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湖南张家界2011年9月5日电(吴勇兵)“在皎洁的月光下,竹林里聚集了情窦初开的阿哥阿妹,他们在竹林里互诉衷肠的浪漫,私定终生……”这是9月2日晚,张家界大剧院《印象张家界》之《竹林情歌》的剧景。每天晚上,红色旅游胜地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有《张家界·魅力湘西》、《武陵魂·梯玛神歌》等6台民族演艺大戏争相竞演,吸此数千游客消费体验,激情参与。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演艺节目已成为武陵源旅游的另一道靓丽风景。正基于此,众多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武陵源有望打造成为“民族演艺之区”。
印象张家界节目《鼓舞》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武陵源不仅是举世闻名的自然风景区,还是民族演艺挖掘和培养的“沃土”。民间歌谣、民间舞蹈等浩如烟海,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延伸了旅游的内涵。在武陵源,“白天看美景,晚上赏大戏”已经成为新的旅游文化体验消费方式,《张家界·魅力湘西》、《印象·张家界》、《武陵魂·梯玛神歌》、《烟雨张家界》、《魅力张家界》、《梦幻张家界》6台大戏每天盛装亮相,精彩不断。
在武陵源这个弹丸之地,同时生存和发展着六大演艺剧场,这本身就是奇迹。一名业内人士认为,武陵源的民族演艺已拧成了一股绳,逐步向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其一在产品上各演艺剧场力求内容创新,形式多样。如《张家界·魅力湘西》,在保留大湘西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使传统民族艺术、技艺等与现代舞台之声、光、电技术完美融合,最终打造出狂野的“茅古斯”、奔放的“湘西苗鼓”等精品剧目,成为旅游文化演艺经典,被列为《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还有《印象·张家界》,通过对本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进行挖掘包装,推出《竹林情歌》、《女儿会》等力作,让观众在浪漫、奔放、刺激中尽情体验与共动,深受中外游客的好评。
其二,在产品的市场运作推广上,普遍采用“民间投资商+专业剧团+旅行社+名人”的运作模式,使各自的演艺节目水准出现质的飞跃,推动整个武陵源旅游演艺业逐渐向品牌化迈进。再者,武陵源民族演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正建设得如火如荼、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日益改善的的景区外围交通环境等,这些都为文化产业投资经营者鼓足了信心。
武陵源区民族事务局负责人表示,在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的过程中,区委、区政府专门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决定》,以此促进武陵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将引导各演艺企业与文化发达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扩大旅游演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武陵源旅游与民族演艺的完美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