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因价格昂贵而乏人问津。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俗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如果因失俭而趋于奢侈,小者入不敷出,陷入经济拮据的境地;大者则欲壑难填,铤而走险,干出贪、骗、盗、抢等罪恶勾当来。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大多是从生活上不节俭开始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不仅有利于个人和家庭的安居乐业,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在实践中,我们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倡导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风尚,将节俭视为个人必备的品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勤俭节约的自觉性。同时,要坚持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使有限的财力、物力,为人民群众发挥最大的效益。
制度应有“度”
去年以来,全国省市县乡党委班子换届紧锣密鼓进行,人大、政府班子换届也即将铺开,许多地方纷纷出台新的规章制度,以加强管理,推动工作。某地一乡镇党委书记上任伊始,踌躇满志,决心大干一场。为树立威信,他迅速出台了十余项制度,内容涉及考勤、人事、分配、经费使用等。可结果却事与愿违,实际工作中仍是纰漏百出,问题丛生。原来,这些制度大都严得过“度”,严重脱离当地实际情况,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简直无法执行,只能是高挂墙上,形同虚设。
制度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汉语中“制”有节制、限制的意思,“度”有尺度、标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长期以来,一些人对于制度存在一种偏见,总以为规定越严则效果越好,因而在制定制度时不能准确地把握尺度。制度固然应该严格,否则就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但凡事皆有度,制度亦然,如果失“度”则往往适得其反,所谓“过犹不及”,其意就在于此。三国时的吕布可谓一代枭雄,史载其“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在当时就有“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的声誉。然而他待人苛刻,对部下过于猜忌。他不顾诸将的反对,在军中禁酒,部将侯成、宋宪、魏续等人因军马失而复得,酿酒庆贺,不敢擅饮,主动向吕布献上。不料吕布毫不领情,按制度对他们大加责罚,致使上下离心,侯成、宋宪、魏续等人率部投降了曹操,使吕布遭受毁灭性打击,终为曹操所杀。
不但制定制度时须把握好度,执行制度同样不能过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使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样是三国时代,曹操就很懂得把握好制度的“度”。他经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缴获了很多部下与袁绍之间的来往信件,有人建议按私通敌人之罪惩治这些人。曹操却说:“当时袁绍是如此强大,我尚且担忧不能自保,何况他们呢?”然后,他命令部下把这些信笺全部烧毁了,赢得了部下的拥戴。可见,能不能正确规定和把握好制度的“度”,往往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当然,也不能否认,在一些地方存在制度失之过宽或执行不力的现象。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之所以屡禁不止,与有的地方和部门违纪不究、执纪不严有很大关系。这也是由于没有正确规定和科学把握好制度的“度”所造成的。制度只有在被执行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是废纸一张贴在墙上,废话几句挂在嘴上。没有制度,工作难以开展;有了制度不执行,工作同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