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文章>>正文
中央苏区的第一份对日战争宣言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严志伟 马晓敏
浏览次数:
2025-08-08 11:47:3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江西瑞金发布,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政权第一份抗日檄文,标志着我们党及其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公开对日宣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率先扛起抗日大旗的历史担当。

    民族危亡时刻的正义宣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南满铁路并嫁祸中国军队,随即进攻中国驻军,之后数月东北三省相继沦陷,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九一八事变爆发次日,中共满洲省委就发表了第一份抗日宣言——《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号召全国工农兵劳苦群众武装起来,将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暴行,要求日本立即撤退在华的一切海陆空军。之后,中共中央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又连续发表宣言、决议、文告等,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严重危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决抵抗日本侵略的鲜明立场。

    1932年1月28日,日军悍然进犯上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彼时,毛泽东卸去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请病假在瑞金城郊东华山古庙休养。毛泽东虽然正在养病,但始终关注中日战争发展态势。当他从报纸得知日军在上海的暴行后,按捺不住心中怒火,抱病起草了《宣言》,愤怒控诉日军“用飞机大炮屠杀中国人民,焚烧中国房屋”的滔天罪行,代表新生的苏维埃红色政权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宣言》比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早了9年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反抗外来侵略、坚定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强烈决心。1932年4月21日,这份宣言在《红色中华》报公开发表,经进步报刊转载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抗日救亡的最强音。

    揭露卖国行径的正义声讨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国民党政府采取不交涉、不抵抗政策,把全部希望寄托于英法等列强操纵的国际联盟(简称国联)。1931年9月19日,南京政府代表施肇基在国联会议上,声泪俱下控诉日本侵略行径,乞求国联“裁决”。9月23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面对国民党政府的申诉,西方列强也仅限于口头谴责日本,未采取任何制裁日本的措施,国联主导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甚至还荒谬地提出将中国东北地区国际化,由各大国共同管理东北的主张。

    相较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退让,蒋介石先后纠集重兵,对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军事“围剿”和严酷经济封锁,妄图扼杀新生的红色政权。《宣言》郑重申明:“要不是国民党军阀集其全力来进攻苏区与红军,苏区工农劳苦群众与红军早已与抗日的英勇士兵和义勇军站在一起直接对日作战了。”并向全国工农兵及一切被压迫民众提出:“要真正实行民族革命战争,直接与日帝国主义作战,必须首先推翻帮助帝国主义压迫民族革命运动、阻碍民族革命战争发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

    毛泽东还亲自起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关于动员对日宣战的训令》,号召“全国工农兵及一切劳苦群众,在苏维埃的红旗之下,一致起来积极参加和进行革命战争”。1933年1月17日,毛泽东、朱德等人发表宣言,首次提出中国工农红军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全国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停战协定,共同抗日。1934年7月15日,在反击国民党军“围剿”的紧急关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与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联名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宣布“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不辞一切困难,以最大的决心派遣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苏区人民踊跃参军抗日,瑞金仅用2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两轮共计7000名的扩红任务。

    《宣言》深刻揭露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卖国本质,让广大民众认识到只有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才能真正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维护民族利益。

     唤醒全民抗日的正义火种

    《宣言》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各地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各界群众纷纷要求抗日。1933年2月,北平、天津、上海各界人士在北平集会,宣告成立东北热河后援协进会,抗日救国成为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呼声。同年3月,国民御侮自救会在上海成立,会长宋庆龄在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指出“中国的苏维埃政府不但已对日本帝国主义宣战,并且提议与任何军队合作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呼吁“中国的一切男子、一切妇女与一切的青年,尤其是工人、农民、学生与义勇军一齐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为进一步加强对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共中央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等优秀干部奔赴东北,组织领导东北民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1933年夏,中央苏区革命互济总会开展了“募捐3万元援助东北抗日义勇军”活动,苏区军民慷慨解囊,募集了一批抗日经费和物资。苏维埃政府虽然自身经费不足,但仍从牙缝里挤出经费援助各地民众的反日斗争,单是上海沪西纱厂工人的反日罢工运动,就援助了16000元。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指出,“所有这些事实都在指明:只有苏维埃政府才是唯一反对帝国主义的政府”。

    在民族危亡之际,国民党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感召下,冲破国民党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毅然走上抗日救亡道路。早在1931年12月,在红军反“围剿”胜利影响和全国抗日反蒋浪潮推动下,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举行武装起义,17000余名官兵加入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1933年5月26日,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等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于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7月初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等察北四县,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振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护送红军官兵出东江
·下一篇:无
·中央苏区的红色文化传播
·龙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共建教学基地挂牌仪式圆满
·开闭馆时间调整通知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冯键一行到我馆参观调研(组图)
·网上展览:“一代伟人 情系闽西——毛泽东同志在闽西陈列展览”(组图)
·云鉴馆藏:邱子明的军毯(图)
·捐赠藏品献真情 传承文化守初心——热心市民王瑞泉先生向我馆捐赠藏品(组图)
·福建省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龙岩联络处到我馆参观(组图)
·博物馆里的思政课:龙岩卫校红色讲解员选拔比赛(组图)
·缅怀历史 传承文明——文物进课堂主题教育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中央苏区的第一份对日战争宣言
童馨玉:探访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艺
特稿:探访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艺术
白求恩:我生平中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黄土地上续写传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赵婷婷、胡瑞棋:躬身三线陵园,赓续红色血
特稿:躬身三线陵园,赓续红色血脉——六盘
李诗炀、秦荣振:“寻迹 乡韵红影”——晋鲁
特稿:“寻迹 乡韵红影”——晋鲁豫革命根据
周瑞昌:“赓续红色血脉,青春对话烽火”志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