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山回忆和论述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
2008-03-28 11:49:51
作者:原载《江西党史资料》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派黄公略同志到赣西南地区,把红二、四团和延福、永新等地区红军编入第三军以后,赣西南苏区的军事斗争和苏维埃政权有了新的发展。
  3、关于“二•七”会议
  一九三0年二月七日在吉安县陂头村召开了红四军前委和红五、六军军委及赣西、赣南两个特委的联席会议,前委书记毛泽东同志亲自出席指导这个会议。会议的中心问题是讨论武装群众、扩大红军、分配土地和成立苏维埃政府。对分配土地问题,会议上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以江西省委特派员江汉波和特委委员李文林二同志为代表的主张按耕种能力大小分配,即谁种得多谁就可以多分土地,耕种能力小或无耕种工具的雇农就少分地以至不分土地;以刘士奇同志和我,还有郭承禄(延福地区党的负责人)等同志为代表,不同意江、李的意见,主张按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九是农民)平均分配土地。这二种主张在“二•七”会议前和会期中争论很激烈。毛泽东同志来到东固、富田,出席了“二•七”会议,并指出平均分配的办法是正确的,谁种得多,谁就多分办法是富农路线。“二•七”会议以后,由于各地党和苏维埃政府坚决贯彻决议,形势就大大的不同了。半年之内,武装迅速扩大了,土地进行了分配。苏区采取的是按人口平均分配的办法,并查清了分配土地的情况。起初分田的时候,是将所有土地打乱,按人口平均分土地,没有抽肥补瘦。毛泽东在闽西发动群众和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创造了土地改革的经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按人口彻底平分土地。这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对我说的。他说:根据闽西的经验,不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分田是分不好的。因此,进行了第二次分田。这次分田,兴国创造了一条好经验,即是以“担”为单位,按实收产量分配土地。这是符合抽多补少,抽肥补疲的原则的。永丰、东固是以亩为单位平均分配土地。同一亩地有好也有歹,所以不好分。
  后来左倾路线说以前分田“不彻底”,主张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所谓富农分坏田,就是富农分到的田耕肥了以后,又把肥田抽调再分坏田。这样不仅影响了富农,也影响了中农。这就不符合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革命路线。提出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后,进一步彻底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苏区迅速扩大了,广大群众热烈支持委拥护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各地苏维埃政权也很快地建立起来。“二•七”会议前,各地还叫革命委员会,“二•七”会议后,就公开成立了苏维埃政府。
  从这以后,赣西南特委和南昌的江西省委已经没有联系。
  4、赣西南党组织的发展和演变
  我只能就我知道的这段谈起。1929年春,冯凌同志到赣西特委任书记。我也是这时候被特委扩大会议选为特委委员的。我原来的名字叫曾如柏,冯凌同志怕暴露我,故替我改名为曾山。以后吉安的团特委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一共被捉去七、八十位党团员。冯凌同志回南昌省委后,影响到赣西党的特委,由刘士奇代理特委书记,临时派我到延福区兼任区委书记。“二•七”会议后成立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我被选为主席,这才回到特委工作。
  1930年3月15日在富田召开了赣西南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大会正式选举刘士奇、曾山、龙超清、谭思聪等十七人组织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同志为书记。会后成立了赣西南苏维埃政府,选我任副主席,仍回特委工作。
  1930年2月,红四军在水南打了唐云山,消灭了他二个整团以后,向赣南地区行动,6月打到广东的南雄。当时我参加总前委随红军行动,肖道德同志(肖当时是总工会委员长)代理我的主席职务(当时总前委是随红四军行动,部队打到哪里,那里地方上的高级党组织应派一负责人参加前委),后来,党中央在上海召开苏区党代表会议,我便从南雄去上海参加中央会议
|<< << < 1 2 3 4 5 6 7 8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在战斗中成长的罗荣桓》(节选):古田会议前后
·下一篇:老红军温华桂(图)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