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革命根据地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09-06-23 17:14:32
作者:龙灿珠、萧喜生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整个革命过程中,无疑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因为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中,所起的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和贡献,以及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内的特殊地位,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突出地宣传井冈山,中国人民,只了解井冈山在革命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和贡献,而对于在革命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作出重大的历史贡献的其他革命根据地,其史实就鲜为人知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即为其中之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历史的首先必需尊从的原则,凡编纂史志,其凡例开宗明义第一条,都是称“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宗旨”,我们认为,我们研讨东固革命根据地,同样地应该遵从这个原则,这个宗旨。老实地遵从,真正地遵从,而不是以这个原则和宗旨为门面,为幌子。
    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不是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历史,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宣传几个人或一些人,也不能以“为尊者讳”等那种封建主义思想来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历史需要勇气,需要出生于东固地区富田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所称颂的“在秦太史简,在晋董狐笔”的“沛乎塞苍冥”的浩然正气。

    一、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

    “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这句话表达出的含意,就是在革命中的作用、贡献和地位,是并立的,或者说是等同的。
    我们先看这两个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及其简要情况。
    东固革命根据地
    东固位于吉安县东南部,处吉安、吉水、永丰、兴国、泰和五县交界的山区边境。地形崎岖险峻。离吉安市一百二十余华里。以东固圩为中心,囊括南龙、安乐、三彩、罗坑、六渡等村落,纵横面积三十余里。
    1927年8月,吉安县教育局任督学的赖经邦、吉安县农民协会常委高克念、吉安县总工会秘书曾炳春等共产党员,先后回到东固,发展中共组织,建立农民协会,成立中共东龙[东固、南龙]支部。赖经邦、曾炳春、刘经化、汪云从、李会凤五人组成东固农民协会。集中九区农协原有的9支来福枪,收缴南龙土豪的一些枪支,组建东龙游击队。争取到在兴国蜈蚣山一带活动的洪帮三点会首领段月泉[后改名段起凤]加入革命行列。10月,举行富田暴动,富田大土豪王初曦已闻风逃跑,暴动队没收其所有财产,揭开武装斗争的序幕。
    东龙游击队与活动在永丰、吉水一带的游击队会合,组成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在周边各地打土豪筹款,消灭靖卫团。1928年2月,成立中共东龙区委。东固农协建立了二十四个基层组织。赣南各地农民暴动失败后的革命武装都投奔到东固根据地,形成永丰、兴国、于都三县交界处的武装割据。
    1928年9月下旬,中共赣西特委秘书长李文林到在吉水下阜田休整的七、九两纵队,主持将两纵队合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简称红二团]。李文林任团长兼政委,段月泉任副团长。下辖四个连一个政治宣传队。宣传队长曾炳春。在吉安的延福、吉水的阜田,新余、分宜、安福一带游击。多次与敌作战,俱获胜利。
    红二团,又攻占乐安、兴国,剿灭附近的靖卫团。1929年春,东龙区委会改为东固区委会,以刘经化为书记。红二团“在赣西和赣南交界各县不断地游击,摧毁了各地豪绅地主阶级武装——靖卫团,……打破了反动军队的多次进攻,造成了整个赣西的赤色恐怖。”
    赣南在武装斗争中,建立了十五纵队和十六纵队,1929年2月,与红二团在莲塘会师,组建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团。2月17日,红四军在赣南受挫,来到东固,李文林、段起凤[段月泉]等亲往迎接。毛泽东称赞:“四军是铁军,二、四团是钢军。”红二、四团送了大批银元和弹药给红四军,红四军送给红二、四团两挺机枪,一门迫击炮。红四军在东固得到休整,并把伤病员留在东固医治。
    李文林领导红二、四团以东固为根据地,游击于吉安、吉水、泰和、万安、兴国、永丰、乐安、宜黄、南丰、广昌、于都、宁都、赣县、安福、新余、宜春、峡江、分宜等近二十个县的广大地区,为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创建中央苏维埃区域打下了基础。
    东固革命根据地,采取公开的武装斗争,秘密割据的方式,毛泽东称之为“李文林式根据地”。东固根据地开辟的红色区域,在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以后,在一个时期成为了红一方面军指挥中心所在地,领导全国苏区工作的苏区中央局办公所在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是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一带高山,崇山峻岭,处处是原始森林。山中最大的村落为茨坪,二三十户人家,其余为大小五井,散布在山坳里还有许多只一二户人家的村落。通常说的井冈山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遂川、茶陵、酃县、井冈山,即所谓“六县一山”。现在的井冈山,是1953年从宁冈、永新、遂川三县各划了几个乡组成。
    秋收暴动失败, 1927年9月29日,工农革命军来到永新西南边陲的山区小村三湾,部队只剩八百余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主持,对部队进行整编,从一个师整编为一个团,由陈浩任团长。同时,连以上建立党支部,班排建党小组。
    10月6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进入宁冈古城,通过中共宁冈县委的龙超清等人,与宁冈农民自卫军的袁文才取得联系,然后进驻宁冈的茅坪村,从此,开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2月,毛泽东处决了秋收暴动的军事指挥者、三湾改编后的军事指挥者——团长、副团长、参谋长、第一营营长等“叛徒”。其后,攻遂川,占新城,改造王佐部队。
    1928年4月底,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来到宁冈砻市,两军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南昌起义部队编为第二十八团,随朱德过来的湘南暴动农军编为二十九团,秋收暴动队伍编为第三十一团,宁冈袁文才、王佐部队为三十二团。此后,成立湘赣边界特委,建立边界工农兵政府……三次攻占永新县城。1928年6 月,龙源口大捷之后,割据区域有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吉安、安福各一小部分,遂川北部,酃县东南部,茶陵西南部,是为湘赣边界全盛时期。12月10日,彭德怀率红五军到达宁冈新城,与红四军会合。
    1929年1月,湘赣两省“白军”18个团,以何键为代总指挥,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1月4日,在宁冈柏露村召开前委、特委、各县县委、团特委和红四军、红五军联席会议,决定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王佐部队)留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1月29日,井冈山失守,30日,彭德怀率部突围,王佐部转入山区。
    1929年5月之后,军事指挥中心,由宁冈转到永新。1930年2月,处决袁文才、王佐之后,红军独立团(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三十二团)反叛,井冈山便不是红色区域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时间只一年零三个月。
    东固和井冈山这两个革命根据地的中共领导机关,东固为中共赣西特委,井冈山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这两个特委的成立及其革命活动,分别简要叙述如下:
    赣西特委  1927年10月,赣西特委在万安成立。特委主要领导人有曾延生等。
    特委先后领导万安、延福、东固暴动,建立万安县苏维埃政府,创建延福、东固游击根据地,组建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李文林任红二团团长兼政委。红二团与赣南红独立四团先后攻克乐安、兴国、分宜等县。
    赣西特委到1929年1月时,辖有吉安、吉水、泰和、遂川、万安、永丰、峡江、新喻、萍乡、袁州、分宜等地革命组织。
    1929年4月,红二团发展至八百余人,有枪430支。苏维埃区域普遍成立赤卫队、少年先锋队,有枪一千余支。5月,召开中共赣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新特委。由中共江西省委派来的冯任为书记。11月,成立囊括周围几个县的赣西苏维埃临时政府。随后,冯任调任省委巡视员去赣南,赣西特委由秘书长刘士奇负责,江西省委特派员江汉波、蔡升熙到赣西指导工作。
    1930年1月,刘士奇倡议,在遂川于田召开湘赣边界、赣西两特委和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决定湘赣边、赣西两特委合并为赣西特委,未经中共中央同意(按组织原则应报告中央,包括前委主要领导在内主要干部应由中央指派,但未报告中央)毛泽东指定刘士奇为书记。集中赣西地方武装红二、三、四团,编入罗炳辉起义的靖卫团,建立红六军。以红五军副军长黄公略为军长,刘士奇为政委。
    湘赣边界特委  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
    1928年5月20日,红四军由毛泽东主持在宁冈茅坪召开湘赣边界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时,前委已被撤销,红四军军委书记为陈毅)。毛泽东宣布成立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为书记。宣布军委和地方党委在特委领导之下。管辖井冈山及周边县一些乡村。边界全盛时期有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吉安、安福各一小部分,遂川北部,酃县东南部,茶陵西南部。
    1928年6月,中共湖南省委派杨开明至宁冈,取代毛泽东任特委书记。
    10月4日,在宁冈茅坪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书记杨开明(因病,由谭震林代),11月,谭震林任书记,陈正人任副书记。12月,特委进行改组,邓乾元、滕代远、陈正人、宛希先、朱昌偕为常委,书记邓乾元。(邓后调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
    1929年1月,红四军与毛泽东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一带。红五军与红四军三十二团在湘赣边特委领导下,坚守井冈山。
    井冈山失守,红五军突围去赣南与红四军会合。
    1929年2月中旬,在永新九陇山召集永新、宁冈、茶陵三县县委联席会议,成立临时特委,书记朱昌偕。3月14日,在永新召开原湘赣边界特委扩大会议,分析边界政治形势,研究当前对敌斗争策略。选举新的临时特委,朱昌偕仍任书记。会后,临时特委从各县抽调人员和武器,组成红军独立第一团,开展边界游击活动。独立一团击溃围攻九龙山军事根据地的四县联防敌军,宁冈靖卫队大部被消灭。五月上旬,红五军重返湘赣边界。红军独立一团编入红五军第六纵队,王佐任司令,何长工任党代表。
    5月10日,在宁冈古城召开湘赣边界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恢复原特委工作,增补常委和委员。邓乾元任书记,刘天干任副书记。9月25日,中共中央给湘赣边界发来指示信,指定边界特委归江西省委领导,管辖永新、莲花、安福、宁冈、攸县、酃县等县。同时,派彭清泉巡视并指导工作。
    10月,刘作述、贺曙光率地方武装攻克反动堡垒黄门坊。随即,永新、莲花、宁冈三县地方武装攻占永新县城。特委机关由农村进入城市。
    1930年1月18日,在湘赣边界特委、赣西特委、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研究攻打吉安,决定赣西特委与湘赣边界特委合并,赣西各路红军组编成红六军,收编宁冈红军独立团,决定处决袁文才、王佐。
    1930年2月7日,毛泽东在吉安陂头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和四、五、六军军委和赣西、赣南两特委联席会议。(史称“二七会议)。会议决定赣西、赣南特委合并为中共赣西南特委。赣西南特委下辖东、南、西、北、中(后撤消)五路行委,原湘赣边界特委管辖区域归西路行委,行委书记由特委常委王怀兼任,继任刘其凡。
    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人口物产、群众觉悟、中共的组织基础、革命发动等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基础等方面及创建时间,活动范围,根据地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进行比较,东固与井冈山两革命根据地,东固不亚于井冈山。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边界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活动,不属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这与中共赣西南特委成立后的革命活动不属于东固革命根据地一样。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在革命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红四军的建设和红四军的军事活动上,如“党指挥枪”,三大纪律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的确定,改造袁文才、王佐部队,攻茶陵、遂川、宁冈新城,三打永新的三次重要战斗和攻占永新,游击战术的形成……而红四军,一是南昌起义部队残部,一是毛泽东的秋收暴动部队残部,一是湘南农军。毛部首先由永新进入宁冈,在井冈山一年零三个月;朱部与湘南农军第二年四月底与毛部会师,建立红四军,在井冈山九个月,彭德怀率红五军在1928年底也到了井冈山,有两个来月。其后,红四军离开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就没有了。红四军是在离开井冈山后,在赣南、闽西、赣西南的游击中才逐渐壮大起来的,发展成为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以毛泽东为中心的话,毛泽东、朱德等在东固根据地的红色区域内的活动时间,要比井冈山长得多,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就在东固革命根据地这个区域内进行,三次反围剿,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反围剿的战斗规模,比三打永新不知要大多少。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张辉瓒毙因新说
·下一篇:“东井冈”是毛泽东“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形成的基础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