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个多小时,婴儿终于出生了。
董必武让人立即把昏迷不醒的陈慧清抬走,医生孙仪之把包好的孩子抱到董必武跟前,董必武含泪亲自给寄主写信,信写得真切感人。孙仪之拿上条子,把婴儿放好,连手上的血污都来不及擦,就匆匆撤离了。
等到他们撤到安全地带后,担负阻击任务的部队才撤下来。
一位指挥员得知一个团的兵力冒死阻击敌人只是为了等一个孕妇生孩子时,不满地说:“牺牲了那么多战士,只是为了一个孩子,太不值得了。”
这话传到董振堂耳朵里,他把这位指挥员找去,狠狠地批评道:“我们革命打仗,不就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吗?我们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他们美好的明天吗?为了一个革命后代,这样的代价值得!”
是的,革命,共产党的宗旨,革命者的流血牺牲,都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虽然,在革命过程中,革命者自己往往保不住自己的孩子,可他们的确保护了千千万万的孩子。
刚刚生过孩子的陈慧清被人用担架抬着行军。有一次,遭到了敌人的突然袭击,四个抬担架的民工有三个吓跑了,剩下的那个也借口没有力气抬不动了。危秀英急得直跺脚,她把自己用来活命的半袋子口粮送给那个民工吃,并耐心开导他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解放穷苦大众才冒死出来革命的,你帮助抬担架就是支援革命,将来胜利了,我们不会忘记你的。”这位民工最终被说服了,危秀英同他抬着陈慧清,翻过了两座大山,才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
陈慧清紧紧握着危秀英的手,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