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江西永新2016年11月18日电(刘志宏、罗旦)11月1日,从中国文明网传来喜讯,永新籍县何继明少将,经永新县文明办提名,市、省、中央文明办层层审核和选拔,再开展网络民意调查,凭借他十年如一日义务宣讲 “三湾改编”精神的影响力,成功入围2016年11月“中国好人榜”。
何继明,永新籍少将,李立将军的儿子,今年已经72岁高龄。永新县三湾乡人,中共党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西干部学院特聘教师。从2006年至今,何继明将军十年如一日,义务在三湾、南昌、井冈山等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宣讲“三湾改编”精神,每年讲课达到180多场,迄今听众累计达到3万多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一位军人对先辈革命历史的追忆
何继明,一位军人,五十载军旅生涯,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父亲李立,一位老红军,三湾改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一家两代军人对“三湾改编”有着特殊的情愫。父亲李立用自己的积蓄和稿费捐赠了一座毛主席的铜像置于三湾枫树坪下,儿子何继明也用自己的生活费捐赠了一座毛主席站像在三湾乡党员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内,这是三湾乡现有的两尊毛主席像。
“改编圣地,军魂之源”,这是何继明将军对三湾的评价。不在故乡的岁月,他一直眷念着这片土地。三湾蕴藏着先辈的记忆,寄托着先辈的希望。当年毛委员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初到三湾时,父亲就是在这里聆听了毛委员的讲话,燃起了革命的火种,投身到如火如荼的革命事业中去。
“三湾改编放光芒,支部建在连队上。军队服从党领导,战略转移上井岗。这是父亲李立写下的《三湾颂》。”何将军饱含深情地说,“父亲的愿望就是希望下一代可以铭记革命历史,胜利果实来之不易,而我的责任就是以传承三湾改编精神为己任。”
一位学者对三湾改编精神的挖掘
何将军2006年回到家乡设立了“将军讲堂”。“讲堂”没有固定场所,最初站在枫树坪下讲,之后在党员服务中心讲,哪里有人听,何将军就在哪里。无论是本地的老乡,还是参观的游客,不管是一个人或是上百人,他都热情而认真地讲给人家听。今年何将军争取了一个项目,并取得了永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将原先三湾乡的粮食仓库改造成一个粮仓大讲堂,可以同时容纳190人听课,并添置了投影仪、音响话筒等设备,尽力改善讲课环境,这样何继明的“将军讲堂”便正式成型了。
何将军对三湾改编蕴含的意义具有他独到的见解:“三湾改编中的党铸军魂是把党的理想信念铸入军队,给军队赋予政治力量,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才能更好的发挥党的力量。”他在讲述时着重围绕“三湾改编——毛泽东政治建军思想的伟大实践"这一主题进行深入阐述,指出三湾改编是毛泽东的政治建军思想的起源,为我们的党锻造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前提和基础,井冈山的斗争应该从三湾讲起。同时,他也希望下一代可以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永葆党的优良传统不变质、不腐败。
为了更深地挖掘三湾改编精神的内涵,何将军重走红军路,不辞辛劳,奔赴三湾九陂村、井冈山以及延安等地实地考察、询问专家教授,广泛收集资料,还到井冈山历史博物馆调阅了一些珍贵的史料,寻访当年的老红军,并认真地阅读党史、军史、毛泽东传、老红军回忆录等,对自己的理论体系做出扩充,力争更翔实地讲述这段历史。
何将军扎实细致地为“将军讲堂”编写了一套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参考资料,还撰写了数篇有关“三湾改编”精神的研究报告,被中央党史研究协会和军事杂志采纳并刊登,让人们不止通过听课,还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他的理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