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经验”对井冈山根据地后期斗争的帮助与意义
2009-06-23 14:03:39
作者:陈钢、李忠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除此之外,那就是体现了毛泽东的伟大。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主要来自毛泽东的开拓创新。井冈山根据地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主要得力于毛泽东。而东固一行,毛泽东则看到了自己的弱点,看到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于是,为了革命的利益,他没有忌讳,没有妒嫉,有的是虚心和真诚,大胆地介绍了“东固经验”。这是一般人所难做到的。而且,自从他得了“东固经验”之后,打消了回援井冈山的愿望,把眼光伸向了赣南闽西,萌生了创造更大的根据地的构图,从而“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率部再次转兵赣南闽西,终于经过了年余的努力,开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伟业,奠定了共和国的基础。这正是“上井冈山伟大,下井冈山更伟大”的注脚。因此也可以说,“东固经验”丰富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论宝库,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注  释:
    [1] 1929年3月20日《红四军前委致福建省委并转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革命根据地》(上)第291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2][3][5][6][11][12][13][14][15]《中共湘赣边界界委报告》(第二号),1929年6月6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第318页—321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4][7][8][9][10]《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报告》1929年5月20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第305页—313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16][17] 邓乾元《关于湘赣边界5月至8月工作对中央的报告》,1929年8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第335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作  者:
    陈钢(1952——)男,江西井冈山市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学院井冈山精神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井冈山斗争史研究。
    李忠(1960——)男,江西泰和县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学院井冈山精神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井冈山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下一篇:东固革命根据地与三次反“围剿”斗争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