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用兵录——大柏地战斗(1929.2.10-11)
2009-06-22 17:51:32
作者:黄颇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报告毛委员,”这时,宗裕和来到毛泽东身边,“瑞金县城抱来一捆报纸。”说着递给毛泽东一捆报纸。
    毛泽东如获至宝,打开一看,是一批《国民日报》、《中央日报》以及广东、上海、福建、江西的地方报纸。
    经过分析这些并没有完全过时的往日报纸,毛泽东印证了敌人的实力、动向和企图,进一步坚定了挥师南下的决心。
    同朱德、陈毅商量过后,毛泽东决定利用大柏地以南10里左右的麻子坳山高坡陡、竹茂林密、谷地两头狭中间宽的有利地形,做一个长长的布袋让敌人钻,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命令部队就地宿营。”毛泽东一挥手。
    “行吗?”参谋长王展诚提醒毛泽东,“刘士毅在屁股后咬得很紧哩!”
    “今天是除夕,”毛泽东坐了下来,“老子不走了,就在这个大柏地里过年罗。”
    王展诚和作战参谋们面面相觑,大惑不解:敌人如狼似虎正扑将过来,躲还躲不及了哩,怎么不走了呢?
    “看看我们的战士,”毛泽东一指山谷中的红军队伍,“再不能拖下去了嘛,不打个胜仗不足以鼓舞士气嘛!”
    事实证明,毛泽东当时的判断和决心是非常及时非常正确的。
    在向大柏地进军途中,朱德在黄柏地区集结部队狙击敌军先头部队,俘虏敌军数名,经审讯得知,尾追红军之敌是刘士毅部两个团。
    敌人在吉潭地区袭击我军之后,认为我军软弱可欺,非常嚣张,追的很紧,敌我之间仅相距只有一天的路程。
    红军自进军以来,整整一个月,行军2000多里,连续击退敌人的袭击和拦截,疲惫不堪,形同乞丐;特别是自吉潭以后,始终没有摆脱被敌尾追的被动局面。
    这时,红军向北前进,有琴江、梅江所阻,后有敌军紧逼,对我十分不利。即使渡过江去,带着这条“尾巴”和江西独立第二、第四团会师,也不易打开新的局面。
    而刘士毅部是红军多次打败过的弱军,现在孤军直追,只要红军利用有利地形给敌一个伏击,完全可以击破此敌,摆脱被动地位。

    四、谁持彩练当空舞

    部队在大柏地驻扎下来以后,毛泽东立即在王家祠召开了前委会议,研究了当时情况,正式决定利用大柏地南侧有利地形,歼灭尾追之敌,扭转被动局面。
    大柏是瑞金县城的一个偏僻的山区小村镇。从隘前、麻子坳到大柏地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峡谷,长约10里,人烟稀少,两侧高山耸立,草木丛生,地形复杂,一条小路逶迤在谷底之中,直达宁都,是一个理想的伏击阵地。
    1929年除夕之夜,毛泽东又在王家祠召开了部队干部会议,部署了大柏地战斗。毛泽东和朱德驾轻就熟地布置好了一个布袋阵;
    红二十八团二营为前哨营,在前村附近地区占领有利地形,掩护在大柏地地区红四军主力的安全和展开,尔后撤至大柏地附近地区担任军预备队;红二十八团三营在牛廖坑东侧高地占领阵地,担任正面狙击任务。红三十一团及军部特务营担任向敌右翼侧击任务。
    最后,毛泽东把林彪叫来,特别嘱咐一番。
    这时,林彪已提升为团长。在红四军中有点名气的“娃娃首长”,善于出人意料的打胜仗。
    毛泽东命令林彪带一哨人马绕到山口外埋伏,以作奇兵之用。2月10日下午2时许左右,刘士毅的追兵进入大柏地。军官们都骑着高头大马,士兵们穿着整齐的衣服,乌蓝的铁枪端在手上。敌团长钟桓担心地提醒刘士毅:“旅座,这里地势险要,恐有伏兵。”
    “哼,共军那伙叫花子,就几条破枪,跑都跑不动,怕什么!”刘士毅一挥马鞭,“前进!”
    敌进至前村南侧地区,和我前哨营红二十八团二营打响。二营在营长肖克和党代表胡世俭指挥下,英勇战斗,顽强抵抗,使敌人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二营战斗6个小时,在晚上8点左右奉命撤至大柏地,担任军预备队。在激烈的战斗中,营党代表胡世俭英勇牺牲。是夜,我军一部占领阵地,与敌对峙。
    次日凌晨,敌进至前村北侧距大柏地约3里的地区时,红军开始设施反击。林彪带领红二十八团一营由右翼迂回,红三十一团从敌左翼攻击。
    这一仗打的十分艰苦,从除夕一直打到初一上午10点多钟,整整激战了20多个钟头。
    湘敌比赣敌顽固,始终不服输。
    林彪说这一回是辣子碰辣子,谁也不信邪。
    刘士毅尽管四面受敌,但不甘心。昨天黎明之前,他已派出突击队悄悄绕到后山,竟对红军指挥部进行偷袭,然后冲下山,想对红四军来一个反包围。刘士毅的阴谋未能得逞,红军很快就冲垮了他的反包围圈。
    下午2时左右,战斗正在进行,红二十八团一营在林彪带领下,突然迂回到前村南侧茶亭东,一举歼灭了敌人的指挥所,截断了敌人的退路。红三十一团以勇猛的动作,向敌左翼发起攻击,并迅速夺取了高地。特务营也发展顺利。
    敌军失去指挥,顿时陷入混乱。红军一鼓作气,全歼被围之敌两个团。此次战斗,俘敌团长肖致平、钟桓及其以下800人、缴枪800余支。敌刘士毅残部仓皇退回赣州,围攻江西独立第二、四团之敌也仓皇逃走。
    这是毛泽东自鼓铜出师用兵以来打的最凶险的一仗,也是下山后的第一个大胜仗。
    1933年夏,毛泽东经过大柏地,看到前村的战斗痕迹,回顾当年激烈的战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激情,写下了光辉的词章《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夕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试论“诱敌深入”战略的形成和内外线作战战场的选择
·下一篇:井冈山——东固——中央苏区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形成历程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