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东固革命根据地在秘密武装割据的斗争模式、收编绿林、地主武装的统一战线政策以及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教育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开创了一条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新路,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宝库,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东固 创新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了秘密武装割据的斗争模式、采取了收编绿林、地主武装的统一战线政策、在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教育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开创了一条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新路,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新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宝库,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积累了经验。
一、“秘密武装割据”斗争模式的创新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的工农武装割据可以称作是“公开割据”的方式,它们都建立了公开的工农民主性质的政权,有的称苏维埃政权或政府,有的称农民政府或工农民主政府,这些革命政权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中鲜明夺目,形成界线分明、双峰对峙的两个阵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毛泽东朱德等人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堪称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典范,而“李文林式”的东固革命根据地则采取了秘密割据的方式,在政权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1928年春,李文林等领导的游击队开始在兴国和东固一带活跃起来。他们凭着25支枪起家,采取“秘密割据”的斗争形式,建立了红军第七、第九纵队。他们把反动势力驱赶走以后,建立起秘密的党部和群众组织——即有政权的存在,不挂牌子办公,没有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所有党组织、农民协会、苏维埃政权政府都以秘密的形式存在。东固的革命斗争,立足于在农村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在土地问题上,东固党组织对于土地问题不搞一刀切,注意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一方面,实行暂缓平分土地与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相结合的土地政策;另一方面对自耕农的土地则采取保护政策。除了对十恶不赦之徒实行严惩外,对其他如中小地主、富农等都实行统战政策,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广大群众。
东固根据地邮路、交通照常,和白区的邮路、商业贸易都有正常往来,即方便了老百姓,又保护了老百姓,边界所受到的痛苦这里完全没有,没有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不做烧房子之类的过激行动,因此深受群众拥护。革命武装的经济条件比井冈山要好,官兵伙食费是一角五分一天,从不发生经济问题,而井冈山官兵伙食费只有五分钱,经济问题日益严重,东固根据地部队的军需供给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仅有饭吃,还有蔬菜、猪肉吃,还有群众来慰劳。
东固革命武装采取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以整个赣西南农村为阵地,在广阔区域纵横驰骋,打击敌人稳准狠,敌人却很难找到他们的踪影。他们消灭了许多靖卫团队,还打败过敌人的一个正规军,曾经攻克乐安、兴国等县城,逐渐创立了以东固、延福、桥头为中心的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全盛时期面积达到2000平方公里,人口15万。有效地消灭了敌人,保存了自己,极大地扩大了革命影响。
东固地区的“秘密割据”方式很有价值,在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采取公开割据的一些小区域的苏维埃政权相继垮台,如湘潭、醴陵、平江、永新等地不仅失掉群众,连党组织也几乎损失了。这样不仅不能解决群众的经济困难,反而破坏了农村城镇的经济基础,尤其是井冈山的失守说明了任何险要地形和坚固工事都是靠不住的。因此,“秘密割据”的方式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当时,红四军前委在于都给湘赣边界特委写的信中就认为,“用这种方法,游击区域可以很广,即是说发动群众的地点可以很多,可以在许多地方建立党和群众的秘密组织。”毛泽东对于东固革命根据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为这种形式取得群众不致失掉群众,武装群众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1]东固的割据和井冈山的割据形式是不相同的,一个是秘密割据,一个是公开割据,但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东固的割据更能保护群众和得到群众的拥护,更有推广的价值和可能。东固根据地独创性的割据形式和游击战术,不仅对于湘赣边界革命形势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成为毛泽东践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大舞台。
二、教育、改造绿林武装的统一战线思想的创新
由于东固根据地的领导成功地运用了分化瓦解敌军的策略,以农军为基础同教育改造绿林武装相结合的方式创建革命武装,从而为壮大、扩大红军的统一战线政策提供了经验。井冈山、海陆丰等地的红军主要是在外地派进的正规部队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赣东北、洪湖等地则是没有正规军队的情况下,依靠农民武装起义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创建正式红军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正式红军的来源和成分构成,既不同于井冈山和海陆丰,也不同于赣东北和洪湖,它是以农军为基础,不断争取、教育改造以“三点会”为首的绿林武装相结合,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东固根据地的创始人赖经帮等早在东龙游击队刚刚成立的时候,就把当时活动在吉安、永丰、兴国一带的“三点会”绿林武装首领段月泉等人争取教育过来,赖经帮时任东固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队长,他通过亲友关系,经过几次三番申明大义的开导,使得段月泉在10月底率部20余人、14条枪,从兴国蜈蚣山来到东固,正式参加工农革命军,段月泉还担任了工农革命军副队长。1928年9月,将当时活动在吉水县的白沙、冠山一带以抢劫为生的何金山所率的100多人的队伍和枪支全部争取、接收过来,由赣西特委统一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第八纵队。1929年11月,又将活动在吉安、新干一带的敌二十师骑兵连杨木易率领的部队全部争取过来。1929年秋,在红四军辗转赣西南期间,沿途由于红军开展了“白军士兵都是工农,为谋生计忍苦从戎,你们出力,他们得功”,“士兵不打士兵,穷人不打穷人”等宣传的深入,使当年在吉安县负责“八乡联防”的大队长罗炳辉深受感动,他毅然率联防大队在值夏举行武装起义,起义部队随后开往富田,并被改编成江西红军独立第五团,罗炳辉任团长。罗炳辉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势力,使反动派众叛亲离,严重地削弱了敌靖卫团的力量,壮大了赣西南红军的力量,充分显示了东固根据地统一战线政策的成效,为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