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毛泽东资料 >> 毛泽东交友
毛泽东与王观澜的革命情谊
2014-06-21 23:49: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叶介甫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中药和针灸辅助治疗,终于使他能够进食少量流质,而且抑制了他的神经痉挛。王观澜在同病魔较量中,也逐步掌握了自己的身体情况。他知道自己的心、肺、脑并没有坏,相信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把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难关是可以渡过的。因此,当他从严重的休克中苏醒过来,同志们征求他的意见,是否把在托儿所的孩子接回看一看时,他拒绝了。他平静地想,在危急的情况面前,党交给自己的首要任务是战胜疾病,战胜死亡,而不是妻子儿女。他相信,孩子将来是一定能看到的。

    就在王观澜生命危急的关头,毛泽东又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他的病不一定没有希望,要他鼓起勇气来,采取有效办法,同死亡作斗争。毛泽东的话,让他更加振奋起来,下决心不辜负党和战友们的殷切希望。虽然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但他没有任何慌张和焦躁情绪,而是保持镇定和乐观。几个月后,他的病终于又开始好转。在服用肝汁和菠菜汁后,眼睛也渐渐复明。毛泽东知道他肠胃功能很弱,便把自己土法烤面包用的铁鏊子送给了他。因为他手脚发凉失眠,毛泽东又将自己的一只热水袋送给他。在当时极其艰苦的物质条件下,毛泽东、李富春还把他们仅有的一点点营养品给他送去,使他极弱的身体逐渐得到恢复。

    1946年秋,王观澜又开始练习走路,从室内走到室外。当他汗流浃背地登上一座黄土山坡,又一次呼吸到陕北山野的清新空气时,他禁不住高呼:“是党和毛主席给了我新的生命!”

    1947年4至7月间,康生带领工作组到晋绥的临县郝家坡搞土改“试点”,大搞极“左”的一套,影响很坏。当时王观澜住在兴县张家湾村养病。听到群众的强烈反映后,他不顾自己身体虚弱,把驻村工作团主任姜宝箴叫到床前了解情况。他气愤地说:“这样扩大打击面,侵犯中农利益是不对的,是不符合中央‘依靠贫农、团结中农’的土改政策的。对地主也不能乱打、乱杀、实行肉体消灭。你们要学习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这篇文章。”

    第二年春天,他得知毛泽东已过黄河,就让妻子徐明清赶到蔡家崖,向毛泽东反映情况。毛泽东听后激动地说:“把一些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派到农村去,名为锻炼,实为害人。”不久,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又一次明确指出了前段晋绥土改工作中“左”的错误,并在讲话中肯定了王观澜关于土地政策的正确意见。

    毛泽东将王观澜关于农村问题的调查报告批转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王观澜主要负责农业工作,1950年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52年春任农业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1954年秋调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积极引导农民逐步组织起来,推动互助合作运动稳步前进,促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的方针,工作卓有成效。

    1955年下半年,党内在指导农业合作化的问题上,开始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的缺点和偏差。当时的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认为,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还是应该按中央原来的设想稳步前进。王观澜支持邓子恢的主张,结果与邓子恢等一起被指责为“右倾”、“小脚女人”。

    1956年四五月间,王观澜带领工作组南下浙江,以临海、嘉兴两县为重点,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他在向中央的报告中,以临海县的农民为例算了一笔细账,指出临海农民每人实得原粮比上一年减少了,而浙江2000万农民平均每人所得比临海县还低;浙江农村副业和土特产值都有下降趋势,而江苏长江两岸地区副业产值一般亦下降30%至80%以上,单就生猪一项来看,问题也相当严重。因此,他认为,多数农民生活仍然是贫困的,不富裕的,对于许多有关农民利害的经济措施,他们是很敏感的。这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和他的“剪辫子”同学胡崇诚
·下一篇:无
·《健康中国》春晚暨《感恩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启动 吴连登出席(组图)
·纪念人民领袖毛主席诞辰123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在京举行 吴连登致辞(组图)
·伟人卧像所在景区——嵩县天池山开园迎客 吴连登致辞(组图)
·吴连登:四菜一汤已不错了
·“毛主席管家”吴连登、大型毛泽东像章博物馆馆长周庆戈:不应诋毁领袖(组图)
·陈步峰:传承传播发展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光荣使命(组图)
·张清华:河北发现最早的图书版毛泽东传记与长征史料
·特稿:河北发现最早的图书版毛泽东传记与长征史料
·毛泽东在闽西系列故事——吃红薯的故事
·《走近毛泽东——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