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体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豪迈的诗篇,正是他伟大革命生涯中的华彩乐章。
一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深刻地意识到必须“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方能刚毅有为。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明确地指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他认为体育的作用在于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展示了毛泽东早期“健身强国”的体育思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处于百业待兴的时期。从全民健康的角度出发,毛主席多次号召、指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民众的身体健康。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深刻揭示了体育的地位、作用和目的。这12个光辉大字,科学地指出了通过体育增强体质的内在联系,同时又明确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体育必须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属性,由此确定了新中国体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1960年他亲自在工作人员送审的党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草稿中加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活动。”
毛泽东在关心增强人民体质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我国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1956年在接见南斯拉夫足球队时,他说:“过去制度不好,封建制度半殖民地国家,还受帝国主义的侵略。现在来重新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体育。现在输给你们,也许要输12年,能在第13年打胜仗,也很好。”在毛泽东“健身强国”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运动员在各项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光辉业绩。
二
有人把体育活动看作是消遣、休闲,有人把体育活动看作是玩耍、游戏,可是毛泽东却与此不同,他更注意把体育活动作为磨砺吃苦本领和锻炼坚强意志的手段,倡导一种“自找苦吃”、艰苦磨练的体育观。
毛泽东一生热爱体育活动。他认为,只有具备了强健的体魄,才可能有知识上、道德上的追求,才谈得上实现自己的宏伟志向。早年,他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另一方面积极锻炼身体,把强健体魄、勇气、意志上升为人格重塑的首要前提。他在学校自编了27节《六段运动》,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并进行游泳、爬山、跑步等活动。他特别重视冷水浴,以锻炼“猛烈与不畏”的精神。
1936年,毛泽东对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起自己青年时期体育锻炼的情形时说:“寒假里,我们就脱掉衬衫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脱掉衬衫,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大声叫喊,说这是一种叫做‘风浴’的新体育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里,我们露天睡觉,甚至于到11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这一切都是在锻炼身体的名义下进行的,这对于增强我的体质也许很有帮助,我后来在中国南方的多次往返行军,以及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路上,特别需要这样的体质。”正是通过这些吃苦的“体育项目”的千锤百炼,毛泽东为在以后的战争环境中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为一生从事艰苦繁重的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体魄基础。
全国解放后,虽处于和平环境,又年事渐高,毛泽东的体育锻炼热情,却丝毫不减当年,特别对在大江大海中游泳兴趣更高。他先在北戴河、邕江和十三陵水库游泳,后在黄石、安庆、九江、武汉等地的长江中游泳。有人统计,他曾17次横游长江,最后一次已达73岁高龄,历时一个多小时,令人钦佩不已。他曾对陪游人员讲:“长江又宽、又深,是游泳的好地方”,“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意志”。晚年的毛泽东,腿脚不方便,起坐都非常困难,还以惊人的毅力拄着拐棍,坚持锻炼。其意志何等坚强!
三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毛泽东同志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920年,毛泽东担任第一师范附小主事时就开始身体力行,他倡导学校“宜三育并重”,并强调“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