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开国英雄的红色往事》 梅世雄 黄庆华 著 新华出版社
■千辛万苦走完长征,她又受命返回长征的起点——赣南打游击战
这些女红军历尽千辛万苦,受尽百般磨难,跟着红军大部队胜利到了陕北。但危秀英没想到,黄土高原窑洞里的炕头她还没坐热,小米粥还没喝够,她又受命由北而南,回到长征的起点,回到生她养她的江西故土,从事游击战争。
红军长征后,反动派卷土重来,中央苏区遭到洗劫。留下坚持游击战的红军,极其艰险与困难。
而对于一位刚刚走完长征的红军来说,重新回到阴云密布的长征的起点,是一个艰难的选择。1937年,危秀英秘密返回江西,跟着陈毅和刘建华在赣南打游击。
从赣江之滨的吉安到赣江源头的油山,危秀英跟战友们冲破一个又一个险关,战斗在红色赣粤边。
抗战中,游击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用游击战打日本鬼子。
“我们住在山上,晚上睡觉睡在大树底下。没有粮食吃,一年四季总吃野菜,冬天也吃野菜。那时,最苦的是没有盐。”危秀英回忆说。
国民党军对这支游击队恨之入骨,经济封锁、军事“围剿”双管齐下,游击队的处境空前艰难。他们不能进村栖息,野外营地也不能有固定地点,往往睡觉也得不停地转移,一晚便得折腾几次。白天、晚上均不能生火做饭,反动武装有专人负责白天看烟、晚上观火,然后循着烟火进剿。
1939年深秋的一天,为了向广东省委汇报情况,危秀英化装成一农村妇女,挑着一担柴火下山。行至大余池江圩附近时,她找到一个偏僻处,藏好柴刀,换上藏在柴火里的旗袍、皮鞋,梳理好头发,化装成一个女教师,然后乘坐赣州开往韶关的班车到达韶关市,按指定地点找到广东省委。
事后,她又混入广东逃往江西的难民队伍,步行回到池江,找出藏好的衣服、柴刀,化装回农妇。在半山腰,她碰到了敌人!
几个青年妇女看出她的危险来,主动拥上来,也带上捡柴的家什,簇拥着她一路说说笑笑,装成进山捡柴的模样。她们一路还故意用柴刀敲击着扁担,发出种种不同节奏的声音,显得十分自然欢快。
其实,那是探路的信号,遇有情况,知情者便会自动报警回答。这正是赣南人民在特定的条件下创造的一种通讯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