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医院,百岁抗战老兵宋绍瑛敬军礼。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在武汉,有一位抗战老兵还健在,他已经100岁了!”
5月18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传出的一则消息,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十分惊喜和振奋。
5月19日下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组织记者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医院,采访了100岁的抗战老兵宋绍瑛。
浅灰竖纹衬衣纽扣整齐排列,内搭白色T恤,领口雪亮如新,左胸鲜红的党员徽章,格外醒目。
身板硬朗,目光明亮,熟练地操作着智能手机,记者第一眼见到宋绍瑛时,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位年满百岁的老人。
说起抗战胜利、日军投降的情景,宋绍瑛的表情依然满是惊喜。他说:“当时我所在的游击队只有60多人、十几条枪。当时,我所知道的其他抗战队伍也是装备落后。但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国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对此,我当时真的是做梦也没想到。多年后,我想明白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结果!”
1925年,宋绍瑛出生于山东泰安肥城县一个贫苦农家。17岁那年,宋绍瑛偶然在三叔家认识了肥城县游击队长徐勇,革命的火苗就此在他心中种下。随后,他追随徐勇,来到离家六里地的凤凰庄,毅然参加了游击队,从此踏上抗日救亡道路。
当时,宋绍瑛在肥城县七区游击队,担任徐勇的通讯员。在游击队组织的一次“打鬼子、抓汉奸”的行动中,战友牺牲一人,负伤两人。宋绍瑛受命运送藏在他家高粱地里的伤员。成功完成任务后,他和同村战友两人被送到山东省独立一团卫生队,学习战场急救、包扎等知识,从此担任“卫生员”——这个在部队里不可或缺的角色。
“徐勇,是我的游击队长!
“刘福,是教我学会战场急救知识的老红军!
“李开贵,是在‘打鬼子、抓汉奸’行动中被炸死的战友,牺牲时只有18岁,肚子都被炸开了……”
宋绍瑛至今仍清晰地记得80年前那些战友的名字,每念一个名字,他的目光似乎穿透到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满脸都是对战友的思念之情。
“很多战友都牺牲在战场上。他们应该被后人铭记,应该看到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宋绍瑛发自内心地说。
宋绍瑛的左腿看上去比右腿短了一截,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左腿被子弹打断过,这是解放战争留下的印记。
解放战争中,宋绍瑛随部队先后参与上党战役、平汉战役、羊山集战役,并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10月,在河南南阳伏牛山战役中,宋绍瑛因抢救伤员,被机枪射中左腿,落下终身残疾。
解放后,宋绍瑛先后就职于中南荣军管理总局、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合并于华中科技大学),并于1986年离休。
“抗日战争真不容易,我们以弱胜强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创造了奇迹!此后80年来,像中国这样子的快速成长进步,你在世界上找不到。”宋绍瑛回顾抗战胜利80年来的沧桑巨变,感慨万千。
看了看窗外绿树成荫、阳光明媚的景色,宋绍瑛动情地说:“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它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日子快要到了,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而牺牲的勇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