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了解社会历史的前因后果,不晓得政治背景的底细,单单从字面上吟读全诗,真以为是为失恋而发牢骚、而去投江自杀呢!颇有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借古讽今之味道。后来的撰文赋诗者大都从“骚体”中学会了这一招,但凡针锋相对时,均会使用曲言隐语而不去“行不改姓,坐不更名”了。这也是当今不少所谓的“专家”“学者”美其名曰的“写作技巧”或“表述方式”。
重读《离骚》,生发出上述奇想怪谈来,愚以为可划归“节外生枝”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