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万寿路的一套普通干部住宅里,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和丈夫王景清过着平静的生活。
李讷是毛泽东和江青的女儿,多年来,她一直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也不接受任何名誉头衔。作为毛泽东的女儿,一般人却对她知之甚少,这也使她在人们的印象中有了许多神秘色彩。
■“大娃娃”和“小爸爸”
李讷1940年8月出生在延安。虽然战争年代的条件艰苦,环境险恶,但是李讷在毛泽东身边依然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时光。毛泽东管李讷叫大娃娃,李讷管毛泽东叫小爸爸。
毛泽东的工作十分繁重,常常废寝忘食。如何能让他多休息,是令身边工作人员犯愁的一道难题。活泼的小李讷,常常会成为工作人员动员毛泽东休息的一个法宝。
“父亲因为工作很忙,要他休息,他也放不下手中的工作。我的任务就是让他休息,他太累的时候,就把我推进去,大人也劝,让我进去跟他(玩)。小孩去了,他喜欢孩子嘛,就不由自主地跟孩子玩什么的,这样他就可以转移转移。我记得我最早学说话,有一句话就是:爸爸散步去。我父亲到后来进城还说呢,说你小的时候,就会说爸爸散步去。我很小啊,就是两三岁,只能攥着他一个手指头,拉着他去散步。以后我逐渐长大,然后拉着他的两个手指头,然后再拉他三个手指头,然后再拉他整个的手,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
工作累了,毛泽东会出来活动活动。这样李讷和她的小伙伴们,就能和毛泽东一起做做游戏。这时的毛泽东会袒露出他尚未泯灭的童心。和这个可爱的大人物在一起,孩子们也很开心。
“他有时候扭腰啊,有时候背着手走啊,反正我们小孩淘气嘛,就在他后边跟一串儿,不是我一个人,什么叶艳、叶丽亚,这些(小孩)在他后边跟着。他很慈祥,不在乎这些。
“我父亲有的时候对小孩的事情还很感兴趣。你比如说我们在那里自己盖一小房子什么的,他进来,帮助我一起盖。他说什么这儿少个窗户,又帮我们搞一个窗户;这家人还没有水呢,那边下雨积了水,弄了一个沟,把那个水引进来什么的,也是玩得两手都是泥,他也挺投入的。
“我稍微大一点,三四岁时,他有时候带我散步,就教我念一些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不是杜甫的诗嘛?就是这样慢慢地教小孩。潜移默化的吧,在玩的当中,就慢慢地教一点这些。”
■“为人一定要立志”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在北京正式开始上学。为了不造成影响,毛泽东不让她在家长一栏中,填写自己的名字。
“最开始,家长一栏填的是工作人员的名字。但这个事情也不成,以后逐渐地就改了。但是籍贯我还是填的延安。我本来应该是湖南嘛,应该是湘潭嘛。但是我填的是延安,我自己认为我是延安出生的。到了高中,就比较正规了,该怎么填就怎么填。”
李讷刚上小学时,因为学校离中南海比较远,工作人员就用小轿车接送她。毛泽东认为这是典型的特殊化,后来再也不让他们这样做。
“小学住校,就在育英小学。我们一个礼拜
能回一次家,跟大家一样。开始不是小车接吗,后来我父亲不同意,说这样特殊化不好。就派一个大一点的车,能坐十几个、二十几个人的,一次把中南海的小孩都接回来。”
李讷从小就有和父亲进行思想交流的习惯。上大学后学习上有了什么心得,她都会写信向毛泽东汇报。
“我以前是在实验中学,是个女校,而且那个学校干部子弟很集中。我中学基本上可以说还是在那个圈子里面。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全都是一些普通群众的子弟。工人哪,农民,干部子弟就很少,这个对我帮助很大。因为父亲再严格要求你,再要你不要特殊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骄傲,毕竟身上总还是有那些东西。你一碰到这么多的群众,说实在的对自己触动是很大的。所以思想上有很剧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