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经验及深刻启示
2009-06-23 15:15:08
作者:万建强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二、艰苦创业,创建根据地的各项事业
    启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要艰苦创业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11月东固武装暴动胜利的基础上,适时地转入坚持游击战争以后建立起来的。东固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后,成为四面白色区域包围中的一小块红色区域。在这里,反动阶级的统治被推翻了,土豪劣绅逃到白区城市中去了,地租、苛捐杂税和高利贷统统被废除了,有力地打击了吉安和东固周围的反动势力。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崛起,严重威胁着国民党在赣西南的统治。敌人千方百计想把它扼杀掉。国民党军队和各路地主武装在对根据地进行军事“会剿”的同时,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给东固军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农民协会在党组织领导下采取种种创业措施,白手起家创办红色金融机构、服务实体和军需民用工厂,有效地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了军民供应。
    创办东固平民银行。1928年10月,由农民协会出面集资加上红二团资助4000银元,创办了 “东固平民银行”,黄启绶任行长,由黄启绶、刘经化等7人组成平民银行委员会,负责银行的日常事务和业务活动。为搞活根据地的金融流通,平民银行发行了苏区最早的第一套纸币,票额有一元、五角、二百文、一百文4种。纸币虽属油印制品,外观粗糙,但信用极好,随到随兑。纸币投放市场后,深受东固根据地群众及外地商贩的欢迎和信任,农村娶妻嫁女,都到东固平民银行兑换纸币办喜事。银行发行的纸币,一直到吉安城外的水东也可通用。东固平民银行的创办,为促进根据地及附近各县的金融流通起了很大的作用。
    创办东固平民消费合作社。1928年冬,敌人对东固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加剧,物资来源更为紧张。为了保障供给,搞活经济,开辟流通渠道,1928年12月,在东固党组织领导下,办起了东固平民消费合作社,欧阳坚泉为社长。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消费物资的供应,保障军民需求。1929年10月,消费合作社扩大为消费合作总社,下设南龙、东固分社。合作社除了经营布匹、油盐、食糖、香烟、火柴、鞋、斗笠等军民生活急需用品外,还经营生产资料、生产工具、收购山货等,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解决生活困难。消费合作社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繁荣根据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办兵工厂、农具修理厂、硝厂。1928年春,为发展根据地经济,保障军需民用,东固区委和农协会在淘金坑因陋就简创办了兵工厂,主要是修理枪支,制造大刀、梭镖、土枪、土炮、火药等。农具修理厂主要是加工制造一些简易的农业生产工具,铸造犁头、犁耙、铁锅等,满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熬硝厂主要是生产硝盐,解决食盐紧缺困难。当时,盐是最为“奇缺”的物资。为渡过难关,熬硝厂从老房子的墙根上挖出老土,把老土放在水里浸泡,然后用泡出的水熬出硝盐。
    东固根据地的党组织和农协会组织不仅重视在金融流通领域和军需民用工业上艰苦创业,而且还在战事频繁、经济来源紧张的情况下,依靠群众的力量,在文化教育和邮政等领域艰苦创业。1928年9月,东固区委在东固街上创办了第一所平民小学,招收学生100多人,不久改名列宁小学。随后各乡也先后办起了列宁小学,各村开办了农民夜校和识字班,组织农民学习政治和文化知识,编印了《农民讲话》、《工人讲话》、《妇女讲话》、《战士讲话》等工农通俗课本。1929年春,创办了东固赤色邮政分局,保证了邮路的畅通。
    东固根据地通过艰苦创业,不仅渡过了由于敌人经济封锁而造成的严重的困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苏区群众的物资、文化生活。这一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样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才能实现。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③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要实行这一目标任重道远。因为中国仍属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等困难。要想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激活全社会的创业细胞,激发人们的创业激情,让一切有利于群众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让一切有能力创业的人才脱颖而出,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的生动局面。
    一切崇高的事业都由人民群众创造,一切伟大的实践都由人民群众推动。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创业时代,只有努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以艰苦创业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做到全民争相艰苦创业,才能一步步地克服困难,经济和社会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相反,如果贪图享受,铺张浪费,不思进取,不积极创业,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无法实现。
    三、团结和谐,谋求革命事业的更大发展
    启示:构建和谐社会,是创新、创业的重要保障
    东固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从开始的一小块游击根据地,发展到以东固为中心包括吉安、吉水、泰和、兴国、永丰五县边界的大块红色区域;工农武装之所以能从开始的只有100余人,80余支枪的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七纵队,发展到拥有1200余人,700余支枪的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四团,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团结和谐才能谋求更大发展。
    长期以来,以东固山为中心的五县交界的边境地区,有不少散兵游勇结成的绿林草寇武装在这一带占山为王,四处活动,其中尤以“三点会”势力最强。其成员多是贫困破产的农民,也有闲散游民、流氓盗匪之辈。他们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出没于深山老林,拦截行人,抢劫勒索,群众对之既恨又怕。因“三点会”有较多的工农成份,“劫富济贫”的口号对唤起劳动人民反抗富豪的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因没有共产党的领导,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又无严密的组织纪律,在没有被共产党改造之前,对革命的危害性极大。东固根据地的党组织对“三点会”为首的绿林武装没有采取简单的“剿灭”的办法,而是采取了团结、争取、教育、改造的方法,使之成为革命力量。
    首先,想方设法把各路绿林武装团结、争取过来,欢迎他们参加革命。然后,有的放矢地做好艰苦细致的教育改造工作。“三点会”成员在七纵队及后来的红二团中所占比例较大,党组织在频繁的游击战争中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活动于吉安、兴国两县边境的“三点会”首领段月泉就是在党的教育下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红军指挥员的。他先后担任过第七纵队队长、红二团副团长、红四团团长,在创建和保卫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做出了贡献。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文林式”的割据与建军特点考析
·下一篇:关于史沫特莱对东固苏区的记述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