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们全村男女老少最爱看戏,庄稼人年头遨到年尾,只赶上过年过节才能看上几回,其他时间是很少有的。
乡村看的戏,听老人们说叫采茶戏,乡下人演,乡下人看,戏班子里的演员都是附近村庄的农民,农忙时劳动,农闲时聚在一起排戏,虽然说不上有多高的艺术水准,但那场面那热情至今使人难以忘怀!
乡戏在那时是人们的重要精神享受,那时人们的善恶观念,有大部分来自乡戏对世界的解读,成为一代人独特的记忆。戏是在村里大礼堂里演,礼堂虽简陋但还算大,可以容纳五六百人。赶上有戏看,大队干部一大早就敲着锣扯着嗓门全村喊:“晚上看戏……”听到锣声,我们小孩子可兴奋了,就赶快把自家的长凳拖到礼堂,找个恰当的地方放好,这叫“霸凳”。然后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太慢……。终于鸡犬都进窝了,队上干部又敲着锣吆喝:“戏马上开始了……”社员们有的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有的放下手中的碗,乐呵呵地向礼堂奔去……
一到礼堂,满堂哗然,“霸了凳”的在自家小孩的带领下找到座位,没“霸到凳”的在堂外随手捡块断砖当座位,有的干脆一屁股席地而坐。我们这些小孩有的呼啦啦爬到礼堂靠窗的树杈上,远远的瞭望,有的骑在大人的肩膀上,高高的观看。男人们掏出的卷烟袋,相互点火,吧嗒吧嗒的抽起来。妇女们拿出花生、黄豆、南瓜子,你给我一把,我送你一捧,一边嚼一边看。
舞台布置及其简陋,前场和后场用帘子隔开。一面大布景挂在帘子上面,显得花花绿绿。伴凑的乐器有锣鼓,还有胡,演员多的话偶尔能看到十样景演奏。演出的剧目以演生活小戏为主,如《卖布》、《采桑》、《卖花线》、《算命》、《送瓜》等,表演上唱工做工并重,形象生动,男女并演,唱念做白,技巧多变。剧目经常重复,新戏很少,一出戏,今年春节演了,明年春节还演,这个村演了,那个村又演,即便是这样,男女老少盯着舞台津津有味,肃然起劲,眉飞色舞,欢呼声叫喊声不绝于耳。有的群众都会背台词了,还看的如痴如醉。那时,我常常看到有的老人情不自禁热泪滚滚,时不时地用手帕擦去腮边的泪水。小孩子们看戏看不出道道儿,只听到咿咿呀呀的不知道唱什么,却极爱模仿动作,也扭捏作态“唱”起戏来,最喜欢是偶尔的融杂技、杂耍入戏的顶碗、玩伞、耍扇、弄帕的绝活,惊险刺激、扣人心弘。戏唱到深夜,小孩子们基本上在母亲怀里睡着了,人们才依依不舍散了场。
眼下,改革开放40年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早已成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民生活富裕了,家家有了电视机、电脑、智能手机,人们可以很便捷地看到各种丰富多彩的节目,广场舞等各种娱乐形式兴盛。乡戏,这一独特的乡村风景,也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加上年老的艺人难以继续演唱,年轻艺人后继乏人,濒临消失的危机。但乡村采茶戏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陶冶了人的情操,传承了优秀美德,也凝聚着乡魂乡情,同时折射出亘古未有的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但愿我们生活中那些珍贵的事物,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仅仅只是在记忆中寻找它们的背影、回味它们的余音!
|