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湖南的这个偏僻乡村,自从明初大批人口迁入,各姓氏聚族而居,逐渐形成一个一个的家族。然而从明前期到清中期数百年间,各家族的生活生存条件制约了宗法制度的完备。只有到清乾隆以后,长期的物质积累,使得各个姓氏有了修谱与建祠的可能,加上当时朝廷的提倡,修谱与建祠遂在韶山蔚然成风,几乎只要是人数有一定规模的姓氏,都建起他们的祠堂。以韶山冲为例,毛姓、李姓、孙姓、邹姓都有祠堂,也都修了族谱,其中以毛姓修建的祠堂最为雄伟,一直保存至今。
祠,从造字法看,即“司”(掌管、从事)祭祀、礼仪的地方。《周礼》说:“君子将营宫室,必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五龛以奉先代神主。旁亲之;无后者,以其班祔,置祭田,具祭器;朔旦则参时,食则荐是祭之。”这是《韶山毛氏族谱》对周礼的引述。
按周代礼法制度,天子、诸侯、大夫、士,均有庙以祭,庶人(百姓)没有庙,祭于寝。由寝而祠,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演化而成的。祠堂的最初首要的功能便是祭祀。
“宗庙,一姓祖宗栖妥之所,子孙拜瞻之地,理宜朝夕香烟缥缈,瑞霭祥云,夙夜灯彩辉煌,光争好月。”“家祠乃一姓敬宗、收族、敦伦之所,应行修造壮丽,以光前德,以树家声。”这是韶山毛氏家族对祠堂的认识。
事实上,祠堂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基层的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它的功用,也由最初的祭祀而延伸与扩展到处理族内的一切公务,如调解纠纷,奖惩族人,而最要者,乃是修订族谱、发布族规、族法,因而祠堂已经成了家族的权力机关。
韶山毛姓祠堂共有4座,即毛氏宗祠、毛震公祠、毛鉴公祠、毛深公祠。除宗祠外,其它祠堂都是按毛姓各房命名的,但震、鉴、深、常、石羊5房,只有3房有祠(深祠今已不存),常、石羊两房因人口稀少或迁往他处而未能建祠。
1、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为韶山毛姓总祠,祭祀的是韶山毛氏家族始祖毛太华和二派祖毛清一、毛清四、三派祖毛有恭、毛有伦及相应祖妣。
这所祠堂位于韶山冲中心,背倚引凤山,取坐东北朝西南势。
乾隆六年(1741年),毛尔达、毛彝生、毛特英、毛育万、毛康子等人主修族谱完工后,又倡议修建祠堂。乾隆十二年(1755年)七月,以毛在阳、毛体仁为首,请来一名风水先生,看中毛价人住宅下首的一块荒屋基,加上基前熟田三分,遂由李旻文作中人,以全族名义购下作为建祠之所。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动工,二十八年(1763年)祠成。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毛氏宗祠又作了一次大修,扩建了戏楼。
关于毛氏宗祠的原貌,有《祠堂记》作了生动描绘:
……吾族自前明由豫章来楚,卜居湘水,落旦韶山,相吉于韶峰之左,枕山而立祠焉。
其制精,其法备。前为牌坊,规模壮丽。正中大书:毛氏宗祠。遥望 然,左右平列“韶灵毓秀”四大字,光耀照目;祠门上建匾额,亭门前立两石鼓,高数尺,大围许――崇圣学也。
门内高建戏楼,中台可容数十人演戏。匾题“鉴古观今”。楼柱咸有题联,其书入风出雅者。左右两马门也。台之左右两楼小窗多明,为优人装饰披挂之所。
楼之下即为下晋。宽达敞然,舆马辏集无虞隘。左一厢为庖厨地,右一厢为酒饭舍。东、西两回廊夹丹墀,墀中设阶级。
历阶五级而跻之,升大厅,厅纵横堪布十数席,气象堂皇,整齐严肃,为合族办公、讲约、祭祀、饮福设也。厅视下晋,高逾三尺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