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革命根据地,没有如此的危急。
当时的革命活动,主要是扩大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在这方面,以东固李文林的二、四团为基础,建立了红军第六军(后为第三军),红军第二十军建立之初,也是以东固地区的革命群众武装力量为基础,进一步才扩大到湘赣边界区域。井冈山(宁冈)当地的红军武装,就是袁、王的红三十一团。红三十一团集体叛变反水,当地的红军武装就没有了。其后建立的革命军事武装,应属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
扩展红色区域,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南至兴国,北至宜春。攻克的县城数量,比井冈山的活动区域要大。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的时间,只一年零三个月,而东固革命根据地坚持到红军离开整个苏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来源,全靠打土豪筹款,而东固革命根据地搞了经济建设。既注重军事,也注重经济。
八次攻打吉安,开始由赣西特委组织和发动,一、二、三、四、五次打吉安,其核心力量,是东固根据地建立起来的群众革命武装。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在东固革命根据地和赣南、闽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区域内,第一、二、三次,都是主战场。群众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属区域,要大得多。
袁文才、王佐的部队,红四军第三十一团(后称独立团)在袁、王被杀后,投降了国民党,并且协助白军屠杀共产党和红区的干部、群众。段起凤的部队——红军第四团也曾是绿林武装,红四团的战功与红三十一团的战功,作实事求是的比较,红三十一团远远逊色于红四团。红四团编入红六军(后为红三军)后,打吉安、攻长沙、反围剿,已真正地改造为革命的军队。(后来在段起凤被错杀后,一直在革命队伍中。)改造王佐部队,实际上没有改造好。李文林改造段月泉(段起凤)的部队,改造成功了。
井冈山与东固相比较,至少在这些方面,井冈山还存在一些不足。
四、还历史公道
研究历史,应以历史史实为根据。以某个领导人观点,或以某个领导人的讲话为依据,来评价历史事件,这实际上是唯心主义的方法。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要革命活动,是红四军的活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历史,是红四军的历史。所以,红四军一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就没有了。而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由本地的革命力量建立起来的,她存在的意义,远远地超过了井冈山,研究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价值,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存在意义,是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我们必须还东固革命根据地一个公道,还李文林、赖经邦、曾炳春等革命者一个公道,还历史一个公道。
说明:有些离经叛道,或者不合时宜。既然是研讨会,提出来研究讨论,似无不可。但毕竟有个“框”,我们理解。完全成为一篇论文,还要补充和细化。篇幅也可能要长些。如认为可以这样说,我们会进一步写好,如不行,也省得浪费时间和精力。
作者:龙灿珠 萧喜生,江西吉安市永新县水务局,永新县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