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一场最终改变了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红色革命就从这里开始。 记者 李治国摄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95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亿万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砥砺前行、在改革进程中扬帆奋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曙光,开启了逐梦前行的新征程。
本报即日起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系列报道,刊出“重访革命圣地”“光辉历程”“民族脊梁”等栏目,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
初夏时分,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探访红色革命的起点。
走出地铁1号线黄陂南路站,上海大都市的繁华与生机扑面而来。沿黄陂南路向南步行10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大片石库门建筑,一大会址就在其中。1921年7月23日,13名代表走进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一处并不起眼的石库门建筑,怀揣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围着一张长长的桌子开会,由此掀起了一场最终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红色革命。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目前一大会址正在进行修缮。到6月底,一大会址将以崭新的面貌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迎接党的95岁生日。记者了解到,一大会址新的基本陈列《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面积将由原来的400多平方米扩大到近1000平方米,将以文物、图片、艺术品、多媒体等手段再现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辉煌历程。
虽然会址在改建,仍然有不少游客前来瞻仰,在会址前回顾那段峥嵘岁月。
来自山西太原的游客王先生说:“今天虽然没能进入一大会址参观,但是站在会址门前,也能重温当年的历史;中国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人民生活能够如此美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用无数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遥想当年一大会议场景,记者不由得想起董必武在1956年引用《庄子 人世间》为会址纪念馆的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在红色灯塔的指引下,中国变了,上海变了。上海兴业路76-78号,这两幢具有上世纪20年代上海市区典型民居风貌的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成了历史的见证。这些石库门建筑在历史风云中,不仅见证了昨天,也见证着今天。
一大会址周围残破多年的那些石库门旧里弄,早已焕发出新的青春:会址旁边的“新天地”商业广场,已经成为上海的地标,这片石库门房屋旧貌换新颜,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仿佛时光倒流,让人置身于20世纪20年代,但每座建筑内部,展示的却是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分布其中。
如果说这一片石库门里换了“新天地”,那么浦江两岸更是“天地新”。登上上海的新地标——上海中心:往西看,外滩万国建筑风貌依旧,新天地、新虹桥展露新姿;往东看,陆家嘴摩天大楼鳞次栉比,自贸试验区、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如火如荼……此时此刻,俯瞰浦江两岸,让人思接千载。1990年4月18日,我国向世界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由此把上海推向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