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小鼓《宝朵冲浪》在“罗霄放歌”文化惠民活动表演
“永新小鼓”《懒婆娘》参加全国“鼓书”交流大赛获三等奖
《永新小鼓》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奖
《永新小鼓》在农村祠堂表演
《永新小鼓》在三湾改编纪念馆门前迎客表演
排练永新小鼓《见面》,参加“颂党恩•抒豪情•展风采”
屋檐下永新小鼓表演,吸引许多群众自发地去观摩聆听。
乡村永新小鼓表演
永新小鼓《懒婆娘》在全国鼓书学术会上表演
永新小鼓《老克的遗产》在“罗霄放歌”湘赣边界巡演
永新小鼓宝朵接婆荣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中的表演奖
在农村祠堂表演永新小鼓节目引来许多群众观看
重现:起初“瞎子唱号音”在大街小巷、乡村角落买艺的场景
为传承、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新小鼓》,正值我国第1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笔者特此追逐《永新小鼓》起源、流传、发展、演变等历史渊源,了解和分析《永新小鼓》是怎样在当地成为一种耳熟能详影响极广的独特曲艺,为何能撼动着千百万人心弦的魅力?
《永新小鼓》原名“瞎子唱号音”,表演方式是“一边嘴巴说唱、一边两手敲打腰鼓”的独特民间曲艺,流传于吉安永新的民间己有270多年历史。随着时代变迁,这原生态的民间曲艺不断创新与发展,1976年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一种曲艺品种而入选《中国曲艺志》,2014年11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殊荣,被称作中国曲艺界“活化石”。新编的《永新小鼓》节目《宝朵招工》、《宝朵接婆》,分别获得全国第14届、第15届曲艺群星奖,作为江西省唯一代表前往北京中南海大会堂,参加全国农民艺术节曲艺大赛并获奖;《宝朵冲浪》获得首届“赣鄱群星奖”之后,“宝朵系列”参加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曲艺决赛,获得表演奖。《永新小鼓》把歌唱、相声和戏剧三者的特色融为一体,有声有色,有腔有调,既有永新民间色彩的独特曲艺风味,又能把曲词编改成有时代新鲜感,真实体现了 “轻骑兵”的强大战斗力。
起源:缘于盲人欧阳承相生 吸收精华进行改造的渊源
据《永新县志》记载:“唱号音”产生大约于乾隆年间(1740)。那时,永新县城的北门有座“圣恩堂”专门供养一些无依无靠的盲、聋、哑等残疾人。清朝乾隆年间(1740年前后),湖北遭到特大洪灾,一批渔鼓艺人流落到永新,住在“圣恩堂”里。有位叫葫芦麻子的湖北渔鼓艺人常到大街小巷演唱卖艺挣钱,“圣恩堂”盲人也跟他学唱,接受能力最快的是欧阳承相,并吸收精华进行改造而成,他是《永新小鼓》的发起者(后人尊称他为永新小鼓的祖师爷) 。
欧阳承相出生1722年,永新县烟阁乡青岭村人。他年幼时读了些诗书,略通文字,后因一场大病双目失明,家境贫困的他被送入“圣恩堂”供养。他不愿依靠“圣恩堂”养活自己一生,努力仿效葫芦麻子的渔鼓曲艺,潜心发挥自己才华,把蛇皮制作的长筒、渔鼓,改用牛皮制作的扁形双面小鼓。小鼓腰系方便,左手配上一根小竹棒(形似筷子),又敲又打,打得有板有眼,唱得有声有色。他把年幼时读过的诗文、故事、戏文,听过的民间故事等,有针对性地编成小鼓曲词。他还把当地拉纤号子、伐木号子、劳动号子及山歌小调融化加工,口唱的音仿佛戏剧“号音”,这样就演变为当时城内别具一格的“瞎子唱号音”。于是,欧阳承相每到傍晚,就腰系小鼓,扎着红布飘带烘托气氛,手持竹棒和腰系小鼓,在街头演唱起来。初次上街,人们怀着一种新鲜好奇的心情听他演唱,随着演唱出来的曲词一个比一个动人,观众越来越多留连忘返。人们看着欧阳承相唱得口干唇燥,便端水递茶给他,还纷纷送上几个小钱以示尊重。欧阳承相这样唱了一段时间,名声渐渐大了起来。
流传:盲人用来卖艺为挣钱 形成盲艺人独特表演之处
《永新小鼓》的流传,早期只是缘于盲艺人谋生度日的一种曲艺。在“圣恩堂”的盲人生活是贫困的,为挣钱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欧阳承相把盲人组织起来,集中教唱,让他们也跟自己一样,利用这门曲艺行走街头卖艺,并增了两块小竹板(就是现在的小快板),合着敲打着出节奏,成为伴奏乐器。小鼓和快板打得有节奏,口里说唱有声有色,深爱当地群众欢迎,从此“瞎子唱号音”成为当时盲人走村串巷谋生一种手艺。后来,越来越多的盲人都拜欧阳承相为师请他教唱,他立了一条规矩:只传盲人。这便形成了盲人群体专业艺术表演的独特之处。
“瞎子唱号音”起初只永新县境内大街小巷、乡村角落流行,后来,盲艺人逐步流浪于吉安市数县,播及到永新邻县泰和、井冈山、宁岗、莲花、安福、茶陵,灵县、吉安等地。“咚咚锵、咚咚锵……”在黑暗的旧社会,贫困的盲艺人们流浪街头、走村串巷演唱不停,他们尝尽人世间辛酸,在饥寒交迫中度日,面对恶势力的欺凌和威胁,从不卑躬屈节而总是与之抗争对之声讨。
《永新小鼓》表演只需一人可边走边演唱,有时说有时唱,以唱为主,演唱者左手指间夹两块小竹板,右手持一根7寸长的小竹棒,敲打小鼓和竹板就是乐器伴奏,自敲自唱。盲人演唱《永新小鼓》时,没有固定演出场所,随处可当成舞台。春夏两季,白天在街头巷尾或晒太阳的空地,夏秋两季不但在厅堂,更多的是在晚上纳凉的广场、街巷,甚至屋檐下,既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听众多少的制约,可多可少,随时随地,吸引许多群众自发地去观摩聆听。在夏天时,可以唱的深夜直至天亮。春节前后,或办红白喜事的人家,也有人将盲艺人请至家中演唱。为卖艺多挣点钱,盲艺人们广取博采,不断丰富、扩延其内涵和演奏技巧,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创作上有所建树。这种“瞎子唱号音”十分注重当时当地广大群众的胃口(喜爱)编成段子,发展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瞎子唱号音”,广为流传,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曲艺。正是这曲艺感人的魅力,为当时贫乏文化生活的贫民增添了丰富的娱乐情趣,在吉安地区数县的社会各阶层,不少男女老少聆听时,常常断肠之感,不禁黯然泪下……
发展:紧跟时代发展而发展 成为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苑
不朽的艺术,经久不衰的魅力贵在紧跟时代脉膊而发展,《永新小鼓》是紧跟时代脉膊发展而发展,成为了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苑,在全国独一无二的曲艺品种中被入选《中国曲艺志》。2014年11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殊荣,被称作中国曲艺界“活化石”。其重要属性在于《永新小鼓》继承性与变异性,在总体趋势上不变,具体形式上多变,不变在艺术基因上,多变在艺术形式上繁衍的整个过程中。《永新小鼓》从欧阳承相创始至今已有十一代历史,它经历了近300年的风雨而仍残存人间,其自身的发展与时代变化紧密结合,紧跟时代、与时俱变的选择是《永新小鼓》的英明。追随《永新小鼓》的发展历程,去研究它的独特之处。其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朝期间(1840年一一1910年)。初创时,《永新小鼓》作为盲艺人的自谋生计“专利”,盲人拜欧阳承相为师,请他教唱。他立了一条规矩:只传盲人,他传教的盲人共有12人,那时是模仿戏剧“号音”无谱子、夹杂些乡村歌词,以口语的相声化来搞笑,吸引观众,进而娱乐,解化丑恶、劝人为善。那时的《懒婆娘》一时流行至今,深受群众喜爱。
第二阶段民国早期(1912年——1927年)。民国早期永新地方戏曲演出繁多,《永新小鼓》却奇苑独艳,不少盲艺人们纷纷模仿永新大型演出戏曲的节目,进行“号音”成小段子,与戏剧之白融为一体,创作了大批大的连本曲目段子,时而唱声嘹亮,时而拉腔拉调,中间夹相声道白,不断适宜和满足群众的需求,成了一种独特的风味。传统曲目有《男亦情女亦情》《娘教女》《解两段》《劝世文》《十个字》《卖花记》《私访长安》等30多个节目。盲艺人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以劳动人民的生活、爱情为主题,生动、活泼、形象地展现正反两面人物,以达到娱乐、寓教为目的。当时盲艺人一演唱不要舞台和灯光,大多数在晒谷场、村头空地、街头巷尾甚至屋檐下进行表演。
第三阶段苏区时期(1928年--1934年)。1928年毛泽东来到永新进行“三湾改编”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后,永新各乡陆继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其中禾川镇苏维埃政府组织“圣恩堂”的盲人集训,那时派一位姓刘的同志专门为《永新小鼓》曲艺创作节目,进行排练,然后让盲艺人到全县各地去演唱,成为宣传苏区革命的红色武器,鼓动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当时新编的节目有《打倒军阀列强》《打壕分田地》《欢迎白年返水》《红军打了胜仗》《闹暴动》《妇女支前线》《小江红了天》》、《兄妹送粮》《七溪岭上打两“羊”》等有名“段子”,流行到泰和、遂川、宁冈、井冈山及安福等地,为苏区革命呐喊助威,为推动苏区革命作出了贡献。这正是《永新小鼓》与时俱变、紧跟社会潮流的品格、灵活性很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