他们愿意来、愿意留,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天空放飞梦想、实现人生出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