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民族英雄>>正文
旷伏兆:从挖地道、挖石油到挖隧道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谢立宏 周书奎 梁德武
浏览次数:
2025-05-23 18:03:13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抗战时期,被日军惊呼为“奇幻战争”的中国地道战,是解放军军史、战史上的光辉典范。而这种战术的创始人,就是新中国首次授衔的中将旷伏兆。

    挖地道藏奇兵,打得敌人魂飞胆战。旷伏兆1914年出生于江西永新,1929年参加革命,1932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指导员、营长、团政委等职。1943年3月,旷伏兆调任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政委兼冀中地委书记。到任第二天,他在雄县杨庄一农户家听地委副书记杨英汇报时,村庄突遭日军包围,被匆匆隐藏到这家的“蛤蟆蹲”里躲避而侥幸脱险。事后,他觉得这样太危险,设想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蛤蟆蹲”挖通连起来,并作为新的斗争形式。他的这一设想得到了时任10分区司令员刘秉彦的全力支持。随后,他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召开党政军民领导干部会议,决定在二联县米南庄进行试点,与乡亲们一起挖洞掘土,就地解决难题,创造性地建起了能打、能走、能攻、能守的战斗地道,使得整个村庄成为完整的“天(房上)、地(地面)、阴(地下)三通”战斗堡垒村。接着,旷伏兆又将这一经验推广至地委辖区的(北)平、(天)津、保(定)地区,将原本散落在家家户户的“蛤蟆蹲”建设成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地下长城。旷伏兆发明的战斗地道充分发挥人自为战、村自为战,以守代攻、以逸待劳的村落游击战的作用,能持久坚持武装斗争,在平原游击战争中,逐渐成为其他各种斗争的支柱,是人民战争的伟大创举,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196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此为原型拍摄的战争故事片《地道战》,公映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使抗战时期冀中的地道战名扬世界。

    挖石油寻宝藏,组织华北勘探会战。1960年4月29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任命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在高等军事学院深造的旷伏兆为地质部副部长,协助部长、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和党组书记何长工开展工作,主要分管石油勘探和与石油部的协同等生产工作,之后又任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到任后,旷伏兆熟悉工作后,即根据李四光针对黑龙江大庆和吉林扶余相继勘探出石油而作出的“看来松辽油区,大局已定,今后该是我们跳出门槛,往南移动”的科学判断,率地质学家朱夏、关世聪以及地质部有关司局、政策研究室同志,奔赴松辽地区就勘探队伍南移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旷伏兆和工作组同志先是在长春听取了地质部基层地质、物探工作者意见,然后又转到哈尔滨听取石油部从事实际工作以及石油部和黑龙江省领导的意见并达成石油勘探共识:缺油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巩固国防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为国家分忧就必须加快石油勘探速度,迅速形成石油生产能力。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通过会战加快勘探,形成石油生产能力。其间,旷伏兆与黑龙江和石油部领导会商确定,松花江以北以石油部为主组织会战,以南由地质部统一指挥。随后,旷伏兆又在地质部各勘探队伍中进行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的学习教育,在勘探队伍中有效树立了大局观。

    1960年9月,地质部党组在天津组织召开了在我国石油勘探普查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华北石油地质工作会议,也称“天津会议”。会上,旷伏兆根据“松辽地区通过会战加速勘探普查,今后石油地质勘探普查力量部署,重点应由松辽向辽河、渤海及华北地区转移”的实际,强调:为了打好华北战役,勘探普查工作力量部署必须采取重点突破与区域普查相结合的方法,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各兵种联合作战,紧密配合,互相衔接。在这次会上,旷伏兆基于对冀中情况的熟悉和情感,还提出了将博野坳陷改名为冀中坳陷,为华北地区油气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会后,在旷伏兆组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朱志明:迫击炮平射的发明者
·下一篇:无
·冀中抗战战场上的逆行者——旷伏兆将军(组图)
·旷伏兆:从挖地道、挖石油到挖隧道
·纪念开国中将旷伏兆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县举行
·中红网红色头条:纪念旷伏兆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雄安新区雄县举行(组图)
·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的荣光———参加纪念旷伏兆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组图)
·吴志民: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的荣光———参加纪念旷伏兆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特稿: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的荣光———参加纪念旷伏兆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组
·杜鹃花开之时 将军魂归故里——开国中将旷伏兆墓冢在故乡江西永新落成(组图)
·特稿:杜鹃花开之时 将军魂归故里——开国中将旷伏兆墓冢在故乡江西永新落成(组
·梁德武大校:杜鹃花开之时 将军魂归故里——开国中将旷伏兆墓冢在故乡江西永新落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旷伏兆:从挖地道、挖石油到挖隧道
朱志明:迫击炮平射的发明者
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要重
人称“王老虎”的开国中将王必成
祭奠英烈 缅怀英魂——黄黎民一行赴万州拜谒
张敬永、邱林:跨越时空的延安精神——中华
特稿:跨越时空的延安精神——中华优秀传统
特稿:原创新诗:端午节抒怀——写在2025年
特稿:藏头诗:端午节祝友安康——写在端午
刘发生、雷阳松、杨昌萍:红军黔东独立师浩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