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组歌》中的这段歌词,抒发了红军将士胸怀革命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的豪情壮志。70年前的长征,是红军在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用顽强意志与鲜血和生命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支撑红军长征胜利的,除了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更根本的是红军将士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是共产党人不屈不挠、战无不胜之最深刻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最宝贵精神财富。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英雄壮举,更是人类战争史上的雄伟奇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记录了一些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数字:在367天的长征中,红军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什么让红军将士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最根本的就是理想信念。正如亲身经历并深知这段历史的杨成武将军所作的精辟概括,他说:“我们的指战员英勇善战,为了保卫党中央肯于牺牲一切。许多红军战士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英勇无畏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所信仰的革命事业。”在那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实现北上抗日、拯救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给红军将士注入了超人的胆魄和钢铁般的意志,激励着他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征服了万水千山,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赢得长征的胜利。红军将士用理想信念谱写的英雄史诗,惊天地、泣鬼神。如果说懂得为崇高理想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话,那么红军正是这样一支钢铁劲旅。长征的胜利证明,理想和信念出凝聚力、出战斗力。有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我军就能无往而不胜。
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是党领导我们进行的新的长征。新长征面临的情况更复杂,路程更长远,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是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既处在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处在矛盾凸显的改革攻坚期,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腐朽思想的侵蚀、困难和挫折的考验以及利益关系的调整,对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完成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肩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也对我军官兵坚定理想信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辱使命,在新长征中再造辉煌,就要学习红军将士坚定不移跟党走、为了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息的高尚思想品德,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科学的理性认识。只有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坚实的理论根底之上,才能自觉做到既不忘记远大理想,又能正视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当前,坚定理想信念,根本的是要用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的头脑,尤其要学习贯彻好科学发展观,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实效”上做文章,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转化为全军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官兵提高素质、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要坚持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