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在全国上下抗击冠状病毒疫情之时,我也作为部门联系芦山县芦阳街道黎明社区的干部与其他网格化干部一起守护着一方净土,总想着发挥自己作为党史战线系统的一员发挥党史优势,编一些顺口溜、快板、歌曲之类的来激励大家万众一心战疫情,有一天,头脑里突然出王维舟在芦山带领军民抗击疫情的故事。
王维舟,原名王天桢,1887年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清溪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1920年5月在上海加入旅华朝鲜共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被批准转入中共。因此,被称为"入党比建党还早的革命家",川东游击队的创建者,曾经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三十三军军长。
1935年红军南下,受张国焘排挤,任三十一军参谋长。同年11月底,川西已进入冬季。一天,王维舟在名山邛崃前线接到红军总政委张国焘自天全程家窝发来的急电,要他迅速赶赴芦山,领导以天、芦、宝为中心的红军占领地区民众的抗日救亡工作;并出任“抗日救国军总指挥部”总指挥一职,组建一支新的武装部队——抗日救国军。
1935年冬的芦山城,曾经被刘湘的王牌军教导师作为对抗由双河场、任家坝南出的红四方面军的营垒。在十天战火之中,芦山城惨遭蹂躏,东街化为灰烬,北西南三街亦面目全非。但座落在县城北街中段的天主教堂还是那样富有魅力:尖尖的屋顶,漆黑的墙,考究的石拱门,还有那大门上方圆孔内嵌装了十字架的天窗。
王维舟住在天主教堂侧的四合院里。当时,在天主堂与街檐连接的房屋门口,贴上了“斧头砍出新世界,链刀割断旧乾坤”的对联。贴横联处,挂着一块石灰刷制的木牌,上面用浓墨楷书:“抗日救国大同盟”。人们奔走相告“红军成立了救国会”。然而,让芦山人民永世不忘的不仅仅是他宣传抗日主张,成立了抗日救国军,而是他带领军民抗击病疫的事迹。
1935年6月初,中央红军途经芦山城北上。红军一走,国民党杨森部队就盘踞芦山,往来于宝兴、懋功一线。白军一来,也带来了瘟疫,芦山城乡瘟疫四起。其中尤数又吐又拉的痢疾最为霸道。驻芦山城乡的国民党军士兵因患痢疾而死了不少,老百姓中也不断有人死于这种瘟疫。国民党军队眼看士兵越死越多,担心无人打仗,假惺惺地动员老百姓消灭苍蝇、老鼠。扬言苍蝇老鼠缴得多者,用“强盗牌"香烟给予“奖励”。结果无济于事。因为瘟疫,芦山老百姓恨透了国民党驻军,说他们“比苍蝇、老鼠凶恶十倍、百倍。”
冬季,红四方面军到了芦山,瘟疫仍在流行,就连当时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也患上了痢疾。为防止疫蔓延,救军民疾苦,王维舟与抗日救国会的同志四处登门访问,动员城内外的当地名医一起成立“工农医药社”。
为成立“工农医药社”,召开了动员大会。王维舟总指挥向到会人员讲话。他说:“医生有救死扶伤的义务,大家要担负起为民治病的责任”。又说:“工农医药社是为了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解除工农的病患而设立的。大家当为济世救人出力。”
“工农医药社”在抗日救国会正式挂牌成立。在王维舟的关怀下,工农医药社全体人员和衷共济,克服种种困难,经过反复钻研,年底,终于攻克治疗瘟疫的办法,他们想尽各种办法采集中草药制作“特效药”,为老百姓和红军看病治病,向红军医院提供药品。“工农医药社”在城门洞等处贴出通告,通告说:“现值隆冬,近闻城乡人民患病者甚多,而我驻芦部队也复不少,鄙人等,奉命组织工农医药社,愿为济世救人出力。患病者,赤贫不取,一般照价半给,富者增加。特此通告。”
工农医药社设内科、外科、药房、门诊,共二十多人组成。县城内较有名气的“富春堂”、“全生堂”两家中药铺的中医先生曾泽明、吴书荣被聘为正副社长。救国会派红军二人到社里作政治工作。凡参加医药社的,由抗日救国会发给红布印制的证件,并在救国会内统一开伙,凭红布证件免费进餐。这期间,王维舟经常到抗日救国会饭堂与大家同桌吃饭、谈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