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经验及深刻启示
2009-06-23 15:15:08
作者:万建强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内容摘要: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这块被毛泽东称之为“李文林式”,被陈毅元帅誉为“东井冈”的根据地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创业、和谐发展的历史。深入研究探讨东固革命根据地勇于创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形式;艰苦创业,创建根据地的各项事业;团结和谐,谋求革命事业更大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实现在新的起点上江西崛起的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东固根据地、历史经验、启示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这块被毛泽东同志称之为“李文林式”,被陈毅元帅誉为“东井冈”的根据地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创业、和谐发展的历史。深入研究探讨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在新的起点上的江西崛起的新跨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深刻的启示。
    一、勇于创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形式
    启示:革命和建设事业都要从实际出发,走创新之路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把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结合起来。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把马列主义暴力革命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举。在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等根据井冈山地区的群众基础较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周围各县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距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比较远等有利条件,选择了公开武装割据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通过武装斗争建立公开的红色政权——各级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根据地内党的组织和群众组织全部公开。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时间上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要晚一些,按道理完全可以照搬井冈山根据地“公开武装割据”的形式。但赖经邦、曾炳春、李文林等领导人从东固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出发,在接近总暴动前,创造了“秘密武装割据”的新形式。1927年11月,东固农民武装暴动取得胜利后,党的组织和活动都转入秘密状态,暂不建立公开的政权机关。在根据地内,党通过农民协会管理农村一切行政事务,各级农会实质上就是秘密的红色政权机关。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秘密武装割据”的形式呢?因为东固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条件与井冈山地区不同,有着它自己的特点。
    东固位于吉安东南部,地处赣江中游的吉安、吉水、永丰、兴国、泰和五县之交。这里直扼江西南北交通要冲,对国民党在江西的统治威胁太大了。同时,这一地区的地主武装也较其它地区更强大。东固根据地不仅经常受到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武装的攻击,还经常受到来自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等县的地主武装的骚扰破坏。在敌强我弱,战斗频繁的根据地初创时期,采取“秘密武装割据”的形式,可以使敌人来窜犯时寻不到目标,更能保护群众和得到群众的拥护。强敌来“进剿”时,红军游击队很快躲进深山,踪迹全无。但若是小股敌军来犯,则常被红军游击队歼灭或打垮。这种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不仅保存了红军游击队的实力,而且消灭了许多国民党军和地方上的反动靖卫队。既使在平时,红军游击队打土豪、筹款子,也常由党的秘密机关先把打击对象的情况摸清,然后采取果断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正如毛泽东1929年4月13日在于都以中共红四军前委的名义,给湘赣边界特委的信中所说:“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边界群众政权的形式有由公开割据改为秘密割据的必要”。①在东固,反动势力已驱逐了,权利完全是我们的,但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都没有,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正常的。
    “工农武装割据”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必须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实践证明,小块的分散的游击根据地在白色政权包围之中,开始采取“秘密武装割据”的形式,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最好形式。用这种方法,发动群众的地方可以很多,可以在许多地方建立党和群众的秘密组织,敌人又奈何不得。在根据地初其规模并且日益巩固的情况下,东固于1929年7月成立革命委员会。从此,东固的红色政权才逐渐由秘密走向公开。同年10月,正式成立东固区苏维埃政府。
    东固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从实际出发,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形式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的永恒的主题,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只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才能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同样需要发扬当年东固人民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因为,中部六省的省情不一样,崛起的形式也不可能相同。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崛起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江西的实际,创新崛起形式。省委、省政府依据江西的区位优势和实际情况提出了谋求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对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崛起形式。这一崛起的新形式,体现了实事求是,从江西的实际出发,大胆开拓创新的精神,只要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就能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创造新的一流业绩,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的新跨越。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文林式”的割据与建军特点考析
·下一篇:关于史沫特莱对东固苏区的记述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