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湘乡东山学校,就是青年毛泽东走出韶山冲后第一个落脚点——当年的东山高等小学堂。
韶山到东山学校50里许。
7月9日,记者又一次来到这个学校,寻觅青年毛泽东“刻”在这里的印痕。
1
足印:门房
《言志》敲开“东山”门
原的校门保存完好,正上方悬挂着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母校题写的“东山学校”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校门左边的门房就是毛泽东投考学校第一道“关卡”——受到看门人的拦阻,也是他“闯关”成功见证者。那块说明牌告诉人们:少年毛泽东1910年秋来此求学,堂长李元甫以《言志》作文考他,“此房为作《言志》的地方。”
看到这个牌子,记者想起了毛泽东来东山的“带路人”、他表兄文运昌的回忆:记得七月初那天早餐,(他和毛泽东等)吃了一钵大蒜煮团鱼,天气炎热,从韶山冲出发,往东南过东茅塘,出滴水洞,走石板坳,经城前铺,到达湘乡县城北门外的绯紫桥时,太阳已近落山。50里路让他们走了一整天,晚宿县城北正街豫昌旅社。“翌日上午,出望春门,过马荡渡,步上东山学堂”。毛泽东走在湘乡县城的石板路上,问表兄:“么夹(为什么)街上要垫石板头?”文运昌回答:“这座城叫龙城,石头就是龙鳞。”
记者也想起了有人对当时情景的回忆:“毛泽东在院门口放下行李,想找人打听一下,要办些什么手续才能进去……”没想到,看门人的回答叫毛泽东好气恼:“这里早就考完了”;“你睁眼睛看看,在我们东山学堂里哪有穿土布衣衫、穿草鞋的?你一个土包子也想进洋学堂,笑话!”好在毛泽东与看门人吵闹之际,堂长李元甫出来了。
毛泽东向李元甫行礼,恭敬地叫了声“堂长先生”,接着把慕名从韶山至此的原委向他仔细说明。
李元甫转身进门房坐下后,看了看毛泽东的仪容和打扮,看了看那担行李,犹豫了一下说:“考期是过了,不过你要是有真才实学,那是可以考虑录取的。”
李元甫当场出了个作文题目《言志》,然后对毛泽东说:“你先作篇文章,明早交给我。”
毛泽东看了看窗外,虽说已近黄昏,但离天黑还早,便在桌前铺开十行笺,略加思考,挥毫作起文章来。
文运昌还回忆说:“毛泽东作完后,递给李堂长。李堂长一看,字写得好,文章立意高远,不像其他考生只谈光宗耀祖和升官发财,决定破格录取。第二天,李堂长还好不欢喜,对其他老师说:‘昨天取了个建国材’。”
2
足印:校园
到底是个“洋学堂”
进校后,毛泽东被安排在戊班学习。
学堂本是东山书院改的,幽静美丽,怡人宜学。
而最让毛泽东感到新鲜的是“洋”式教育。
早晨,满满一坪的学生整齐地排列成队,接受堂长的训话,就像军队一样。
上午中途课间时,大家都要聚集到前厅做操,学堂平时还开设有体育课。先生讲,学子们不仅要有好的学业,还要有好的体魄,以后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
但对青年毛泽东发生深刻影响,还是课堂中的几个第一。
他在这里第一次上物理课。老师讲授“热胀冷缩”的原理,边讲边用铁圈、铁球做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次上地理课,一个天地仪让他知道了一个“新”的世界;第一次上英语课——第一次接触英语,“早上ABCD,晚上之乎者也”,毛泽东晚年还在自学“LINGENG”。而第一次上音乐课的情景让他20多年后还记得。那位留着假辫子、曾留学日本的“假洋鬼子”肖克琳,是他们的音乐教师。“假洋鬼子”在教唱歌课时,让大家和他一齐放声高歌,这让毛泽东觉得新鲜有意思。1936年他和斯诺谈话时还津津乐道:“许多学生不喜欢‘假洋鬼子’,因为他的假辫。但我喜欢听他到日本的故事。他教音乐和英文,有一个歌是日本歌,叫做《黄河大战》。我记得当中很美的句子:
“麻雀唱歌,夜莺跳舞;
春天的绿色田野,何等地可爱;
石榴花红,杨柳叶青;
正是一幅新鲜的图画。”
3
足印:教室
第一次看到地图
教室,是给青年毛泽东思想带来重要影响的场所,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历史课。
上历史课时,先生在黑板上挂出了大清国的版图。第一次看到地图的毛泽东非常兴奋。可先生却悲愤地告诉大家:“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疆域,它幅员辽阔,可是由于我们落后,列强就来宰割我们。沙皇俄国侵占了我们那么多的土地,英国、法国、德国等也来抢,现在日本人又来了,我们一定要发奋学习,努力让失去了的土地再回到中国的版图上来。”
先生还指着黑板上的地图告诉学生:“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虽然是一个很小的岛国,却像一条贪婪的蚕,在不断地蚕食着中国。”从老师的讲课中,毛泽东还知道了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于日本,也知道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向西方学习,振兴实业,走上强大之路的过程。
毛泽东陷入了沉思当中:疆域如此广大、人口资源众多的大清帝国竟然打不赢一个弹丸小国?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刺激着毛泽东更加发奋读书。学校藏书楼里有着大量反映当时进步思想的书籍,毛泽东经常一个人躲在那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充实自己。在那里,他打开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看到了帝国主义的凶残、封建朝廷的腐败。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也刺激着毛泽东阅读时政杂志的热情,他特别喜欢阅读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在这份杂志里,他知道在他5岁那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有名的“戊戌变法”。这份杂志所刊的一系列的主张都是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毛泽东反复阅读,并写了大量的批语,如:“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毛泽东非常痛恨腐败的清朝政府,同情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赞成他们的君主立宪思想。他急切地期望有贤能人士出来,力挽狂澜,使国家逐步富强。
梁启超对毛泽东产生了深刻影响,梁字任甫,号任公,毛特为自己起了“子任”的笔名,既表示自己钦佩梁,也表明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4
足印:寝室
读《世界英雄豪杰传》
就在这间寝室,毛泽东读完了《世界英雄豪杰传》。
26年之后,毛泽东对斯诺回忆自己读这本书的情景时说:他从中知道了拿破仑、俄国叶卡德琳娜女皇、彼得大帝、惠灵登、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及林肯。
这本书是同学萧三的,在当时东山学堂十分罕见,毛泽东非常渴望一阅,于是求借。而萧三却给毛泽东设卡——对对子,说“我这书里讲的是英雄豪杰,你听着,上联是,‘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请对。”
毛泽东略一沉吟,从容答道:“请听,‘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萧三听罢,感到很不好意思,低下头来说:“请恕小弟无礼,贤兄大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
从此,萧三与毛泽东成了好朋友,他们常在一起散步游玩、交谈学习心得、评论诗文、畅谈时事,诚挚相待,日后还成为革命战友。
几天后,毛泽东还书给萧三,并十分感慨地说道,当今的中国太需要书中这样的英雄豪杰了。我们应该探讨一条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至于蹈安南、朝鲜、印度的覆辙。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要努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
足印:石桥
让人争议的《咏蛙》
在“东山”,有一处石桥,这是当年毛泽东与同学们“三谈”——谈读书心得,谈社会问题,谈国家大事的地方,也是那首至今让人争议的《咏蛙》的“产床”。那是8月的一天,天气酷热,中饭后,毛泽东与几位先生和学友,来到石桥边的树阴下纳凉。
突然一只青蛙从水中跳出,蹲在便河水中的一块大石头上,正好被柳阴遮住,立刻吸引了大家。有位同学提议:“润之兄文章锦绣,诗才过人,今天以蛙为题,赋诗一首如何?”众人一致赞同。
此时的毛泽东睹物思情,也未作推辞,以手指蛙,开口便吟道:“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众人听后一愕,相互对视半晌无言,过了一阵才回过神来,一起拍掌称绝。
信口吟完诗的毛泽东微微颔首一笑,拱手向大家谢道:“承蒙抬爱,小弟不才,实在惶恐得很。”同学谭世瑛接口称赞道:“润芝兄真乃大才,早晚必成大器也!如此借物咏志之作,实乃天才,可为千古诵世之佳作也,润芝兄的王霸之气,非汉高祖黄巢之流所能望背。”毛泽东连连拱手称谢。
确实,毛泽东这首诗,表现了担当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
6
足音:“我受的湘乡人的教育”
“1950年毛泽东在接见周世钊、畅谈“省中”读书往事时,无限感慨地说:‘我虽然是湘潭人,但受的湘乡人的教育。’”
1955年,毛泽东与同班同学谭世瑛的谈话时说:“李元甫先生、贺岚岗先生,还有你父亲,都是热心的教育家,他们是爱惜人才的!……没有他们,我进不了东山学堂,也到不了长沙,只怕还出不了韶山冲呢!”
在这里,尽管他有着不痛快——“因为我不是湘乡人……湘乡分为上区、中区,与下区,上区的学生与下区的学生不断地打架……在这‘战争’中,我总是采取中立地位,因为我不是那一区的人。结果三区的人都看不起我。我精神上感觉十分苦痛”,但这没有影响他的学习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