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月,毛泽东将陕西省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这件事写进他亲自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要求将这个经验推广到种植果木、桑、柞、茶、漆、油料等经济林木方面去。特别是1958年9月16日,毛主席由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省长黄岩陪同,到舒城县舒城人民公社视察。毛主席不顾旅途劳顿,随即察看公社的展览室和茶叶初制厂,详细询问了当地生产、生活情况。视察快结束时,他手指周围的山恋,指示说:“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这段指示虽只有12个字,但对时间、地点、数量、质量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毛主席的这一号召,为我国当时的茶叶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我国南方山区广大干部群众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全国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建设茶叶生产基地的热潮。视察当年——1958年,全国茶园面积仅有524万亩,至1973年即突破一千万亩,到1976年,已接近1500万亩,进一步确立了产茶大国的地位。
1959年6月25日,在阔别故居整整三十二年后,毛泽东最后一次回到故乡。故屋依旧,青山无言,斜阳脉脉染红山间。三十二年已是物是人非,父母长眠韶山,兄弟却魂在他乡,毛泽东在屋里仁立良久,看着两位老人的照片,看着他与弟弟、母亲唯一的一张合影,他的眼睛红了。此时屋子里里外外似乎又回响起少年生活的声响,清晰、鲜活,带着亲人熟悉的气息。这次返乡,毛泽东一共住了三天。临走时,老人起得很早,他有点失态地拒绝了侍卫的呼喊,独自一人坐在石坪的凳子上,缓慢地喝着韶山云雾茶,脚下是韶山的土地,呼吸的是韶山的空气,此时一别再见何时?毛泽东只想最后与故土旧居,作一次儿子与母亲的贴心交流。果然这一次依依别后毛泽东再未回来。
1959年10月31日,毛泽东来到了杭州,住在刘庄。毛泽东一到刘庄,全国各地的文件、电报接踵而来,办公桌上堆得厚厚的。毛泽东神情凝重地阅批着各地报来的材料。山东的电报说,全省灾情严重,有的地区粮食颗粒不收;安徽的材料反映,去年的产量报多了,现在存粮很少,老百姓粮食掺着杂草吃;河南说,有的地区树皮、树叶都吃光了,许多人全身浮肿,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毛泽东的眼泪顺着脸庞流下来。工作人员都扭过脸去,偷偷地擦眼泪。毛泽东看看大家,声音硬咽地说:“全国不少地方遭了灾,许多老百姓在挨饿,我们是不是不吃肉,不喝茶了?我们带个头好吗?”毛泽东这次在杭州,一直没有喝茶。
六十年代初,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到杭州龙井茶产地梅家坞参观制茶。黄炎培要买一罐龙井茶送给毛泽东,茶场的同志听说非常高兴,精选了上等的好茶,并且坚决不肯收钱。黄炎培只好带回北京,送给毛泽东,并写了一封信说明情由。后来,毛泽东委托别人把这罐茶叶送还了梅家坞茶场,并且表示感谢。
1960年格瓦拉访问中国,他向周恩来提出了一个“最恳切的要求”:我从古巴出发时,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劳尔•卡斯特罗要求我到中国后,一定要见到毛泽东主席。这也是我的热切期望。周恩来爽快地答复他:“会安排你见到毛主席的,他也很想见到你们。” 11月19日,格瓦拉在中南海见到了毛泽东。当这位高大而慈祥的伟人出现在面前时,格瓦拉显然很紧张,因为他竟连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倒是毛泽东先开口了:“你好年轻哟,切!” 看来毛泽东对古巴革命,对格瓦拉其人是颇有好感的,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他都在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幽默的气氛。当格瓦拉赞赏中国的清茶:“啊!多香的马黛茶呀!这真像是马黛茶,阿根廷的马黛茶!”毛泽东就说:“你喝到家乡的茶叶味了,这说明你是真的到家了。”
1963年春,毛泽东主席在杭州刘庄起草《农村工作若干问题决定(草案)》,4月28日下午工作之余,他曾亲自采茶。在品尝亲手采摘下来的茶叶时,毛泽东说“茶叶是个宝。龙井茶、虎跑水,天下一绝”。毛泽东还说:“浙江茶叶资源丰富,出龙井茶、高山茶。这个茶叶是杭州龙井茶,是有名的茶叶,你们要管好”。还指出:“茶叶是个宝,多吃有好处。茶叶可以治病,帮助消化、清凉,可以提精神。”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而回到加州的圣克利门蒂的时候,处境是极为尴尬的。毛泽东继续保持与尼克松的联系,他认为,水门事件是美国人的内政,中国无意干涉,但是对水门事件中所反映出来的反尼克松观点,他是颇有看法的。他曾不平地说:“难道统治者就不应该有权统治吗?” 他还对来访的法国蓬皮杜总统说:“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把这些事情搞得满城风雨?我不懂得为什么这么一点小小的差错,竟然会将尼克松拉下马来?” 他甚至当着基辛格的面说水门事件是“屁事”。 他也向来访的泰国总理克立埋怨说:“水门事件过分夸大其辞了。……请写信给尼克松,告诉他,我想念他。” 这次张罗已久的会见是在1976年2月23日中午进行的。毛泽东在代总理华国锋的陪同下,在书房里与尼克松夫妇一一握手寒暄。然后,尼克松夫人就退了出来。会谈从上午11时50分开始,到下午1时35分结束,历时105分钟。这是毛泽东辞世前最后一次长时间与一个外国客人谈话。 毛泽东与尼克松就像老朋友重逢,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看法。这不仅满足了两人叙旧的愿望,彼此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时候,毛泽东重病缠身,身体状况已经严重恶化了。但他的头脑仍然是敏捷而清晰的。会见结束时,尼克松送给毛泽东一只由已故美国烧瓷大师博姆烧制的瓷天鹅,毛泽东则以茶代酒为他干杯。
毛泽东常常睡觉醒来后并不起床,湿毛巾擦过手脸就开始喝茶,一边喝茶一边看报,过一小时才起床、吃饭,然后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无大事,天天如此。他爱喝绿茶,尤喜龙井,且要浓、要热,身边工作人员每年都要代他向杭州定购西湖龙井茶叶。毛泽东外出开会视察时总是自带茶叶,喝过地方上提供的茶叶后也都会付钱。《毛泽东遗物展》中显示,他的生活帐记载,1968年3至5月,毛泽东(包括江青)先后购买了6斤绿茶,其中西湖龙井茶5斤。
吴连登从1964年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一直在毛泽东家里当管家。吴连登说,主席的家要说好管也好管,主席一分钱不拿,也不过问你怎么花。要说不好管,该花钱的地方,必须花,主席买盒火柴、买包手纸都要花钱,一分钱都不少花,主席在外面喝一杯茶我都要去结账的,在大会堂也一样。
滴水见太阳。毛泽东不饮用公家茶叶,还常用自备的茶叶招待来客,作为领袖人物,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历史事实证明,“进京赶考”的结果表明,毛泽东不是李自成。他用自己的一生填写了一份令亿万人民为之动容、叹服、崇敬和铭记的答卷。
毛泽东作为20世纪的一位伟人,将永远活在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心中。他有关茶的教诲、轶事和高尚风范,是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倡导“茶为国饮”的精神动力,应当在茶业界和全社会广为传扬,以教育和激励当代茶人和全国人民,为弘扬祖国茶文化,振兴中华茶业而奋斗!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