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契合新时代智慧民生构建的大趋势
“智慧乡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投入资金大,技术要求高,应该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一是以新时代智慧民生构建为核心,突出战略性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部门的力量,统筹协调“智慧乡村”建设关联行业的共同发展,推动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利用,促进城市与乡村智慧建设的联动,强化各类应用领域的协同开发。规划既要突出战略性顶层设计,也要坚持落地解决“智慧乡村”发展过程的实际问题,突出需求导向,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新基建等国家重大战略和规划相衔接,体现国家意志。考虑到各地农村的发展水平不同,差异性较大,要重视实行试点先行。鼓励各地立足自身条件,明确战略目标,制定建设方案,规划实施路线。二是以新时代智慧民生构建为核心,坚持融合推进智慧城乡建设。在“智慧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和智慧应用方面,城乡融合发展既是手段也是目标。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就是城乡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的过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很多智慧应用功能都可以向乡村拓展和创新,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和智慧交通等。推进智慧城乡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政企联手合作,建立健全利益分享机制,积极探索实行项目化运作,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其中,对于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信用、智慧安全、智慧环保等面向民生领域,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对于电商平台、智慧农业、智慧安居、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培训等可以市场化运作的项目,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探索 PPP 项目化运作,探索创新商业化运营模式。三是以新时代智慧民生构建为核心,精准落地智慧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乡村,迎来大休闲的潮流,城乡对流,人流量的需求,开始偏向“生态、文化、健康”三大要素。智慧乡村,本质是“数据驱动的乡村”。建议地方政府先成立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成立村投公司(包括社会资本、政府、村集体经济等),村投公司来孵化“智慧乡村”,再把资源整理、规划、建立三级市场交易体系,做股权开发再进入市场。要将大数据资源融合到智慧乡村研究院研发并投入运营的以村为单元的“智慧民生小站”之中,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一盘棋”,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实现“产品上共创、市场上共治、发展上共生、成果上共享”的美好愿景。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聚焦共性的技术难题,组织多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技术团队,加强协同攻关,解决科技难题,制订技术标准规范。坚持需求引领、应用为先,鼓励“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参与“智慧乡村”公众服务平台开发。通过开发“智慧乡村”APP 应用平台,集成政务办理、生活服务、社交娱乐等信息服务功能,村民只需实名登陆,即可随时随地用手机获取信息和办理业务。四是以新时代智慧民生构建为核心,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装备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农业领域的试点示范和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在农村深入实施,落实光纤覆盖和光纤升级改造,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加大对农村地区低收入家庭的宽带服务的资费优惠力度,让信息服务惠及每个家庭。五是以新时代智慧民生构建为核心,加大知识技能培训力度。村民是村庄的建设主体,在智慧乡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资本和村民三方应协调互动,要将挖掘传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与时代相融,增强文化自信。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加强农村地区党政干部、医生、教师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各类人才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加强信息化知识武装,培育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新型职业农民;推动“智慧乡村”服务手段进课堂、入农户、下田地。扎根中华大地,做好中国未来30年“智慧乡村”这篇大文章,为建成“智慧中国”和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作者:李家武(1962-),笔名佳茹(号称襄阳作派),男,汉族,大学毕业,中共党员,湖北襄阳人。系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退休干部、襄阳市中共党史学会原副秘书长(2015年2月晋升副处级);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杨柳岸文学网》特邀编审作家、《中红网》专栏作家;中国智慧乡村研究院(香港)秘书长、北京智慧乡村创新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建设智慧乡村倡导者、智慧乡村研究院创始人之一。曾出版专著《岁寒知松柏》(新闻秘书文学作品集)一书(约35万字);正编著待出版《岁寒知松柏》(新时代报刊网作品集)一书(约35万字)。全国各级报刊网发表作品500多篇(首)。其中《不忘初心始于“慎独”》《差距是发展空间》《思想力量无穷尽》等10多篇政论性文章,被求是杂志·《求是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家依东津鹿门寺》《红色基因虔于心》《襄阳的夜晚》等10多篇文学作品,荣获全国性文学大赛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