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林式”的割据与建军特点考析
2009-06-23 15:07:48
作者:王健英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3、红四军前委的正确指导和大力帮助。毛泽东率部攻占永新、宁冈、遂川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与朱毛两部会师成立红四军,给赣西各县包括吉安党组织以很大鼓舞和推动。东固割据区和七、九纵队至红二团领导人,“从1928年初春开始,先后三次派人送信到井冈山给毛委员和朱军长”,汇报请示工作。江西省委很重视借助朱毛红军声威,动员组织赣西南武装割据。曾致信红四军请“赶快向吉安及赣西南发动”。红四军通过攻占遂川、永新等县城,打败国民党军驻吉安部队,派人指导,培训领导骨干,赠送武器等多种形式,有力地支援配合了赣西各县包括东固、延福割据斗争和红二、四团的游击作战。1929年4月赣西特委报告称“反动军队在注全力‘会剿’朱毛,没有力量顾及后方,吉安红军和游击队,乘机在赣西和西南交界各县,不断的游击,摧毁了各地豪绅地主阶级的武装——靖卫团,攻击了吉安、兴国、分宜等县,打破了反动军队的三次攻击,造成了整个的赣西的赤色恐怖。”⒃6月1日毛泽东给中央信称,2月同红二、四团会合,“四军补充(枪)五百支,好坏各半”,“他们工作的方法从前较差,四军的影响,颇有进步”。“他们受前委的指挥……与四军一同做发展组织、发动群众斗争的工作。”⒅毛泽东朱德充分肯定了东固根据地和红二、四团的成就。毛泽东向赣西特委和吉安、兴国、泰和、宁都等县、东固区委负责人传达了中共六大会议精神,发放了六大文件,听取汇报对当地工作作出明确指示,提高了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红四军各部同红二、四团交流经验。除给予枪枝等外,红四军前委指派陈东日、毛泽覃、谢唯俊等留东固参与领导工作。留下300余伤病员在东固治疗,其中周子昆、李天柱、陈伯钧、刘霞等伤愈后参与红二、四、三、五团领导工作。客观看,红四军转战赣南确实促进了红二、四团的全面建设,巩固扩大了以东固为中心的赣西南根据地。称是“开辟了赣南根据地”过于拔高;但称“东井冈会师不亚于朱毛在井冈山(宁冈)会师”,“东井冈会师,则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亦不切合历史实际。
    以上三个起主要作用的,应是江西省委和赣西特委的正确领导;不宜说是红四军起决定作用。
    四、对几个存争议问题的浅见
    历史研究包括中共党史、军史和根据地史研究,永无止境,理应与时俱进。对重大历史事件存在见解分歧、争论,是正常有益的现象。受AB团事件影响,长期以来对“李文林式”根据地与红二、四团未能重视在全党展开研究,因而产生、存在认识论述上的分歧,是难免的。通过这次研讨会有必要作深入探讨,以求对基本问题趋向共识。笔者见解仅属初学浅见,愿提出讨教。
    1、东固根据地创建与形成时间。认为“从1927年9月起”创建,“1928年4月”正式形成,过早。其一,应明确区别:准备工作与举行暴动不同,举行暴动与实行割据不同,不应混淆。准备与举行暴动只是为进行“武装割据”(开始创建根据地)作必要准备。从全党范围内看,从党史、军史多年达成共识(标准)衡量,井冈山根据地开始创建定于1927年10月27日,既非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举事的9月9日,也非9月19日文家市前委会议决定转师南下,亦非10月3日至4日宁冈古城会议决定落脚地在井冈山“安家”,而是毛泽东率一团团部及特务连登上井冈山上中心区茨坪的10月27日。概括讲必须具备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红色政权)的基本条件:坚强的党组织的领导;有相当力量的正式革命军队;获得当地广大农民支持;有利的地势(军事根据地);决心“安家”坚持长期斗争,对割据区进行建设工作。公认井冈山是全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非单指时间早,还因为建军早(三湾改编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站住脚,政策对头,走上正路等。从时间上看,1927年11月彭湃等领导海陆丰农民起义,成立了最早的县革命政权,比井冈山早。但因犯“左”倾错误,于1928年夏基本失败。其二,如将举行暴动作为“割据”开始标志,则全国至少有十处武装起义,规模比东固起义大,影响大,时间也早。如1927年8月13日至20日湖北通城、崇阳农民暴动,成立农民自卫军,攻占县城;8月15日广西右江农军3000余人在韦拔群率领下攻打凤山县城;9月10日鄂南农民起义,参加者约10万人,攻占通城、通山县城;鄂中农民起义,组成游击队;9月20日,湖北公安农民起义,600余人参加,组成游击队;9月23日,琼崖农民起义分四路举行,西路讨逆革命军和农民2000余人,攻占儋县县城,成立临时县革命政府;10月3日,江西星子农民起义攻入县城,成立赣北游击队;10月15日,陕北清涧起义,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支队;10月18日,河北玉田农民起义,参加者2万余人,成立京东人民革命军;11月1日,河南确山刘店农民起义,成立了确山革命委员会、确山工农革命军。其三,笔者认为较准确的时间,应是从1928年春开始创建,至1929年2月正式形成。“开始”主要标志:1928年2月东龙区委成立,领导工作扩展到七、九纵队游击区域;农会发展到24个,会员4000余人,“一切权力归农会”,起到革命政权作用;3月成立七九纵队总指挥部,经过整训,加强了统一领导;4月江西省委给中央报告称,“永丰、兴国、于都三县交界处已形成割据。”应理解为开始建立红色政权区域。
    2、“李文林式”根据地的范围。是否仅限于“以东固为中心包括吉安、吉水、泰和、兴国、永丰五县边境的红色割据区域”?笔者认为范围过小。没讲“东固根据地”而称“李文林式”根据地,表明笔者的理解。毛泽东当时看到的应不限于以东固为中心的几县边境狭小地区,而是看到了红二、四团游击遍及的吉安、吉水、泰和、兴国、永丰、于都等县,实即以东固为中心区的赣西根据地。“李文林式”割据的主要特点,笔者认为首要的是“秘密割据”与公开游击相结合,同时即“固定区域的割据”与“变动不居的游击”相结合,就是不局限于“秘密割据”。事实上,红二、四团一直在进行公开斗争。其游击所至,攻乐安,克兴国,转战瑞金、于都等县,足迹踏遍赣西赣南许多地方,对各县建立小块割据区起到重大推动和帮助作用。实际上,赣西根据地是以东固为基础波浪式向四周各县发展扩大形成的,领导中心始终在东固山区。由于单纯的“秘密割据”形式,对全国“工农武装割据”(红色政权道路)不具有普遍意义,因而也不宜把“李文林式”割据等同于东固(秘密)根据地;东固迟至1929年7月才成立公开的革命委员会,10月才成立东固区苏维埃政府;特别东固根据地到1929年秋才分配土地,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在此以前的东固“工农武装割据”是不完全的。只有把红二、四团的活动和周边各县建立红色政权斗争同东固“秘密割据”紧密连成一体,即创建形成为以东固为中心区的赣西根据地,才能赋予“李文林式”以较普遍的意义。持这种见解,笔者认为“李文林式”根据地发展的下限,理应是1930年“二七”会议后赣西南特委和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为标志。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浅谈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几个基本问题
·下一篇:关于史沫特莱对东固苏区的记述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