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船
2008-03-31 16:46:31
作者:钱其昭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着康老爷出来,绕村一周。一路上敲锣打鼓,神铳、鞭炮声不断地回到孝敬堂,将菩萨归位,彩绘船安放在香案上祭拜一番。
  晚上,当值者在孝敬堂祖宗龛前的香案上,摆好三牲祭礼,点上两支儿臂粗的蜡烛,手捧六根线香,对着祖宗龛和彩绘船三叩九拜,祭祀天地。祭毕,插三支线香在天井沿上,插三根线香在香案中间的铁香炉里,随后燃放鞭炮。这时,堂上大鼓、大钟擂响三通,神铳轰鸣,鼓乐喧天,领唱者喊“接船谱”,众人齐声和。待喊得累了时,当值者便献上果蔬、米果、米酒供众人宵夜。吃完宵夜,又接着喊船。最后,祭拜天地神明,燃放鞭炮,宣告第一天的“喊船”活动结束。
  第二天的“喊船”活动只限于晚上,不游村,不舞龙。但像前晚的祭祀活动一样,只喊船,吃宵夜,以后每晚都是如此。
十三日早饭后,众人齐聚孝敬堂,按初二日的仪式祭祀天地神明,敲锣打鼓地扛着菩萨游村。儿童舞着草龙跟在菩萨后面,随后便是舞彩龙的队伍。因为草龙是火龙,辈份比彩龙高,所以彩龙得让它走在前面。抬着菩萨到了空旷之地,把菩萨左晃右颠,这叫“扛起菩萨打灵”。回到孝敬堂后,全村老幼坐席吃“灯酒”。进食中途,草龙进祠堂,沿天井左边到上厅台阶前,山呼“贺喜哟!”龙头朝上厅连续三点头。这时,当值的人家赶紧燃放爆竹,分发红包。接着,彩龙依法进堂贺喜。晚上,儿童舞着背上插着三根点燃的线香的草龙挨家挨户地搞,一般的草龙是五个孩子一台龙。一进门,孩子们便会唱道:“龙来,龙来,贺喜你屋里发财,发财添丁,添丁进财,拿一个包包子(注:包包子即红包)来。”东家马上拿出三根线香给草龙。大人则在祠堂里喊船,十四日晚上,各房在房祠里灯酒。小孩们照样搞龙,大人吃完灯酒回总祠,继续“喊船”。
  十五日晚上,各支在各支的祠堂里吃灯酒,草龙在前,彩龙在后,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搞,接龙的人家都要放鞭炮接龙。回到孝敬堂,彩龙要在院子里舞动一番,还要扛着菩萨打灵。尽兴后,菩萨放归原位,草龙抛到村前的小河里,彩龙则撕下彩色的龙鳞扔在河里,竹篾编的龙身放回祠堂里收藏。大人们继续“喊船”,几乎要热闹一个通宵,以后半个月的喊船活动又复归原状。
  二月初二日送船。上午,在总祠孝敬堂里,先祭祀天地神明和祖宗,然后“喊船”。反复三次,即到菩萨间里请菩萨。由族长公带头,其他人按辈份排列于后,向菩萨行祭礼。斯文主祭,斯文念“送神告文”后。堂上大鼓响三通,大钟响三通,请出菩萨游村,扛菩萨打灵,再到回龙庵祭奠一番。回到村前小河边,将纸绘彩船烧毁,布绘彩船收藏以待来年再用。放神铳三响,宣告“喊船”活动结束。
  木湖的“喊船”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敬神轮流来,每家一晚,头家(即第一家当值的)开始,初二日起神,十五日晚暖神,圆船。
  正月初二,头家当值,在祠堂里的祖宗龛前上好供香饭,点好蜡烛,挂好彩绘船画布,画上有江河、船只、八仙等神仙。另装一支架,上贴彩绘,仿画布内容而画。到了二月初一,布画可收藏,纸画则要送到小溪边烧掉,叫做“圆船”,也就表示为时一个月的“喊船”活动结束。
  最热闹的要数起船。十五暖神,二月初一送船。
  起船之日,当值者需备果酒碟四色,众家(即村里)备豆腐供喊船者享用。喊船者分领喊者一人,和喊者四五人、或更多的人不限。喊船词分段,又称为几艘。神铳、锣鼓、鞭炮响后,由道士讃诗,接着喊船。喊第一艘,叫“禳灾船”。和者,和“上元节”至“深山祠”。小歇时,乐队奏乐,无非是锣、鼓、钹、镲、唢呐、二胡等。名为喊,实则唱。其唱腔抑扬顿挫,韵脚悠长,为妇女儿童特别喜爱。词曰:
  爆竹声残 漏亦干,(领,短声) 鸿钧气转 岁开瑞。(和,长声)
  乾坤万物 皆丽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无
·下一篇:初夏的青龙洲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