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毛泽东资料 >> 毛泽东亲情
伟人背后的女人:毛泽东与贺子珍
2008-10-11 14:30:39
来源:人民网
作者:《毛泽东与贺子珍》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在这里,贺子珍与分别了十几年之久的妹妹贺怡重逢了。贺怡是来东北疗养的。

  贺怡比贺子珍小两岁,两人一起参加革命。两个虽是同胞姐妹,但长相和性格迥异。


  贺子珍难忘毛泽东 曾为女儿放弃再婚

  她哭着打开了从苏联带回来的小提箱,取出一床红色的毛毯,一面抚摸着一面对嫂子说:“这床毛毯是我和毛主席的纪念物,它陪伴我们一起生活了好多年。这上面有一个大洞,是主席在长征路上烤火时烧坏的,到了陕北,我请老乡用土羊毛织补好。我同主席怄气走了,可我把这条毯子带走了。我也是忘不了过去的深情呀!”说着说着,贺子珍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李立英在哈尔滨呆了一个多月后,回去了。分别时,贺子珍把回国后李富春送给她的一只金戒指送给了李立英。

  李立英被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通过一个多月的接触,感到贺子珍完全不像人们所传说的那样,是一位患有精神病的人,而是一位很正常的、温柔热情和心胸宽阔的女人。

  贺子珍在哈尔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身子得到了恢复。过去因贫血而显得苍白的脸也开始红润起来,显出一种成熟少妇特有的美感和风韵。

  在哈尔滨的这段时间里,战友们为了排解她的寂寞,常常拉她去参加周末的舞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周末举办交谊舞会的风气,此时在哈尔滨仍保留着。请贺子珍跳舞的人很多,许多人都夸她舞步轻盈,舞姿优美。

  贺子珍是在苏联学会跳舞的。那时她为了从极度的烦恼中解脱出来,重新塑造一个新的形象,特地上理发店烫了头发,还向会跳舞的战友们学习跳舞。

  贺子珍虽然喜欢跳舞,但并没入迷。在哈尔滨每参加一次舞会回来,她的脸庞红红的,充满了欢乐,眼睛里原来弥漫的忧郁神色,似乎消失了。

  有一次从舞场里回到家,屋里只有贺子珍与女儿娇娇,贺子珍把娇娇叫到跟前,说:“娇娇,我同你商量个事,我给你找个新爸爸好吗?”

  娇娇听到妈妈这一问,突然大哭起来:“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新爸爸!”

  贺子珍吃了一惊。原来很多老战友都劝她物色一个新的伴侣,使后半生能有一个美满的家。贺子珍听了战友的劝说,也心动了。但现在看到女儿娇娇这样反对,也只好作罢。她伏在桌子上,失声地痛哭起来。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提过再婚之事。虽然战友们仍然不时劝她,但她都是拒绝。


  女儿病重贺子珍不肯离开被送精神病院

  她终于获准去探视女儿了。她以为这是因为娇娇的病情有了转机,兴冲冲地去了。不料,医生告诉她,娇娇已无法救治了,她已经挪出了儿童病房,推到太平间的副室,这里都是临危的病人,只等一断气,就推到太平间去。

  贺子珍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凉透了。她一下子跪倒在医生的跟前,拉着医生的手,苦苦地哀求说,请他一定要设法救救娇娇。

  医生耸耸肩,摆摆手,表示一切已无能为力了。

  贺子珍这时明白,哀求不会有什么结果。她急忙来到病危室,去看娇娇。只见她双目紧闭,奄奄一息的样子。

  此时,贺子珍不再哭泣,突然涌起一股无比的勇气和决心。我要自己救活她,我一定能够救活她。娇娇是不会死的。

  她转身又来到医生的身旁,对医生说:

  “你不能把她送到太平间去,她还没有死,我要救活她,我马上就回来。”

  说完,她赶快回到家,拿出几件值钱的衣服卖掉,买了一小包白糖和一瓶牛奶,然后回到医院。她来到太平间的外室,坐在娇娇的床头,喂她吃一瓶带糖的牛奶。在那饥荒的岁月,这就是最珍贵的营养品了。可是娇娇人事不省,牙关紧咬,一滴水都喂不进去。贺子珍细心地把小匙一点一点插进娇娇的嘴里,慢慢往上抬,把娇娇的牙齿撬开,终于将这瓶牛奶喂进娇娇的嘴里。

  为了让娇娇天天能吃到牛奶,贺子珍到处奔跑,想尽了办法。牛奶是毫无办法弄到了,但羊奶还有希望。贺子珍用自己家的东西从邻居一个俄罗斯老太太那里换得每日一小瓶羊奶的供应。贺子珍就是靠每日一小瓶羊奶,救娇娇的命。

  在贺子珍的精心护理下,女儿娇娇终于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贺子珍为此心里感到欣慰,自己给女儿捡了一条命。

  但是,一场新的厄运就要降临到贺子珍身上。

  娇娇虽然保住了命,但身体仍然很虚弱,吃点东西就要吐,每次只能吃很少一点。贺子珍就不辞辛苦,一天给她做六七顿饭吃。国际儿童院的院长是个苏联女人,她见娇娇已经能够下床,就要她回到儿童院去,过集体生活。

  这个女院长还要贺子珍马上恢复工作,说她为了照顾女儿,已经很久不干活了。贺子珍心里很清楚,女儿身体还不好,就想留她在家多住一个时期,等完全好了再回去,没有同意院长的意见。

  谁知院长竟然大发雷霆,指着贺子珍的鼻子骂了起来,话说得很难听。贺子珍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斥责和侮辱,也从来没有同任何人这样吵过架,这回她忍不住了,也发起火来。双方争吵得脸红脖子粗。

  贺子珍同院长的关系原来就处得不大好。自从把娇娇接回家养病后,她们之间的矛盾加剧了。现在一吵架,关系就更坏了。最后,院长看到贺子珍竟敢顶撞她,更恼怒了,恨恨地说:

  “我看你今天是疯了,我叫人把你送到疯人院去!”

  过了两天,几个穿着白衣服的彪形大汉突然闯进屋里,捉住贺子珍的手,揪住她的衣领,不问青红皂白就往外拉。当时,娇娇还躺在床上。贺子珍看到他们竟然要动武,把她和女儿分开,拼命地反抗着。她想跑到床边,紧紧地抱住女儿,但是她还没有来得及做这些,就被挡住了。

  贺子珍拉住了床栏,死死地不放手。可是她的手被人掰开了。她又试图拉住桌子、椅子,不肯离开女儿。然而,瘦弱的她,怎么能够敌过那几个俄罗斯高个子壮汉呢?

  她终于被拖出了房门,拖下了楼,被塞上了汽车。

  很多年以后,提起在精神病院两年多的生活,贺子珍仍然感到极为恐怖,眼睛里充满愤怒,脸上的表情极为痛苦。

  毛泽东生前给李敏留手势遗嘱成谜

  李敏看到爸爸病成这个样子,眼泪又要流下来了,她竭力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她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

  毛泽东带着微弱的声音说:“娇娇,你来看我了?”

  毛泽东神智十分清醒,他仍然习惯地称呼李敏的小名娇娇。

  李敏点了点头。

  “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 ” 毛泽东望着李敏,目光中充满着慈祥和怜爱。

  李敏此时无法向爸爸道出个中缘由。但她觉得爸爸的心正像妈妈所说的,是很孤独、很寂寞的。他也像普通人一样,希望得到家人的爱,享受到天伦之乐。

  毛泽东接着问:“你今年多大了? ”

  “39岁了。”

  “不,你今年38。”

  毛泽东身患重病,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女儿出生的年份,女儿的年龄,这使李敏被爸爸对自己的关爱所感动。她的眼泪又一次涌上了眼眶。

  接着,毛泽东艰难地打起了手势,他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圆圈,轻轻地说了一句话。

  毛泽东的声音很轻,李敏听不清。她用眼睛询问站在旁边的服务员张玉凤。张玉凤摇了摇头,表示她也没有听清楚。

  李敏当时猜想,可能爸爸是问孔令华的情况,但又吃不准,于是没有回答。

  毛泽东看到李敏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没有回答,便不再说话,无力地闭上了眼睛,他拉着李敏的手也松弛下来。李敏知道爸爸累了,于是轻轻地退了出来。

  这是李敏生前同爸爸的最后一次会见。她一直猜不出、想不透爸爸最后的一个手势,和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在她心中很长一段时期是个谜。

  直到多年以后,有一次同一个挚友谈起这个往事时,这个朋友若有所思地猜道:

  “你爸爸会不会是询问你妈妈贺子珍的情况,或是嘱咐你:要照顾好你的妈妈呢?主席用手势比了个圆圈,这个圆圈是不是合上你妈妈原来的名字桂圆的圆字呢?”

  李敏听了,觉得这个解释有一定的道理。这时,她开始后悔起来,她未能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没能满足他最后的愿望。否则,她会在爸爸临终的时候,在他耳朵边说上这样一句话。让他魂牵梦萦的她的妈妈贺子珍,最近身体健康。她一定会尽女儿的责任,照顾好妈妈。

  没过几天,中办突然来了一个电话,让她去看爸爸。中办派来的汽车把她接进中南海。她以为是父亲已经转危为安了,没想到见到的是已经病逝的爸爸,输氧的罩子也已经撤掉了。见此情形,李敏不由得失声痛哭起来。

  这一天是1976年的9月9日。周围的人告诉她,毛泽东是0时10分与世长辞的。

  全国人民沉浸在失去领袖的哀痛之中。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人民大会堂设灵,祭奠毛泽东。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写给岸英、岸青的信(打印版)
·下一篇:揭秘毛泽东家三代女性:从痴情战士到前卫儒商
·“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文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吴连登发言(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下)——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上)——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2周年暨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第15届研讨大会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年会暨《毛泽东的饮食文化》首发式在京举行
·百名抗美援朝老兵、千名隆尧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共同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应邀参加2014清货网第一届创业英雄博鳌论坛大会
·社会各界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1周年(组图)
·庆祝共和国65周年国庆庆典暨社会改革发展杰出贡献人物高峰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组
·2014环保低碳与食品安全论坛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