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钱志龙怎样抓住“红色”商机不放 |
2008-10-20 15:40:27 |
来源:江西井冈山林野大酒店 |
作者:红星 |
浏览次数: |
|
|
|
|
说起钱志龙,大家都说他特有运气,从开一家小小的“林野大排挡”,到拥有井冈山规模最大的“林野大酒店”,他只花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林野大排挡”开在“朱毛会师”的纪念碑旁,钱志龙的第一桶金来自“红色旅游”。
上世纪90年代,来井冈山的游客还不多,主要是上海的游客,偶尔也有一些广东来的。他们来到井冈山一般都要下宁冈,到“朱毛会师”的地方看看。1996年,宁冈人钱志龙在“朱毛会师”的纪念碑旁租了个店面,来了个只能容纳4张餐桌的小餐馆。餐馆取名“林野大排挡”,突出菜是“来自林间山野”之意。
钱志龙考虑到游客来井冈山,除了接受传统教育,还图个山野之趣。他就针对性地推出应季新鲜野菜。钱志龙的这招正好契合了游客的需求,他的“林野大酒店”在宁冈一炮打响。
在经营中,钱志龙不仅突出绿色新鲜,从菜式上迎合游客的口味,还不失时机的引导游客的口味。
上海人不吃辣,钱志龙店里有一道“炒田螺”,红红的辣椒让他们一看就心生畏惧。可钱志龙却把这道菜推荐给上海的游客,并且承诺“不好吃给换,好吃再给加”。结果不吃辣椒的上海人对这道火辣辣的田螺亲睐有加、赞不绝口:“‘林野大排挡’的田螺好吃的不得了,就像吃海鲜一样!”一传十,十传百,后来许多上海游客一来井冈山就要到宁冈的“林野大排挡”点这道菜。就这样,虽然只是接待些散客,钱志龙却不愁没客人。
当时井冈山有两家大宾馆,一是井冈山大厦,一是黄洋界宾馆,他们每天接待不少团队游客,伙食却很一般,游客对井冈山参观却没有一个吃饭的好地方意见很大。
于是就有旅行社老板想找家合游客胃口的餐厅,这时就有人推荐钱志龙的小店。旅行社老板上店里吃过后,感觉确实不错,但对仅有4张餐桌的“林野大排挡”能否接待上百人的大旅行社表示怀疑。钱志龙岂能让上门的生意跑了,他答复老板,可以让游客分批用餐。理由是旅行团因为要参观游览,吃饭都快,一般半个小时就能吃完。于是钱志龙开始接待旅行社团队,1年下来他挣了近2万元。
998年,钱志龙决定扩大经营规模,他看中了“林野大排挡”旁一家农业银行的食堂,上下两层,可容纳150人同时用餐。可他当时只要2万元资金,要租这么大的场地,还要装修,区区2万元怎么能够呢?但钱志龙信心十足,因为他有良好的口碑和充足的客源。通过关系,钱志龙找到了农行的负责人,谈了自己的看法。农行见“林野大排挡”生意红火,经过对钱志龙的全面考察,不仅把食堂租给他用,还贷给他18万元。
不久,钱志龙投入20万元改造的农行食堂变为“林野大酒店”,新店一开张就天天爆满,第一年就把农行的贷款全还了。
“林野大酒店”开上了井冈山,钱志龙巧借“非典”进军酒店业。2002年,宁冈县并入井冈山市,钱志龙敏锐地感觉到未来的旅游业会越来越兴旺,于是做出了新的决定——把“林野大酒店”开到井冈山上去。
最初,钱志龙在井冈山的“天街”租了一个两层的店面,但楼上楼下总共只能摆六七桌。没多久钱志龙就放弃了这个店面,大刀阔斧地租下了两家相邻的酒店,把墙打通,并成一家,“林野大酒店”在井冈山火了。
一年后,钱志龙把宁冈的餐饮和客房两方面的生意都转给了别人,集中全力在井冈山大展拳脚。
当时的井冈山国有宾馆占90%以上,规模大设施好的二星、三星级宾馆几乎全是培训基地,且房价高,对旅行团来说不太实惠。私营的宾馆虽然说价格实惠,但多为三五十个床位的小招待所,条件设施简
|
|
|
|
|
|
|
|
|
|
|
江西井冈山林野大酒店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井冈山林野大酒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井冈山林野大酒店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井冈山林野大酒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