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辞世的那一刻,也就是他老人家读书生活结束的时刻。毛泽东同志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读书学习不止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读书要“挤”和“钻”
工作忙,没有时间读书;看不懂,没有兴趣读书。这是不能坚持读书和不爱读书人常说的两个理由。
早在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针对这两个问题就说过,“没有功夫”这已成为不要学习的理论、躲懒的根据了。共产党员不学习理论是不对的。有问题就要想法子解决,这才是共产党员的真精神。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开会的时候,人多得很,就要挤进去,才能有座位。又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就可以挂衣裳了,这就是木匠向木头一“挤”,木头让了步,才成功的。自从木头让步以来,多少木头钉上钉子,把看不见的纤维细孔“挤”出这样大的窟窿来,可见“挤”是一个好办法。我们现在工作忙得很,也可以叫它让让步,就用“挤”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个小时来学习。
再一个问题是看不懂。毛泽东同志指出,这种情形的确存在,有的同志“宁可挑大粪,不愿学理论”。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在中国,本来读书就叫攻书,读马克思主义就是攻马克思的道理。你要读通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读不懂的东西要当仇人一样地攻它。现在有些人是不取攻势只取守势,那就不对,不攻是得不到结果的。从前人称“校对”为“校仇”,校对确实很难,非似仇人对之是不胜所为的。对于难,我们要像仇人一样地进攻它,对于仇人我们是不讲感情的。他说,过去韩文公《祭鳄鱼文》里,有一段是说限它三天走去,三天不走,五天、七天再不走,那就不客气,一刀杀掉。我们要像韩文公祭鳄鱼一样,十天不通,二十天,三十天,九十天……非把这东西搞通不止,这样下去,一定可以把看不懂的东西变成看得懂的。他还说,正面搞不通,可以从旁的方面着手,如打仗一样,顽强的敌人,正面攻不下,就用旁袭侧击,四面包围,把它孤立起来,这样就容易把它攻下。学习也是一样,正面的东西一时看不懂,就从旁的东西看起,先打下基础,就可以一点一点地搞通正面的东西。
毛泽东同志最后总结说: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用这两个法子来对付它,学习是一定可以获胜的。
毛泽东同志是这样要求我们的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他自己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在戎马倥偬的年代中,战斗紧张时,毛泽东同志就充分利用行军、休整的间隙读书。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有过这样一件事:一次毛泽东同志带领一支队伍离开茨坪,到了五斗江。原地休息时,他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翻开手上拿的书,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当地天气多变,一会儿下起毛毛细雨,战士们都戴上了斗笠,但毛泽东同志仍在入神地看书。直到司务长给他戴斗笠时,他才感觉到下雨了,并把书收了起来。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党中央决定成立干部教育部。干部教育部在陕北公学大礼堂召开了学习动员会。毛泽东同志在这个会上讲话时号召大家:“要在工作、生产的百忙中,以挤的方法获得学习的时间,以钻的方法求得问题的了解和深入。”1947年12月,中央在延安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勉励同志们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他说:“你们长期做实际工作,没有学习时间,这不要紧,没时间可以挤。我们现在钻山沟,将来要管城市。你一年读这么薄薄的一本,两年不就两本了嘛!三年不就三本了嘛!这样,十几年就可以读十几本,不就可以逐步掌握马列主义了吗?!”他不仅这样说,而且自己带头这样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