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轮抵达湘潭码头,毛泽东一行换乘小船继续西行,沿云湖河到达韶山的银田码头,此时已是傍晚时分。暮色悄悄降临,农家的茅屋上空升起了袅袅炊烟。
小船刚刚靠岸,两个壮汉便迎上前去,热情地与船舱里的人寒暄起来。他们是毛泽东的邻居邹湘亭、邹汉生兄弟。邹家与毛家世代为邻,关系密切,毛泽东一行回韶山,毛福轩已接到中共湖南省委的通知,特地安排他们来迎接的。
邹家兄弟见到那对沉甸甸的木箱,笑问道:“润芝先生,你这些年在外做官,怕是发了财,把金银宝贝都带回来了吧?”
毛泽东禁不住也笑了:“哈哈……我这可比金银财宝更宝贵呢!你打开看看不就晓得了么。”
邹家兄弟真的打开木箱,却见到里面全是书!不由得不好意思起来,于是引来大家一阵善意的笑声。见此情景,杨开慧赶忙说道:“大家别笑他们了,我们赶快走吧。润芝一定饿了,润莲身子还没有好利索呢!邹家兄弟等我们也等久了呀。”
“好咧!”邹汉生一肩挑起两个木箱,大步跨上码头。邹湘亭搀扶着毛泽民,跟着毛泽东走上了码头。一行人说说笑笑走上了银田大街。
银田,因清道光年间乡里修建供奉关云长的庙宇时,在庙前挖出一缸白银而得名,供奉关羽的庙宇就被称为银田寺。这里水陆畅通,商贾云集,是韶山一带较为繁华的地区之一。走在大街上,不少人对这一行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毛福轩早料到了这一点,安排了两个轿夫在大街口等候,毛家兄弟一到便请他们上轿。毛泽东推辞了,要身体还没复原的毛泽民和王淑兰带两个孩子坐轿子,自己和杨开慧走路,他拉着妻子的手,大步往韶山冲走去。邹家兄弟拗不过毛泽东,只好作罢,赶忙挑起书箱和行李跟了上去。
毛泽东挽着杨开慧的手,不时轻声说着话,不时沉思默想地走着。看着暮色里家乡的一草一木,闻着故乡泥土的气息,倍觉亲切,不禁浮想联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革命形势飞速发展,国共合作的形成,一个新的革命高潮又正在孕育。不久前中共“四大”阐述了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思想,彭湃在广东省海陆丰地区组织农民运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可谓独树一帜!中国有四万万人口,农民占了三万万两千万以上!将农民组织起来,投身到中国革命之中,这将是多么空前、多么伟大的力量啊!身为农民儿子的毛泽东,对农民、对农村天生就有一种天然的深厚情结。把家乡的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农民运动建立自己的团体,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在这广袤的大地上,点燃这把圣火!
月上东山时分,毛泽东一行回到了离别5 年之久的韶山冲上屋场……
上屋场热闹非凡,韶山遍传毛润芝为答谢乡亲,开流水席的消息
“毛润芝回来了!”“毛家三伢子回来了!”
毛泽东回到家乡的消息,立时传遍了韶山。
一大早,乡亲们便络绎不绝的来到上屋场看望毛泽东,一来是乡里乡亲有互相拜年道贺习惯,二来是看看毛泽东的那位出身名门、又有学问的城里堂客。
平日里喜欢困晏觉的毛泽东不顾跋涉的劳顿,今天起得格外的早,一家人和乡亲们互相拜年、问寒问暖、递烟泡茶、让坐……
钟志申、庞叔侃、毛新枚、李耿侯、蒋梯空、谭天民、何景贤、王子东、毛月秋、谭熙春……等毛泽东、毛泽民儿时的好友们来了,老倌子、老婆婆来了,年轻的媳妇、姑娘们来了,连细伢子们也来看热闹……上屋场一片欢愉的景象。
一连几天,上屋场人客不绝,杨开慧、王淑兰和毛福轩等热情招待,迎来送往。韶山传开了“毛润芝做大官衣锦还乡,答谢乡亲,开流水席,来者请坐”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