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香,斟几十次酒,读上百次文……死亡,是人生中最痛苦之事,而儒家礼法,也制造了一整套最为形式主义的东西来与此相适应。结果,《丧礼》成了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对灵魂和鬼神的畏惧。清末的韶山毛氏家族,依然保持着对灵魂的不可动动摇的迷信,因此,《丧礼》中一投足、一举手,都时刻提防着,以免得罪,惹来大祸。这中间,最基本的,自然是相信人死后有灵――认为不但人刚死时,灵魂不散,就是死了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年的祖宗,上至中国毛氏始祖毛伯郑,中至韶山毛氏家族始迁祖毛太华,下至近世祥、祖诸派已亡人物,其灵犹在。
清末韶山毛氏家族不但保持着对亡灵的迷信,还存在着对鬼神的敬畏:祀土神、赈孤和祭庙祖、土地、桥梁、道路诸神及水府、河伯等。
排除异已的纯儒礼俗。韶山毛氏家族《丧礼》采自儒家经典,是正宗的“儒礼”,因而将佛、道拒之门外。
以上是韶山毛氏家族正宗的儒家礼法,而事实上在办丧事时往往儒、释、道并行,甚至还杂有楚文化中某些“巫”的成份,就象屈原在《楚辞》中描绘过的一些场景。
韶山各姓氏办理丧事,大略习俗如下:死者初终,散发以麻系之,成服日戴三楞冠,持孝棍,着白布孝衣,肩披麻布,腰缚草绳,脚穿草鞋。孝子迎接前来吊者即行下跪,受者不回拜,只一般答礼;死者停放在家,要办吊酒或孝筵酒,谣云:人死饭甑开,不请自然来。于是而开流水席。治丧请礼生、道士或和尚超度,视经济条件而定,富家儒、佛、道三种礼仪并行,一般人家则择其一,穷人什么礼都没法进行,能有一副棺木已了不得。
从韶山毛氏家族和这儿大多数人家举行丧礼的实际情形看,似乎佛教礼仪占据了上风,故通常称做道场(前来吃饭的则叫吃“白皮”),大约因人们死后都希望“升天”的缘故,而且似乎佛教的一整套,声势也更大;当然,三种礼仪各有所司――儒主初终诸礼,其中心是“孝道”,佛主将要下葬前的超度,其中心是“升仙”,道则穿插其间,其中心是“驱邪”。三者中道教的一套特别有地方特色,遗存了大量古苗蛮之习。
丧礼期间的吃食,儒、道不避荤,每天一次正席,佛家用素菜。亲友送礼多为纸金银锭、纸钱、香烛、香饼、香贡、挽幛、挽联等,孝家答以白布一方,称散白
晚奠后约亥时初始唱夜歌,有职业化的歌者,代孝子孝孙抒发孝思,也是为了打发难捱的漫漫长夜;歌词极为哀婉缠绵,可谓“去去思君深”。
送殡一般向礼仪行租用虎头牌和锣、鼓细乐等,灵柩用两块白布拖起,称“拖丧”,抬灵柩叫抬重或抬大轿,抬者称“金刚会上”,“金刚”中不得有妻子怀孕或正当经期的,送葬队列前由一人沿途抛散钱纸,称“买路钱”。
整个丧礼期间,不停地放炮竹和三眼铣,目的是驱邪,尤其后者最有地方特色。这个东西不知由自何朝何代,约一尺多的木柄上安一个有三孔的铁头,将自制的火药筑紧在孔内,一根线香点着引信,只见浓烟澎出,一声巨响,接着又是两响,音传十里,天地为之一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